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驻站指导工作的实证研究

2014-02-03 15:40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
中国司法 2014年6期
关键词:戒毒工作站康复

罗 旭(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

陈 卓(湖南省新开铺强制隔离戒毒所)

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驻站指导工作的实证研究

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在各种戒毒措施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整个戒毒康复体系中承接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禁毒法》明确规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为执行主体,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和领导对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重视不够,重强戒轻社戒,没有完善健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执行体系、运行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导致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湖南省司法厅、省戒毒管理局基于“社会化大戒毒、专业化大矫治”的戒毒工作核心理念,主动对接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于2013年9月—2014年4月从省直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康复戒毒所第一批共抽调6名民警,分别派驻岳阳市岳阳楼街道办事处、永兴县马田镇和湘阴县文星镇三个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站,驻站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工作,就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体系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问题急需解决。

一、加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工作是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

《禁毒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戒毒条例》第四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这是法律法规赋予司法行政系统的具体职能,是义不容辞的圣神职责,是履行戒毒管理职能的应有之义。另外,根据2013年《中国禁毒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209.8万人,其中依法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0.2万余人①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EB/OL].http://www.mps.gov.cn/n16/n80209/n80481/n804535/3815337.html2013-06-07。,这意味着还有近190万吸毒人员流落、分散在各个社区和村镇。因此,司法行政系统应当积极履行工作职能,把流散的吸毒人员全部纳入基层组织的有效监管,让他们接受戒毒治疗,其意义绝不亚于强制隔离戒毒。而在饱受争议的劳教制度废止之前的几年里,司法行政系统的劳教场所已经普遍开展了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实践,不少场所已经实现了成功转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戒毒工作经验,锻造了一支专业化的戒毒工作队伍。因此,司法行政系统应当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对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协助基层组织建立针对流散吸毒人员的有效监管,为戒毒人员康复治疗提供专业指导,全面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体系建设。

二、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驻站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驻站指导工作的主要形式和主要任务

省级司法行政部门依托以乡镇、街道为主体成立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站,成立省戒毒管理局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站,两站合署办公,由省戒毒管理局在已经转型成功的省直强制隔离戒毒所和戒毒康复所中指派有丰富戒毒经验的民警驻站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工作。主要任务:一是指导和协助地方建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体系,完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运行机制和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督促和协助社区戒毒工作站开展业务工作;二是针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开展戒毒专业方面的指导,提供戒毒咨询服务,加强对解除强戒人员的后续照管,实现各种戒毒措施的有机衔接。

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站和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站之间是指导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关系。在职责分工上,工作站主要负责社区吸毒人员的摸底清查、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帮扶救助以及禁戒毒宣传工作;指导站主要负责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拒毒技巧、心理调节、危机干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辅导,为社区戒毒工作者、戒毒志愿者以及戒毒人员家庭提供戒毒帮教技能培训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对强戒回归人员进行后续照管以及各种戒毒措施之间的转介和流转。

(二)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驻站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

1、协助基层组织完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执行体系。指导站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街道和各职能部门的对接协调,协助他们建立较为完整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执行体系。一是完善组织架构。要以区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司法、公安、民政、教育、劳动、卫生、财政、乡镇街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由指导站和司法局共同起草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推进措施和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明确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设在司法局,统筹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二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定期协商机制,促成区县政府召开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联席会议,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是构建全覆盖的工作网络。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站配备专门的办公场地和设施、专职工作人员,在辖区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建立工作联系点,形成省戒毒管理局负责业务指导,区县司法局负责协调指导,乡镇、办事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网络。

2、健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运行机制。一是逐步建立吸毒人员动态信息数据库。指导站在工作站和社区干部群众的大力配合下,对辖区内的吸毒人员进行较为全面的摸底排查,分类建立吸毒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定期与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互相通报吸毒人员异动情况,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二是理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接收机制。形成公安机关移送、登记、告知、首次接谈、签订协议等一整套工作流程,建立规范化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个人档案;进一步拓展工作职能,将未下达责令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决定书的吸毒人员逐步纳入监管范围,动员其签订《自愿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协议》,定期对其进行尿检和教育,帮助其保持操守。三是建立较为完备的监管教育机制。参照强戒人员收治工作建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的工作流程,借鉴强戒人员奖惩、诊断评估体系制定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的考核评估制度;协助工作站完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定期报告、定期接受尿检、定期参加学习和公益活动、办理请假、变更执行地点、日常奖惩、考核评估等管理教育制度;指导工作站成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个人帮教小组,构建工作站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干部、戒毒人员家属、戒毒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帮教体系。四是完善帮扶救助机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强对社区戒毒人员的困难帮扶,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戒毒人员申请低保、临时困难救济和医疗救济,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积极推进就业安置,采取集中就业安置、提供公益岗位、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在社区医院建立医疗绿色通道,由民政部门提供一定数额的医疗补助金,为部分重症吸毒人员减免医疗费用,定期提供免费体检等。

