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别社会化过程中体育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2014-02-11 13:55谭小春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社会化男孩

谭小春

性别社会化是性别社会差异生产和再生产的最基本机制,是个体通过互动和社会生活不断了解、学习并掌握性别角色规范、性别认同的过程。结合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重要影响因素即: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媒等对两性社会性别规范和角色定位的不同,探析各因素是如何对两性尤其是对女性的体育参与产生限制与约束作用,以期为男女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女性体育行为的弱势与劣势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1 性别社会化理论

建构论的女权主义者认为,人类本质具有难以置信的可塑性,两性性格差异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文化规训。一旦这种文化制定和教导的规范成为习惯,两性将终生受此影响,甚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的生物性差异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通过一系列行为规范的制约,最终被凝固成性别角色。正如法国著名女权学者西蒙娜·波伏娃在其具有影响力的《第二性》一书中所言:“女人之所以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性别差异是在社会文化建构中形成的,社会性别是以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文化建构,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以文化为基础的性别社会差异。

性别社会化是个人关于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的学习过程,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对个人来说,性别社会化主要是个体如何对自身的性别认同有机地和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整合的过程;对社会来说,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使个体对性别规范认同的最基本的机制。它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互动使性别不平等制度得以延续。性别社会化的目的是帮助个体建立性别认同以及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男女两性在社会中通过学习、领悟和效仿来完成自己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在个体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媒介因素对这一过程产生深刻、持久而广泛的影响[1]。因此,探讨男女青少年体育行为性别差异时不能忽视性别社会化因素的影响作用。

2 从性别社会化要素分析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性别差异

2.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习得角色观念、形成角色规范以及模仿与其性别相符的角色行为的首要场所,也是儿童体育活动最早、最主要的场所。因此,女性体育行为的弱势与劣势,家庭因素不能忽视。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对不同性别儿童有不同的养育方式,比如性格导向、期待与期望,必然导致不同的性别儿童形成不同的自我认同标准、行为规范,产生不同的经历体验,从而导致不同性别儿童体育行为的差异性。

(1)父母根据性别角色直观印象来对待不同性别的孩子。父母告诫女孩举止要文静、规矩、不能像男孩那样说粗话,要温柔、心灵手巧,还要漂亮;对于男孩,父母常常要求他们勇敢、独立和有竞争意识,身体要强壮。因此,父母会允许和鼓励男孩参加一些强健体魄、对抗剧烈的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而支持女孩参加一些塑形美体、有韵律感的舞蹈类运动,如韵律操、拉丁舞等,不支持女孩参加有身体直接碰撞的对抗类项目。他们认为参加这类运动会使女孩子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不符合女性温柔文静的性别特征。

(2)父母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期待与鼓励不同。父母对子女期望有明显的性别分化,希望男孩努力工作、事业有成和受人尊重,而对女孩的期望则主要是善良、贤惠、做个贤妻良母,因而使得对子女体育运动的参与也具有明显的性别分化。对于男孩,期望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其勇敢、顽强、敢于竞争的特点;对于女孩,期望通过体育运动塑造苗条身材。

(3)父母为不同性别孩子选择玩具和游戏的取向不同。例如父母经常会陪男孩玩打仗、球类、奔跑等户外动态类游戏,有助于发展他们身体的运动能力和竞争及组织能力;而陪女孩多是玩打扮类、过家家等室内静态类游戏,对她们自身对美的需求及将来抚育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2]。

不同性别儿童在家庭中潜移默化习得了与自己性别相符的角色观念,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角色规范,遵循了相应的角色行为。因此父母这种传统的性别直观观念和教养方式使女孩从小在活动机会上要比男孩少,活动的空间范围要比男孩窄,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不如男孩丰富,不知不觉中女孩养成了被动、温顺、依赖的性格,也使许多女孩将体育运动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

2.2 学校体育教育因素

学校是不同性别学生学习、了解、认同性别角色观念和遵守社会性别规范以及不断将之强化和内化为自己意识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主要通过教师与教材获取性别信息,因而体育教师和体育教材的性别意识会有意无意地影响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

