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普及排舞运动的限制因素探析

2014-02-11 13:55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舞步普及赛事

孙 尧

(太原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1 问题的提出

排舞(Line Dance)是指站成一排排或者围着圈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自由的表现形式和不断重复规定的舞步组合来愉悦身心的一项健身运动,它以音乐为中心,具有多种舞蹈风格,融合了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多元文化元素。最早的排舞萌芽于美国西部乡村民间社交舞,在随后多年的发展中又不断地加入更多种类和曲风的舞步,如拉丁舞、嘻哈舞、节奏布鲁斯、舞厅舞、爵士舞、踢踏舞等,在大量的吸取体育舞蹈的舞步动作和编排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编排设计和舞步规范。当下流行的每支排舞都有固定的舞曲名称和舞步组合节拍数,并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舞步。

排舞属于有氧运动,它采用的舞步动作中,单脚支撑在地面上保持身体重心并进行移动的动作较多,跳跃等冲击性动作数量较少,因其运动幅度小因此运动损伤风险也相对较低。参与者可选择独舞,也可选择多人共舞,亦可根据自身的要求在舞蹈风格、节奏快慢和舞步难易等方面自由选择。只要有音乐,即可就地起舞。这项参与形式多样、资金装备投入需求少、运动损伤风险小的新兴休闲健身项目,非常适合我国高校的学生人群练习。排舞不仅可促进练习者的心血管技能、有氧能力,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及平衡性,帮助控制体重和改善体脂含量,增加骨密度,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还可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因学习紧张引起的抑郁、焦虑、疲劳感和压力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另外,排舞多人群舞的形式还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融入感,所以其价值不仅在于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发展,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近几年,很多高校已将排舞列入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这是在高校中普及排舞运动的一项有力措施,但与许多其他传统的、成熟的体育项目相比,排舞进入高校的时间较短,在参与和认知程度上存在差距,通过课程参与排舞运动的同学仅占学生总数的很少部分,因此要在高校广泛的普及排舞运动还存在一些限制因素,需要通过努力加以解决。

2 在高校普及排舞的限制因素

2.1 理论体系的限制因素

2.1.1 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排舞便在我国迅猛发展,各地都掀起了排舞运动健身热潮,全国多所高校已将其加入到了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与同类型的项目如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相比,排舞既有两者的基本技术特点,又在两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且它不需要像体育舞蹈那样必须具备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和与之水平相当甚至更高的舞伴,也不需要像健美操那样进行音乐风格单一和较高体能标准的锻炼,低门槛的特点使排舞更具有亲和力。但作为一项健身运动项目,与之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没有形成一整套可用于引导排舞运动开展的完整理论体系,排舞的发展历史、舞曲风格、运动舞谱、教学竞赛及曲目创编等相关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都处在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尚处于待完善的初建状态,尤其是我国在排舞创编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属空白。

2.1.2 缺乏专门的研究专项 现有排舞的研究主要由个人或小团体梯队进行,缺乏专门的大型排舞研究机构。相对有组织的研究机构来说,个人或小梯队的研究范围和可靠性都会受到局限,这对于排舞理论深入研究是不利的。至今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也没有开设排舞方向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项,专业人才的缺少,是排舞师资匮乏的根本原因。

2.2 教学资源的局限

2.2.1 教材和教学大纲不统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或较权威的用于高校教学用的排舞教材,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可供共享的其他纸质和电子教学资料亦很匮乏。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显示,目前只有五本与排舞有关的书面出版物,其中四本仅用小部分或一个章节介绍了排舞,另外一本书虽相对全面地介绍了排舞运动,但不适合用于教学。故高校排舞课程的授课教师用自编教材和大纲,或只能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他们在接受排舞培训时学习的内容授课,这难免会使排舞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2.2.2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据资料显示,现在高校参与排舞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其他专业通过培训或自学转过来的教师,尚无排舞专业毕业的教师。虽然学校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组织和全国总工会的培训,但参加学习的老师只占教授排舞课程教师的极少部分。尽管国内赛事主办机构每年也会举办排舞培训班用以发布和推广曲目,但因涉及商业利益,各单位若想获取推广曲目需花钱参加培训或购买教学光盘,这使得高校排舞教学人力资源的扩充和提升存在很大的局限和阻碍,而这种培训学习又是各个高校培养教学骨干并取得排舞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除此外,高校中排舞行业活动的活跃度较低,从行业活动获取排舞资料和受培训机会的缺乏,无法满足高校现有排舞师资需求的增长速度,这也直接影响到高校排舞教师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2.2.3 教学硬件设备的局限 场地设施是普及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排舞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平坦且有一定面积的场地即可,而音乐设施却是进行排舞正常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在高校中具备这样条件的场地在平时除了要满足正常体育课教学的需求外,剩余时间还要再分配给各种比赛和课余活动,并还需留出清洁和休整的时间,因而对于排舞教学而言其使用时间有限。