3、实现各种戒毒措施之间的有机衔接。指导站要依托省戒毒系统的场所资源,实现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与自愿戒毒、戒毒康复、强制隔离戒毒的无缝对接。一是对接自愿戒毒。与卫生部门协调,依托工作站建立美沙酮服用点,转介吸毒人员参加药物维持治疗。二是转介戒毒康复人员。吸纳自愿戒毒人员到戒毒康复所戒毒,委托戒毒康复场所收治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三是加强后续照管。定期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跟踪回访,开展一对一的教育辅导,帮助其融洽家庭关系,坚定戒毒信心。四是对接强制隔离戒毒。与公安机关形成联动,由工作站提交相关材料,建议公安机关对不服从管理,严重违反协议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依法作出强戒决定,移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4、延伸戒毒工作方法手段。指导站把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教育方法延伸到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中,提升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专业化。一是大力普及戒毒专业知识。利用戒毒场所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社区设立禁毒戒毒宣传专栏,张贴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海报,在居民点和辖区单位发放《戒毒宣传手册》和禁吸戒毒宣传资料;定期到社区轮流开展戒毒咨询日活动,提供戒毒专业咨询服务,举办大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将禁毒戒毒教育列为学校法制课堂的重要内容,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系列禁毒戒毒知识的教育讲座;充分利用当地的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资源,加大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二是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戒毒工作技能的传、帮、带,引导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戒毒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戒毒业务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毒品危害、艾滋病防治知识、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与吸毒人员谈话的技巧方法;加强各站点之间的横向交流,通过电话、QQ、视频等方式建立日常工作联系,介绍工作进展情况,分享心得体会,共同探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组织工作站工作人员到各站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三、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驻站指导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是工作对象较少难以充分发挥指导职能。吸毒人员人户分离现象严重,户籍地和居住地的不一致造成部分吸毒人员去向不明。不少吸毒人员外出打工谋生,基本处于脱管状态,加之大多数吸毒人员居无定所,生活无规律,平日难觅其踪,实际上参加社会戒毒和社区康复的人员较少。三个指导站对吸毒人员开展的戒毒业务工作均基本上以个体辅导、咨询服务、家庭回访教育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团体辅导和集中教育。

二是指导站基本代行工作站的职责。由于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工作站缺乏整体工作的思路和清晰工作目标,工作站工作主动性不强,对指导站存在一定的思想依赖,从协调职能部门到规范工作机制,从走访摸排到日常管理教育,各项工作基本以指导站为主,工作站的角色定位从执行主体变成了协从配合,不利于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长远发展。

三是保障不到位影响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经费均未列入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项目,随着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逐步推进,纳入监管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越来越多,各项工作经费将不断增加,按照现在的保障情况肯定难以为继。各工作站虽然均配备了专职人员,但除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以外还需要参加乡镇街道安排的其他事务工作。因此,在经费、人员保障不到位的情况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困难重重,直接影响了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驻站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省级政府要建立以司法行政系统为主导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管理体制,省级以下政府要完善相关工作保障机制

省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向省人大和省政府专题汇报,尽快出台《禁毒法》地方实施细则,明确由司法行政系统承担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管理和指导职能:在省戒毒管理局设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指导处,负责对全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和统筹规划;市州司法局设立对应科室,负责本地区相应工作的协调和考核,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依托司法所建立工作站,负责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具体实施,形成网格化的工作体系和对口衔接机制。

省级以下各级政府要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地方综治考核,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由司法行政系统履行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考核督查责任,督促各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深入开展;虽然法律对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经费保障没有明文规定,但各级政府应该编列专项经费,以保证此项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二)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站要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指导职能

由于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指导工作尚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指导站难免会遇到地方重视不够、职能部门配合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站工作人员主动性不强、独立工作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但是指导站要理清工作思路,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指导职能,主动协助和推动地方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帮助工作站逐步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

1、指导站要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工作站之间的工作关系。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执行主体是工作站,工作站和指导站之间是协同配合的关系,在职责分工上各有侧重。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指导站既要积极主动地履行工作职责,又不能完全代行工作站职能。指导站一是要利用丰富的教育矫治资源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拒毒技巧、心理调节、危机干预和社会适应性训练,对解除强戒人员进行后续照管;二是要利用场所资源优势,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等各种戒毒措施之间的转介和流转;三是要利用专业优势既要加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业务指导,还要加强工作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要经常组织经验交流和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2、指导站要协助工作站建立好具体的工作机制。一是要紧紧依靠市州县区司法行政部门和乡镇街道,积极推动其利用自身资源与各部门建立协调关系,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争取支持,形成合力;二是要重点抓好与公安、民政、劳动等部门的衔接。与公安机关主要协调吸毒人员动态数据库的建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的移送、尿检,对违反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协议人员下达强戒决定等工作事项;与民政部门主要衔接低保申请、困难补助等救济帮扶政策,争取建立低保审核制度,凡申请低保或续保的,必须经工作站初步审核,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站根据低保政策的有关规定,可以建议民政局取消其低保和临时困难救济;与劳动部门主要对接就业培训和就业安置等事项,对表现较好、服从管理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可以免费提供职业培训,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

3、指导站要帮助工作站理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进出口”机制。确保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接收和解除机制的通畅,是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可持续开展的基础。由于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起步晚,指导站要帮助工作站尽可能地将吸毒人员纳入监管。一是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开展集中摸底排查,发现符合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条件的,下达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决定书,由工作站接收;二是建立日常接收渠道,公安机关在打击吸毒人员时,发现吸毒人员符合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条件的,下达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决定书,连人带档移交工作站。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的解除机制也有两个途径,第一种是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三年期满,经尿检成阴性的,由公安机关下达解除通知,从吸毒人员数据库删除。第二种对严重违反协议,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期间继续吸食毒品的,由工作站整理相关材料,报公安机关解除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下达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移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责任编辑 张文静)

猜你喜欢
戒毒工作站康复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
德钧关爱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