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释意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中逻辑关系的显化翻译

2014-02-05 06:36
中国轻工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字格汉英口译

李 强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一、引言

在汉英口译工作中,准确分析汉语逻辑关系,用英语清楚将其准确表达出来对保证汉英口译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释意理论认为,口译过程是涉及意义提取并进行逻辑记忆和输出的心理反应过程,其将口译分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并“强调翻译是交际行为,在自然交际中,语言只是工具,因此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而不是语言。”释意派翻译理论的创始人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教授曾经说过,“译者或者译员都是画家,而不是摄影师,绘画是借助画家的看法,从要表现的现实中提炼与现实相当的意义和信息,翻译亦然,是要透过语言层次,深入到言语层面,理解文本或篇章的意义,以恰当的形式加以表达。”可见,口译的对象就是在脱离语言外壳后产生的具有逻辑关系的交际意义,但汉英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汉语的逻辑关系往往是在衔接词缺失的情况下,依靠上下文的关系进行表达,而英语的逻辑关系却完全依靠衔接词进行传递。对于汉语原文中那些缺失衔接词的逻辑关系,在汉英口译中就非常有必要将其显化出来,使译文逻辑关系清晰,层次清楚。

二、释意理论

释意派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代末,由法国著名翻译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 (Danica Seleskovitch)创立。“释意理论是国际口译界出现的第一种系统的口译理论,它克服了同期笔译研究重‘客体’轻‘主体’的不足,开启了跨学科口译过程心理研究的先河。”释意理论成功阐释了口译活动中客观语言和主观译员的关系,从而成功回答了有关口译研究对象的问题。“释意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意义。”翻译是交际行为,翻译对象是交际行为所产生的交际意义,而不是翻译活动中具体的语言符号。这种交际意义是原文在脱离了语言外壳后受到各种非语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意义。口译时,译者借助笔记,以逻辑关系为纽带将其准确记忆。释意理论将口译分成三个阶段即: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其中,脱离语言外壳是口译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反应过程,是语言所指的信息与所有相关的非语言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交际意义的过程。因此,口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必要进行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等跨学科研究。释意理论有效区分语言与口译的关系,“开拓了口译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分水岭。”外语教学主要教授语言相关的基础知识,可以理解为释意理论中的“语言外壳”,而口译教学则主要教授如何脱去“语言外壳”并进行逻辑归纳的思维过程。简单地讲就是,外语教学教的是语言知识,而口译教学教的是心理反应过程。因此,口译研究应侧重口译过程中获取交际意义的心理反应过程研究。

三、汉英口译的逻辑性

“在即席翻译中,如果以每分钟180个词的讲话频率计算,三分钟为翻译单位,译员听这三分钟内容的同时进行记忆,他记忆的自然不可能是几百个单字,也不是几个句子,而是相对脱离了语言形式的交际意义。”口译中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内容,但这些被记忆的内容并不是具体的语言符号,而是释意理论中所提到的交际意义。这种交际意义是原语脱离语言外壳后与非语言因素结合,在译员脑中产生,并以逻辑关系为纽带记忆下来。可见,逻辑关系在口译记忆中的纽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所谓‘形合’就是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所谓‘意合’就是指语言组织主要靠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可见,汉英口译就是把“意合”的汉语所传达的交际意义转换成“形合”的英语来表达。但是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不同。“在汉英口译中,我们需要把连接词补上,这样才能体现出英语形合的特点。”因此,为了准确传译汉语原文所表达的交际意义,汉英口译中将没有衔接词表示的隐含逻辑意义按照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显化翻译,既是英语语言的规则要求,又是有效表达交际意义的必然要求。

四、释意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的逻辑关系显化翻译

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大部分的逻辑关系是在衔接词缺失的情况下,由上下文的意义来传递的。译员在利用英语表达交际意义时,需要把原文中逻辑关系利用语法规则或者增加衔接词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连淑能认为,“汉语意合往往采用以下手段:(1)语序;(2)反复、对照、排比;(3)紧缩句;(4)四字格。 ”因此,下面我们将借用这个分类,分别从语序;反复、对照、排比;紧缩句;四字格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语序

