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体育价值观研究

2014-02-11 13:55周山彦李晓通高志才陈永兵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铁马马先生西南联大

周山彦,李晓通,高志才,陈永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近代最为成功的大学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学传播之所在。学校在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下培养出了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据统计,1948年中央研究院81名首届院士中联大教师有27位,迄今为止,中国“两院”院士中有联大师生17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联大师生有8位:分别是郭永怀、陈方允、屠守锷、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杨嘉墀、赵九章;1957年联大学子杨振宁、李政道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黄昆(联大学子)、刘东生(联大学子)、叶笃正(联大学子)、吴征鎰(联大教师)先后获得2001、2003、2005、200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西南联大主张德、智、体三育并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重视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无疑起着关键性作用。

1 体育具有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独特作用

西南联大在“教授治校”的管理制度下,形成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学风。由此,教授成为了学校前进方向的主要航标,而学校尤其重视给教授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和平台。当时任体育教授的马约翰先生,就主要负责与体育教育相关的事宜,马先生的体育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西南联大体育价值观的形成。马约翰先生毕业于当时的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较早地接受了西方近代体育。1914年到清华任教,曾先后两次赴美国教会学校——春田学院留学,著有《体育的价值迁移》等文章,深受西方近代体育的熏陶。他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在西南联大特殊的历史时期,马先生认为:“联大不是培养运动员的地方,但要有运动的常识和掌握基本运动的技能。联大同学要学会基本的体能训练,学会几种运动技能,了解一些体育运动知识,学会组织与管理体育运动活动。联大体育教学目标很明确,即学生应有健康的身体、学会一两种运动技能、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学会组织群众体育活动[1]。”马先生认同自然主义体育的身心一元论,认为聪明的头脑需寓于健全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转载知识的马车,体育技能的获得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获得健康身体的重要保障。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神,才能将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于实际,为战后重建做出更多的贡献。西南联大时期他经常对学生强调: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读书;青年学生应以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精神为战后重建而努力工作。

2 体育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实现路径

2.1 西南联大的体育课堂教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教务通则》第五章第三十条规定:“学生在修业期间,须修满132学分,另加党义二学分,体育八学分,军事训练六学分。凡学生在西南联大肄业满四年,修满所入院系所规定之课程及学分,而党义、体育、军事训练亦均及格,并缉清一切规定校费,经审查合格后,准予毕业[2]”。每学期开始时,全体体育教师都要在马先生的带动下集中讨论教学计划,每周还要举行集体备课。马先生要求体育教师“徒手操的动作要绝对正确,各种腾跃障碍的技术要求优美地示范;做准备活动与徒手操作时必须跟学生一起跑,一起做;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先做到[3]。”西南联大的体育教学项目主要以西方近代体育项目为主,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手球、垒球等。据联大学子张世富先生回忆:“我在联大读书期间,除了打过足球、篮球、排球之外,还练习打手球和垒球,田径方面除了短跑以外,还上过跳高、跳远、掷铅球、铁饼、标枪课[1]”。体育考试内容也有统一规定:跑800米至1 500米,跳高、跳远或立定跳远,铅球掷远、投手榴弹、垒球或自制沙袋,每项均有一定的测试要求。

通过体育课堂向学生讲授科学的锻炼方法和科学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是西南联大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联大学生沈元涛先生回忆,当时马先生经常在体育课堂上强调同学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一堂体育课50分种。先作10分钟Warm-up,然后打球约30分钟,最后作Cooling down。有时在作Cooling down之前,马先生先讲四五分钟的健康生活方式,如每天自己要做健身操10分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营养,早早起床,按时休息,睡觉要侧卧,不要压住心脏,大便定时,最好清晨起床后大便,多吃萝卜,可以代替水果……等[4]。”

2.2 注重体育榜样的教育示范作用

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特殊的敏感期。感性认识对他们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课除强身健体外,体育的拼搏精神和永不言弃、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同样起到关键性作用。

