未来空战特点以及红外空空导弹作战能力分析

2014-02-02 20:30李妙玲王国栋
中国军转民 2014年11期
关键词:空空导弹视距空战

■ 鲁 星 李妙玲 王国栋

未来空战特点以及红外空空导弹作战能力分析

■ 鲁 星 李妙玲 王国栋

在近几年的局部战争中大量使用的各类巡航导弹和它的巨大作战效能,使人们充分认识了它的威胁。如何对抗巡航导弹攻击成为军事专家的研究热点。在各种反巡航导弹手段中,空空导弹是理想的武器之一。

引言

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推动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在多维战争、体系对抗中,空袭成为首要的作战手段,夺取和掌握制空权已成为战争的首要目标和头等任务。作为空战的主力武器,空空导弹对夺取制空权发挥关键的作用,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

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空空导弹作战范围在高度、速度、地域上得到最大限度地扩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制空权的重要性。作战的一方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牢牢地掌握住战场的制空权,以精确制导武器摧毁对方的指挥通信中心、交通枢纽、机场、道路,使对方指挥中断,交通瘫痪,军心涣散,从而以极小的伤亡夺取战争的整体胜利。可以说,这几次战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依靠空中打击和压倒的技术优势夺取了全局的胜利。

在近几年的局部战争中大量使用的各类巡航导弹和它的巨大作战效能,使人们充分认识了它的威胁。如何对抗巡航导弹攻击成为军事专家的研究热点。在各种反巡航导弹手段中,空空导弹是理想的武器之一。

参与信息战和精确打击是空空导弹作战任务的延伸。实现电子对抗、光电对抗、对敌方的信息系统实现软、硬毁伤,打击敌方信息网络节点(包括预警机和干扰机),空空导弹是最机动灵活的武器。

随着所应对的目标的性能提高,电子干扰、光电干扰和隐身技术的应用,空空导弹的作战环境越来越恶劣。如何在各种复杂的战况下成功地攻击目标,成为空空导弹在新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

1 、未来空战将呈近距离格斗趋势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空战战术与模式的变化。美国、北约和俄罗斯的纵深立体战理论都强调“防区外攻击”,近年局部战争也表明,超视距多目标空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海湾战争中,中距拦射导弹击落的飞机数量首次超过了近距格斗导弹。对于参战飞行员来说,只要条件允许,总是希望在视距外用超视距空空导弹击落敌机,而不是进入近距格斗。未来的空战将从超视距交战开始,在强大的电子干扰和光电干扰的支援下,按照作战网络所提供的全面信息和指令,用中远程导弹首先毁伤威胁最大的各类目标(包括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继而攻击普通战机,力争在中远距交战阶段结束战斗。对在中远程拦射中逃脱的目标,按照“看见即攻击”的原则,用中距或近距导弹实施攻击,以近距格斗结束战斗。

近年来的动态研究表明,新型战机的发展,战争的网络化倾向,电子、光电对抗技术和隐身技术的应用,使得未来的空战环境更加复杂,中远距拦射导弹更加重要,但近距格斗导弹也必不可少,不会被中远距导弹所代替。原因在于,由于敌对双方战斗机性能的提高,各种电子、光电对抗技术的进步,以及隐身战机的出现,不能指望所有的目标均能在视距外被消灭。中距拦射中的漏网之鱼,将对敌对双方的机群形成很大威胁,这时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近距格斗。模拟空战结果显示,当双方主战飞机均采用隐身技术时,彼此的机载雷达很难在远距离发现对方,同时雷达型空空导弹导引头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也较近,空战将会有约50%的概率要进入近距格斗状态。早在2008年,美国兰德公司进行过一次专项研究,通过对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588次空对空击落作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只有24次是由攻击方在视距外开火取得的,美国远程空空导弹的实际效能总是比预想的低90%。所以近距空空导弹即红外型空空导弹还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空军进行了许多次空战演习和模拟试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现代头盔瞄准具和近距空空导弹是必不可少的;二是视距内空战是极其危险的,而且越来越危险;第三,视距内交战中,各种战机被击落的机率都是一样的。战斗结局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近距格斗导弹的先进性。老式的F-5或米格-21只要配备大离轴角导弹和头盔瞄准具,在单机较量中与先进的F-22没有什么差异。而且像F-22这样的较大战机进入视距内交战时需要减速,就失去了在超音速机动方面的优势。2012年6月,在美国阿拉斯加艾尔森(Eielson)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军演中,装备头盔瞄准具和IRIS-T空空导弹的德国“台风”战斗机,和美国F-22“猛禽”战斗机在模拟近距格斗环境中进行了8次基本机动对抗,结果“台风”占尽优势,击落了F-22战机。

2 、红外空空导弹将在未来战场得以广泛应用

随着作战应用环境的恶化,未来战场的光电对抗将更加剧烈,这会造成第四代空空导弹作战使用效率严重降低;同时无人机,超音速、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等装备的出现和投入使用,战术弹道导弹、临近空间飞行器,“小、低、快”目标的出现,使得第四代红外型空空导弹在应对这些目标时,难免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况。因此,第五代红外型空空导弹所要应对的目标,除了第三、四代战斗机,武装直升机,隐身飞机、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等外,还必须承担起对于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的防御任务。