汉语可以利用其语序表示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例如目的、并列、因果、转折关系等。

例1 原文:我希望双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上述各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并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中美全球事物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英语口译实务,2007:147)。 译 文 :Ihope thatboth sides can exchange opinions on those topics extensively and deeply during this forum and achieve substantial results so as to push the bilateral cooperation on global issues to a new level.该例中,原语中的交际意义是要表达前后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在英译时需要把这个逻辑关系翻译出来,在期间加上衔接词“so as to”来表达。

例2 原文:要相互借鉴学习,共同推动建立和谐世界 (汉英口译强化,2010:146)。 译文:We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and work togetherfora harmonious world。该例中,原语中的交际意义是要表达前后两个部分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在英译时需要把这个逻辑关系翻译出来,在期间加上衔接词“and”来表达。

例3 原文: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很多发展中问题。

译 文 :Still a developing country,China faces many development problems.该例中,原语中的交际意义是要表达前后两个部分是因果关系,因此在英译时需要把这个逻辑关系翻译出来,虽然没有在期间加上表达因果关系的衔接词,但是采用英语语法规则,将其中一部分变成原因状语,以此来表达前后的因果关系。

例4 原文:联合国代表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代表了全体会员国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各国人民的真切期望,在新形势下是大有可为的。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工作效率,推动联合国改革,是我们的共同职责,符合我们的切身利益。译文:A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 the world today,which re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all member countries and the aspirations of all peoples in the world,the United Nations has a lot to do and accomplish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refore,it is our common responsibility and is in everyone’s vital interests to strengthen itrole,safeguard its authority,increase its efficiency and promote its reform.该例中,原语中的交际意义是要表达前后两个部分的因果关系,因此在英译时在期间加上衔接词“Therefore”来表达这种关系。

例5 原文:展望未来,我们既面临良好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总体上讲机遇大于挑战(汉英口译强化,2010:130)。 译文 :Looking into the future,we are facing both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and many challenges.Butin general,w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han challenges. 该例中,原语中的交际意义是要表达前后两个部分的转折关系,因此在英译时需要在期间加上衔接词“But”来表达前后的逻辑关系。

2.反复、对照、排比

汉语中经常使用反复、对照或者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6 原文: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狂热来分裂人民、分裂国家、破坏各民族之间团结的民主分裂主义,坚决反对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和恐怖主义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保护少数民族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译文:TheChinese government resolutely opposes attempts to split the country along ethnic lines,and any use ofreligious fanaticism to divide the people,split the country or harm the unity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or engage in illegal activitiesand terroristaction underthe signboard of religion. Meanwhile,the Chinese government firmly upholds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areas where ethnic minorities live in compact communities,and safeguards the normal religious activities of the ethnicminority believers.该原文例句中共有三个并列关系的“坚决”,但前两个“坚决”后追加表示反对的内容,而后一个“坚决”后追加表示赞成的内容。三个“坚决”的关系形式上来说是并列的,但是语义上来说却是递增的。因此,根据释意理论中脱离语言外壳后获得交际意义,口译时应该将这种句子内部成分间的逻辑关系显化出来,增加“Meanwhile”表达递进的意义,让听众可以更加理解原文的意思。

例7 原文:我们必须用全球视角来审视周围的一切,更加注重交流合作、相互借鉴,更加注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译文:We must look at the world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conducting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learning from each other,seekingmutualbenefit,win-win outcomeand common development.我们可以看到,该例中有两个“更加注重”,每个后面都有两个四字结构,但是表达的交际意义却是并列的逻辑关系,因此在翻译时采用了并列的方式处理,在最后的并列成分中添加衔接词“and”来强调这种并列关系。