当时在联大,马先生是首当其冲的榜样。西南联大学生游凌霄女士说:“忆起马老师,我好像回到了四十年前昆明的清晨。马老师一大早从大西门外走到南院(当时的女生宿舍)来给我们上课……,马老师曾经教导我们,体育课及格了并不等于身体可以了……在学校里,女同学与男同学一样勤奋读书……但走出校门不久,一些人体质就衰弱了,甚至有人做了母亲后几年就萎靡不振,怎能有强健的体魄来承受斗争的风雨呢?所以女生要保持高尚的节操,要坚定、勇敢,以火的激情面对严峻的现实,生命才有意义……我现在已经是有孙子的人了,但马老师的教诲牢记心间,经常跑步做投篮运动,还在初冬天气洗冷水浴,不曾有老年人的毛病[5]。”课余时间马先生也循循善诱,寓教于乐,时刻鞭策联大学生锻炼强健之身心为战后重建多做贡献。西南联大的校内刊物《联大通讯》上记载了悠悠体育会举办火炬竞走比赛,马先生为获胜者题字并颁发锦旗的往事:“……两幅由闻一多教授题字‘民主火种’的锦旗被两队第一名夺走,由马约翰教授题字‘巍巍青年’的两幅锦旗被两队的第二名夺去,第三名也有相当的奖品。马约翰的“巍巍青年”题词表达了他对学生寄以强健身心的美好夙愿,借以鞭策每一位同学应努力锻炼,以强健之身心为祖国多做点贡献[6]。”

亚洲篮联终身荣誉主席、国际篮联终身荣誉委员、当时西南联大的体育教师牟作云先生也为联大同学树立起了榜样。几十年后联大学子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当时云南的篮球传递方式只有头部传一种,而联大教师牟作云来了后才有所谓的头顶传球,高举过头使人不易断掉,称作‘顶上开花’,因而使我的传球功夫更上一层楼,同时因为抗战,北方精英南来,使云南体育有所提高[7]”。西南联大常常将体育课安排在早上第一节,也对学生起到了督促作用。“体育课常常排在第一堂,早上七点钟上课,这对于纠正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好处[8]”。

2.3 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的延伸,是将体育课堂上所学到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付诸实践的一种有效方式。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西南联大在昆期间共组建了南湖诗社等26个学生社会团体,其中铁马、喷火、悠悠、金刚体育会以及群社里边的康乐股为体育类社团。他们自由开展体育比赛,还举办了登山、徒步旅游、膳团、火炬竞走等体育活动。学校管理层对社团的管理采取的是兼容并包政策。西南联大校园体育文化在铁马体育会、喷火体育会、金刚体育会、悠悠体育会的引领下取得了良性发展,塑造成了刚毅坚卓、活泼自由的联大校园体育文化。

铁马体育会是西南联大工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综合性体育社团。1946年三校复原北返后铁马体育会仍然在清华和南开继续组织体育活动,直到1948年解放前夕才停止。铁马体育会的活动内容很丰富。他们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篮球、足球、排球、垒球类竞赛活动,寒暑假举办旅行团和夏令营活动。据考证铁马体育会寒假举办过四次较大型的旅游团,在暑假中举办过五次“明湖”、“阳宗海”等夏令营活动,每次都有几十人参加。铁马体育会的体育用品大部分是学校的,部分是华裔美国志愿军赠送的,经费多半来自毕业会员的赞助。铁马组织很全面,有各种干事,又有导师(李楫祥,夏翔、马约翰)。虽不是政治团体,但铁马会员大部分富有正义感,几任会长关心集体、顾全大局、是听得进不同意见的谦谦君子。铁马体育会招收会员,首先看重的是新会员的道德是否高尚。西南联大学生何宇回忆当年铁马体育会招收新成员的场景:“新会员要经过‘老马’在全体大会上提名介绍,大家讨论通过。新会员当然应是爱玩的,有特长的更欢迎,但最重视的是要问‘人头怎么样了?ci不ci?’这源自那时的平津学生用语,ci就是‘次’,就是低级,如自私、贪便宜,只顾自己不顾同学和公众的利益等;ci也可写作‘刺’,大意是以自我为中心,碰不得,惹不得,难以合群的人。‘人头太次郎’是铁马不敢奉为的,即使是颇有特长,也难以获得老马的提名[9]。”

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另一批运动好手也组织了一个体育会,因当时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战斗机在对付德国飞机作战时威风八面,名嘈一时,为了和铁马抗衡,故取名喷火体育会。铁马是篮球盟主,喷火以排球称雄。可能喷火的名字煞气太重,终究不敌铁马的影响。