2.2.4 网络教学资源的窘迫 信息时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排舞得以快速发展的最大原因正是充分运用了网络传播的平台。排舞的审批过程是:排舞专家和爱好者把创编好的曲目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国际排舞协会的网站进行审批,国际排舞协会将通过审批的曲目在互联网发布,爱好者们再次通过互联网学习排舞曲目。目前UCWDC(乡村西部舞蹈联合会The United Country Western Dance Council)是世界公认的规模最大的乡村舞蹈组织,此组织的赛事网站提供赛事介绍、在线登记、赛程安排、舞蹈工作坊、特别活动、竞赛曲目和教学大纲等,且免费下载竞赛曲目和教学大纲是UCWDC赛事网站提供的一项重要功能。然而我国排舞比赛的官方网站只提供赛程文件、竞赛规则、教学视频等,不提供排舞舞步文本的免费下载。当前,通过国际排舞协会认证的曲码已有三千余个,但向中国公开的只有86个,而且通过官方网站发布的教学视频资料不全,不能覆盖所有的竞赛曲目,高校如想获取排舞的推广曲目就必须出资参加培训班或购买教学光盘。而从我国互联网站上上传的排舞视频看,九成以上是爱好者自拍自演的录像,演示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其对高校排舞的参考价值微乎其微。据报告,我国目前20岁左右的学生网民群体占网民总人数(5.91亿,2013年6月数据)的26.8%,如此规模庞大的受众和现代化传播媒体被闲置搁浅,是排舞运动在高校普及的很大阻碍。

2.3 普及方式的限制因素

2.3.1 排舞专项的赛事少 我国三大综合体育赛事即全运会、城运会和全国体育大会中目前还没有设排舞的专门比赛项目,全国性的排舞赛事仅在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下设了一个排舞比赛分项,高校全国范围开展排舞赛事的也很少,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还没有开设排舞比赛专项。我国自2004年引入排舞以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工会的号召引领下,各个学校、厂矿、社区、俱乐部等运动载体之中,已经有一批较固定的排舞锻炼人群,且每年也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一些排舞比赛,但这些活动都是自发的,没有一个规定的模式,且规模较小,范围仅限于本部门和本地区之间。

2.3.2 高校业余排舞社团活动不活跃 由于排舞运动起步较晚,高校中鲜有排舞的社团组织,所以在高校课余活动中普及排舞运动是一块较大的空白。另外,校园排舞课余活动的辅导老师大多是不固定的,一般是有活动才临时聘用,这就很难保证课余排舞运动的质量,对排舞运动的普及而言这也是一个阻碍因素。

2.3.3 组织者个人因素 一些高校的大型活动中常以排舞团体表演为比赛助兴,目的是为更好地宣传和普及排舞,但在实施过程中,组织者往往为了追求比赛的名次或表演的效果而过度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得学生在参与表演或比赛的过程中不仅没有体会到排舞的乐趣,反而引起了逆反心理甚至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公共体育课上对排舞项目的选择率和业余排舞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排舞在高校的普及。

3 结论与建议

(1)高校和相关的研究机构应开设排舞专项,并积极开展排舞运动的基础理论研究,从专业技术角度研究排舞的技术特征,总结出可用于指导其普及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并集结成册。高等学校应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联合编写高校用排舞教材,奠定高校排舞教学的理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使排舞理论研究的发展速度跟上其运动项目本身快速发展的步伐。

(2)相关组织要注重组织开展排舞的培训工作,增加排舞推广曲目的数量,除了培训舞曲的技术动作,熟练舞曲内容外,还应加入排舞理论规则和裁判制度的普及,为排舞的教师和教练员储备人才。

(3)向权威部门如国家排舞网站及相关的官方和行业组织,申请开放更多免费的可共享的信息资源;同时进行排舞基础资料库的集结工作,收集排舞的相关资料,包括书籍、教材、电子文档、影像视频资料、法规规范及裁判法等,并分类存储,逐步形成排舞的教学宣传资料库。

(4)在安排排舞课程时,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排舞课时,合理安排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5)排舞的行业牵头单位应多在高校开展活动,如定期组织并鼓励各高校举办各种规模的赛事,以此加强排舞教师间的交流,增进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联系;通过扩大比赛的规模,丰富比赛的种类、次数和等级,来提高排舞运动在高校师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组织机构,如共青团组织、各级工会、业余社团、俱乐部等,通过开展排舞培训、组织比赛和在各种类型的校园主题节活动中进行表演,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职工参与排舞运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

[1] Bill bader.The history and spread of line dance[M] P.A.L Workshop Notes,2004.

[2] Bill bader.Dance styles and music styles of line dance[EB/OL]hattp://www.bill bader.com,2004.

[3] 李珊珊,陈勇军.排舞在大学公共体育课开设的可行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2):176 ~177.

[4] 唐晓义,刘铁军.国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进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3):111~116.

[5] 王欣,陈焕伟,邹业兵.排舞、健美操、体育舞蹈优劣势之对比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09(29):77 ~78.

[6] 邓嘉.我国健身排舞创编现状与对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18~22.

[7] 唐弋婷.成都市普通高校排舞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8] 唐晓义.中外排舞赛事的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28~31.

[9] UCWDC.Country Dance Would Championships[EB/OL].2012-09-08.http://ucwdcwords.com/.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猜你喜欢
舞步普及赛事
本月赛事
恣意起舞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