例8 原文: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财政的投入,而且越快越好。译文:In tackling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most direct,strongest and efficient way to do that is to increase fiscal input,the faster the better. 该例句中使用了三个“最”的排比句式来加强语气,根据原语所传达的交际意义,三个部分同样是并列关系,因此翻译时添加“and”来表明这种关系。

3.紧缩句

汉语的意合还表现在为了表达简明而省略某些成分。但是在翻译时却有必要将省略的成分翻译出来。

例9 原文: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欧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本着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不会成为中欧发展互信互利关系的障碍。 译文: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and neither side poses a threatto the other.However,given their differences in historical background,cultural heritage,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it is natural that the two sides have different views or even disagree on some issues.Nevertheless,China-EU relations ofmutualtrustand mutual benefit cannot and will not be affected if the two sides address their disagreements in a spirit of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原句可以理解为: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欧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因此,在翻译时有必要将两个从句之间省略的衔接词翻译出来,即在从句间增添“However”。

例10 原文:事情还有另一面,防止经济下滑,经济好转,财政也会增加。译文:If we are able to prevent a drastic slowdown in the economy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t the end of the day,the fiscal revenue will also increase.原句可以理解为:事情还有另一面,(如果我们能够)防止经济下滑,经济好转,(最后)财政也会增加。同样,在翻译中我们有必要将省略的成分翻译出来。所以译文中就比原文增加了“If we are able to”和“at the end of the day”。

4.四字格

“汉语中四字格结构十分常见。为了保持四字格的结构平衡,通常每一个四字词组之间的关系不用词汇手段来体现。但是汉语四字格之间的隐性关系,通常要在口译中转换成显性的关系。”四字格的逻辑关系可以指四字格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是四字格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11 原文:“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背景下,中美两国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同舟共济、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尽早走出当前危机,为实现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译文:At a time whe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ontinues to spread and develop,the primary common interest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o weather the storm together like passengers in the same boat and support each other to get through the tough times and emerge from the crisis victoriously.We should make due contribution to bringing about a new round of world economic growth.该例句中共有三个四字格结构,前面两个“同舟共济”和“相互扶持”是方式或者说手段,后面一个“共渡难关”是目的。因此,翻译时加上表示目的关系的衔接词“to”。

例12 原文: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译文:All types of media organizations,regardless of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capability or size,should respect and trust one another as equals,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shelving differences,and learn from one another through exchanges.该例句中存在比较多的四字格,既存在四字格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又存在四字格内部成分的逻辑关系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四字格整体之间是并列的逻辑关系,翻译时通过使用衔接词“and”表示。而四字格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样也是通过添加衔接词来表示的。例如“求同存异”是说“在需求相同点的同时,承认并暂时搁置不同点”,翻译时就用“while”来表示这种交际意义。“交流互鉴”指“通过交流来相互学习”,翻译时添加“through”来表示“通过”的交际意义。

五、结束语

汉语注重意义上的逻辑关系,大多数情况下缺失表达逻辑关系的衔接词。而英语注重形式上的逻辑关系,经常依靠衔接词或者语法来表达。因此,译员需要将汉英口译中没有衔接词的汉语逻辑关系按照英语语言规则显化翻译出来,从而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根据释意理论,口译的对象是原语脱离语言外壳后的交际意义。汉语意合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逻辑关系往往通过语序;反复、对照、排比;紧缩句;四字格等方式表达。因此,译员在汉英口译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增加衔接词或者语法变化等方法来显化交际意义中的逻辑关系,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许均.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 许均.翻译释意理论辨[J].中国翻译,1998(1):9-13.

[3]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成就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9(4):16-19.

[4]孙序.从交传笔记看逻辑分析在口译理解过程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07-109.

[5]王斌华,武志伟.汉英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王燕.英语口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8]蒋凤霞.汉英口译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字格汉英口译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十九大报告》中“四字格”的英译策略浅析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五)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