金刚体育会也是由西南联大工学院学生组织体育社团,与铁马不同的是金刚体育会面向全体学生,相当活跃,通常组织多种活动,并让会员都参与进来。“体育会有篮球队、排球队、垒球队,甚至还有登山队,兴趣爱好组等。体育会的会员除了课外进行会员内部的比赛外,每个学期工学院的铁马篮、排球队都到新校舍来与金刚体育会进行篮球、排球比赛。比赛紧张而激烈,每次比赛都十分火爆,观众将赛场围得水泄不通,是引起新校舍全体师生轰动的盛事[1]。”

1944年1月,学生社团悠悠体育会在新校舍成立,举办了五四营火晚会。1945年2月,举办了路南旅行团,并有闻一多、曾昭抡等人参加,5月4日晚举行了火炬竞走、电影晚会,当时在联大,这个社团也有相当影响。

2.4 注重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西南联大建校不久,就联合云南大学、同济大学、空军军官学校组成四大学体育联合会,开展了校际间的体育比赛,推动了云南近代体育的发展。希望通过体育比赛培养运动员的运动道德,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也正是西南联大体育教授马约翰先生所提倡的体育观的关键所在。马约翰教授对校代表队运动员的体育道德也非常重视。联大学子张世富说:“马先生在带领西南联大学生参加课余运动竞赛时对体育精神的要求是他强调的首要问题。我记得每次赛前,马老总要给联大排球校队打气,他说,校队是代表西南联大的,一定要用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劲头打球,他还强调要以‘体育精神’征服对手,要胜利,要公平竞争,要对对方以礼相待,他一贯反对赛时运动员粗暴无礼,有越轨动作和出言不逊[1]”。

张世富先生还说:“我跟马老看过不少联大同学参加的各种比赛,我永远记得他跟同学讲得最多的一番话:运动员有胜利和失败,但是在失败或是不顺利的时候,对自己的失败找种种借口,把失败的原因都推给客观,是不对的。应当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有勇气敢于正视自己真正失败的原因,有了改正,就有了进步,也一定会受到尊重,比赛失败不要紧,为失败找种种借口才是不光彩的坏事[1]”。

马先生在指导昆明群众体育和培养教员的过程中,同样注重运动员体育精神的培养,从而成功地将其体育理念根植于普通大众体育实践中:“在过去时常听到云南每次运动比赛中因运动员好胜心切,指导时缺乏运动精神之训练,所以时常发生不规则行为,而忽略了运动真意,但在这八年中每在运动比赛之前经本人讲述体育之意义及运动道德之重要,以至各参加者深明大义而将以往不良行为改善,从此再未发现无理争执,这足以证明云南对体育有了进步,而获得体育上最有价值的成功[10]”。

3 结语

自唐代开始,西学已逐渐传入东土,但受中国封建社会重“义理”而轻“末技”思想的影响,西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到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才开始主动学习西学,但仅限于“西技”。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动学习则是在维新运动之后,这一时期体育教育界出现了军国民体育教育思潮。在学校极力提倡体操,但随着德国法西斯的战败,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逐渐走向衰落。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体育教育思想和当时中国的时代诉求相吻合,故得到了当时社会名流的极力推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南联大的体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西方实用主义体育色彩,是西学东渐的重要体现。西南联大在肩负保存中国文化血脉的同时,吸收、容纳、传播西方文明,为战后重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人对西方近代体育的认识和接受的开放心理,为中国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张世富.北京奥运会前忆马约翰教授[Z].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校友通讯,2008:32.

[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教学科研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3]叶宏开,韦庆媛,冯茵.挺起胸来清华大学百年体育回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沈元涛.马约翰老师和联大的体育[J].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校友通讯,2010:38.

[5]游凌霄.榜样的力量[J].清华大学校友通讯复4期,1981,10.

[6]联大通讯[R].民国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云南省图书馆古籍特藏室收藏.

[7]黄清.解放前的云南体育概况[Z].云南西南联大校友会校友通讯,2007:26.

[8]政协云南省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5.

[9]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我心中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0]马约翰.在昆工作八年之回顾[N].正义报,1946-09-10(3).

猜你喜欢
铁马马先生西南联大
铁马冰河入梦来
马叙伦与“三白汤”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7次备战 67岁考生拿下“法考”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