未来空中战争形态的突出特点是以“网络中心战”为核心,以隐身飞机、无人作战飞机为载体,以各种高精确打击武器为主要手段,通过网络化数据链接受作战任务并迅速完成作战规划,对战场上不同类型的“时敏”目标进行实时打击,加大空袭作战的突然性、远程打击的精确性、海陆空天电的多维性、作战的快捷性和战争进程的可控性。这就迫使航空武器必须具备高精确打击能力和通用作战能力,以满足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实施对多种目标有效打击的军事需求。红外型空空导弹作为典型信息化兵器的精确制导武器,也必须迎合这一时代发展潮流,才能继续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柱。

在以往的战争中,红外型空空导弹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消灭天空背景下的高速飞行器(战斗机、轰炸机等)。而信息化战争对其作战任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呈现出作战目标多样,作战样式多变,作战环境复杂的特点。信息化战争中的红外型空空导弹的作战目标除了原有的飞行器外,还包括隐身飞机,复杂天空云层背景下弱小目标,超低空飞行(距地面高度在100m以下)的巡航导弹、无人机、直升机等。这样一来,其作战样式由传统单一的空对空打击转为空空/空地双重打击,作战环境也由较为简单的天空背景转为复杂的天空/地面背景。这就对空空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自动目标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红外对抗技术如红外诱饵弹、红外伪装、隐身、红外定向干扰、红外成像诱饵等等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应用之中。以最常用的红外诱饵弹为例,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包括:改变干扰释放策略,以不同压制比的多诱饵弹向多方向投放;采用伴飞诱饵或拖曳式诱饵,模拟飞机的运动轨迹;改变诱饵弹材料和燃烧方式,使其光谱特性更接近目标;面源形红外诱饵弹,形成干扰云团等等。可见,红外诱饵弹改进的方向是使干扰与目标在更多的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此外,目前激光定向干扰已较为成熟,在航空装备中得到普遍推广。飞机在探测到来袭导弹的方向时通过机载激光定向干扰系统向来袭导弹发出高能量激光,使红外成像导引头致盲或致眩,从而破坏导弹对目标的稳定跟踪造成脱靶。这些新型红外对抗技术对现有的红外成像导引头造成了很大威胁。

随着隐身战机的发展,空空导弹将采用内埋式挂装。在武器舱中红外导引头无法工作,即使在发射时,通过伸缩式挂架将红外导引头伸出武器舱,导引头的大部分视角仍会被机体遮挡,无法侦测到目标。因此发射后截获技术成为新型空空导弹的特征之一。此外,为了提高导弹的通用性,简化后勤保障工作,新型导弹必须采用闭式循环制冷探测器和数字化总线,满足四代机的使用需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战场中,红外型空空导弹至少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网络中心战能力,反隐身能力,多用途双任务能力(空空/空地兼顾),数字化能力(与机载总线互联),全电化能力(只需机载电源保障,不需要气源供应),发射后截获能力(适应内埋挂载),抗新型干扰能力,越肩发射能力,反小目标、巡航导弹能力。因此,发展红外导弹导引头技术将是世界各国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鲁星,驻中国空军导弹研究院军事代表室;李妙玲,洛阳理工学院;王国栋,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

惠安公司质量工作成果丰硕

2014年惠安公司对质量工作统一部署,落实质量责任,严格质量考核,促进质量体系建设、加大质量监督力度、有效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实物质量,为科研、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和支撑。QC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为激发广大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推进两项质量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惠安公司对科研一所迅雷QC小组等21个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科研二所卷制药筒工段第二大组等11个质量信得过班组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同时对科研一所韩旭东等24名质量员,科研二所郑月琛等11名计量员进行通报表彰。并对“质量月”活动期间开展的“质量责任”征文活动中评选出多部优秀作品进行了通报表扬,并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人员进行了奖励。(张妮)

北方设计院聚焦“中国兵器特色的产业园设计”

为展示兵器设计院风采,做好对军工工程建设的支撑,9月25日,北方设计院聚焦兵器特色的产业园设计,邀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河北省建设厅领导、河北省内知名建筑设计院所的建筑大师齐聚公司,围绕中国兵器特色的产业园设计特点,就产业园设计相关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

研讨过程中,马国馨院士围绕工业建筑的本质、体现的价值观等方面谈了感悟。北方设计院董事长姜泽栋对兵器产业园建设的支撑进行了深度解读。河北省建筑设计大师、北方设计院总经理孙兆杰从五位一体的专业角度提出了产业园区建设的基本理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工业设计院之一,北方设计院在苏联援建、三线建设、出山进城、退城入园等兵器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承担完成了大量的工业建筑设计项目,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此次北方设计院聚焦兵器产业园区设计,对抢抓京津冀一体化市场机会,提升中国兵器产业园规划设计经验水平,推广兵器设计品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王静雅)

猜你喜欢
空空导弹视距空战
最强空战王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俄罗斯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一种基于非视距误差补偿的协同定位算法
安全视距应该成为道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共识
浅谈道路设计中的停车视距与验证
空战之城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85:0”的叙以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