体育教材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大多是以男性价值和体验为中心设计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为主。通常在这些运动类别上是有性别取向的,即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因其对抗性强,强调力量、速度、竞技及勇猛的男性化气质,被划为男性项目。而且学校体育教育也配备了与之相应的场馆设施资源,如篮球场的数量最多,其次是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场地,虽然足球场和田径场数量不多,但却是大多数学校最最主要的场地设施。这在一定意义上彰显了男性主导的体育项目在体育运动中的权重与地位;女生爱好且擅长的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等项目,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女性气质,因而被划分为女性项目。但事实上在校园中所有这些项目的场馆建设因学校条件的限制,往往配备较少,更谈不上能满足女生的体育兴趣及运动需求。

我们常常会发现校园中男子主导的运动比赛要多于女子比赛。体育课上男生是运动场上的主角,女生则多处于旁观者的配角地位。可见在教学内容及相应的运动资源配备中男生占有绝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既表现出了社会已经建构起来并不断再生产的一系列男强女弱的社会现实,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社会性别意识和价值取向,也在主导意识中制约了女生体育活动的空间,更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影响着她们借助体育活动来树立自信、自强的性别意识[3]。另外,体育教师或多或少地留存了“男强女弱”的保守观念,体现在对待不同性别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

(1)在课堂互动中表现出性别偏见。给予男生指导的时间、注意力以及关注程度较多,要求也更严格,且也更可能表扬、批评或纠正他们的动作;而对于女生,教师与其交流互动是有限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对女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来的胆怯、依赖与逃避表现出较大的宽容。教师的这种有意无意的性别偏见使女生获得应有的关注、期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不如男生,而逐渐成为置身于事外的“看客”被排斥在课堂遗忘的角落,影响了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2)组织和分配教学工作表现出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教师都会按照自己心目中对运动项目的“性别合适”来开展。比如对于竞争激烈、对抗性强、运动量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会有意无意地鼓励男生参加,以期培养男性化特质;而对于运动量较小、对抗性不强、能塑造形体的项目如健美操、韵律操等,多鼓励女生参加,以期培养女性化特质。教师这种传统的性别角色偏见,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男女两性传统性别角色的期望,影响了男女学生体育行为取向的偏差:足球、篮球几乎成为男生的代表项目,健美操、韵律操、瑜伽却近乎成为女生的代表项目[4]。

2.3 同龄群体因素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同龄群体始终对人的行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青少年时期。同伴之间彼此施加的压力和影响远远超过了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而且在兴趣爱好上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5]。

从学前时期到青少年时期,以传统形式表现性别角色行为的儿童比较容易得到同伴的接纳,如爱哭懦弱的男孩或调皮捣蛋的女孩就会遭到同伴嘲笑。同龄孩子的负面评价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倘若一些孩子玩了与其生理性别不相符的游戏时,就会遭到他人的奚落。为了得到同伴的赞赏,孩子们会有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符合其性别角色规范。而男孩可能表现出更强烈的社会化及较刻板的性别角色观念,所以男孩子的“娘娘腔”行为远比女孩的“男人婆”更令人难以接受。由于男女活动交往的兴趣和范围指向同一性别的特点,即性别隔离,因此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男孩和女孩各自在不同的同伴环境及不同的亚文化中成长。男孩更趋向于公开、激烈的游戏,有较多的打斗和身体接触;女孩所成长的亚文化团体较小,成员间较亲密,女孩喜欢平和的游戏和采取温和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在游戏及对话中呈现出较多的互助行为。

有研究认为,同伴群体较男性来说比女性要重要。因为男孩在成长中,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男孩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从父辈那里习得男子汉的行为和气概,必须从同伴群体中寻到与男性角色相关的信息。因而男性在整个生涯中,时常为了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而感到压力较大,尤其是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时期。大多男孩是通过运动技能、身体力量、勇敢的行动等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女孩基本上是依据找到一位伴侣来证明自己的女性魅力,女孩在同伴中的地位完全得靠她们受男孩喜欢程度而定。由于社会对女孩文静、温顺、柔弱的审美标准使她们对“疯丫头”望而却步,因此男孩和女孩参加体育运动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群体特征。男孩想凭借参加一些对抗激烈,强调力量、速度、技能类的体育运动来展现自己的男性气质,培养男子汉特征;女孩则喜欢参加一些平和舒缓,能展现女性魅力的体育项目来培养她们女性化气质。我们经常会看到男女生在运动项目上会自愿选择性别隔离,如踢足球、打篮球等项目的男生比女生多,健美操、瑜伽项目上以女生为主。

2.4 大众传媒因素

大众传播在个体性别角色分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手段潜移默化地作用于青少年。青少年通过媒体的宣传知道好女人是苗条曼妙、温柔娴静、以家庭为中心的;好男人是勇敢顽强、强壮有力、富于战斗力的。传媒对男女两性性别特质、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行为的大量直观描述,提供给青少年一种性别的社会期待,强化了青少年对直观性别社会化的认同。青少年不自觉地趋同于媒体宣扬的性别直观符号,不知不觉中造成了青少年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从而对青少年体育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媒介传达的体育信息领域中,通过媒介的导向,对女运动员的女性形象和角色进行着有意无意的建构,潜移默化地使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认同媒介所表达的观点[6]。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较多提到的是她们作为妻子、女儿的家庭责任,注重对她们外貌特征的描述,包括衣着和身材如何等,而对男运动员则很少涉及他们的衣着和身体特征[7]。

大众传媒在体育报道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林景对2006年版的《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2005年有关十运会的报道从两性特征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媒介对“男性报道为女性报道的十倍”;关于十运会的报导中“男性报导量占总报导量的54.2%,女性报道之占总报导量的14%”[8]。穆晓静对《体坛周报》、《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及《人民日报》等六家报纸有关男女体育报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显示“男性体育报导的数量远远大于女性,男女报导的数量之比为3.48:1,女性报道只占总报导量的16.39%,不足1/5”[9]。媒介这种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和“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无形中导致男性无论是对体育的参与程度还是在关注度上都明显强于女性;女性这种在体育传媒中未受到鼓励和支持的弱势地位,除了让女性缺乏运动的意愿外,也间接暗示着人们:体育是男人的世界。另外,各类杂志与网站上女性运动员图片出现的概率远小于那些漂亮的“球星太太”。球迷们可以不认识著名的女运动员,却不能不认识球星太太,如维多利亚、海伦等[7]。

广告媒体中对“足球宝贝”、“球星太太”、“赛车美女”们苗条、性感、漂亮的身体文化的大肆传播几乎成为女性体育文化的象征。仿佛追求苗条性感的身材才是女性参与体育的唯一目的,因此女性体育锻炼的动机不由自主地指向了减肥和苗条身材。为苗条而挨饿,为苗条而运动,为苗条而消费,为苗条而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苗条已不再是女性的一项生活内容,而是女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大批女性体育锻炼目的不是为了健康,瘦身成为她们的第一目的。在一项针对《北京市中学生体重自我意识的调查》中,大多数女生自我理想体重指向比较瘦的体重。她们评价自己理想体重的因素更集中于“社会审美标准”和“媒体导向”[10];另外有些女生因不具备媒体中的“苗条”身材,像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等一些要求参与者穿紧窄衣服的项目,使得一些女生因顾虑自己的体形而影响了她们参与的积极性。

传媒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对女性运动员传统性别角色定型的塑造。“重男轻女”的体育宣传以及对女性身体文化的异化现象,不知不觉中影响着男女青少年尤其是女生的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也使女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失去了正确方向。

3 结语

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性别差异,除了生理上的差别外,不能忽视青少年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所赋予的不同的社会性别规范和角色定位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女性从出生到成长,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不断被安排、引导和教育成为社会期待的女性角色,家庭、学校和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分工一样,复制着社会性别。家庭、学校的性别直观观念教育对女生参与体育产生有意无意的引导和规劝,使得女性不断地被限制着参与体育的条件与机会;大众传媒对女性运动员性别角色定型的塑造,“重男轻女”的体育宣传以及女性身体文化的异化,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女青少年尤其是女生的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从而造成了男女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差距与差异。

[1]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谭小春.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因素对我国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J].凯里学院学报,2010,28(1):153 ~155.

[3]吴爱兵.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环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3):303 ~306.

[4]谭小春.中学体育教学对女生体育参与的影响探讨——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6):181~182.

[5]包兴敏.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11~13.

[6]马希敏.对大众传媒中女性体育形象“刻板印象”的解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49 ~51.

[7]韩传来,张华莹.当代体育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对女性体育的影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4):19 ~20.

[8]林景.女性主义视野下中国体育传媒报导中的性别失衡[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

[9]穆晓静.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研[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10]唐东辉,张文羽.当代传媒话语权下对女性体育文化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6,27(2):23 ~24.

[11]张中江,陈善平,潘秀刚.大学生体育行为和参与选择的性别差异[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45 ~46.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社会化男孩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农村大班幼儿教师实施性别角色教育的现状研究——以成都市五所农村幼儿园为例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男孩胆小不丢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