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014-02-11 13:55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刘 翠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塞里格曼教授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首先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二战时期心理学只关注人心理病态的一面,将心理学引向人性积极、向上的另一面,同时将心理学的研究重心从关注病态心理群体转向大部分的正常人,为心理学开辟了更广泛的天地。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4%—17%。常见心理问题包括情绪问题及行为问题(如焦虑、抑郁、多动障碍、人际交往困难等),具有发生率高,波及范围广,影响个体心理等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TO)预测,2020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神经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将增加50%以上,这些问题将成为导致儿童青少年疾病和死亡排在前五位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许多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幸福、快乐、自信等积极情绪能有效地转移生活中的不快乐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人们的不良心理状态。

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Kennon M.Sheldon和Laura King认为,“积极心理学是指以普通人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来自每个人心目中自我实现的需要,鼓励和激发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利用人的内在资源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积极心理的魅力:一是关注人类追求的主观幸福感。着重研究人针对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的特征以及产生机制。二是注重对积极人格的培养,善于发掘人性的美、善良、热情等积极的品质,并主张通过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培养建立的人格,培育喜悦、和平、博爱、责任、自信、道德感、仁慈、幸福感等品质,使其逐渐增长为积极的人格特质。通过对积极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幸福感的产生和心理疾病的预防。三是强调积极组织系统和环境对积极心理的影响。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确定如何组织系统,负责人以及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这些组织系统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积极心理学”一经提出,其所主张的人性积极一的面迅速被多个学科推崇、鼓励。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思,改变了传统只关注“症状”和“病理性”心理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引领心理学走向积极、向上的另一面,不但为心理学增添了活力,更让普通人受益。

2 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历来是锻炼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毛志雄等对国外研究的综述表明,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应激反应、心境状态。自尊和认知功能的理想变化有关,其发生作用的效果整体上为小到中等,但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国际运动心理协会的报告指出:(1)运动能帮助缓解焦虑;(2)长期运动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3)运动有助于缓解各种压力;(4)运动能带来良好的情绪效应(Bunker,1998)。传统研究围绕锻炼与心理健康作用的相关性研究多关注心理健康效益消极方面,由于受这种总体趋势的影响,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效益的研究也几乎都是关于消极方面的研究。如,曲毅对中学生实施一段时间运动处方后,高一、高二实验组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几个因子的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周丽君研究认为:浙江省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意愿对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其他症状与敌对症状的影响显著;汪晓赞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愉快感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内传统关于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效益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锻炼对青少年消极情绪和症状的缓解,缺乏对体育锻炼产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效益的关注,而正是产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效益和心理品质对大多数青少预防心理异常和疾病具有显著的意义。只有同时注重“缓解消极情绪”和“积极预防”相结合,才能真正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1 体育锻炼对积极情绪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加上学习压力,家长的严格要求,容易出现学习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孤独、愤怒等心理症状。研究表明,参加长期和短期的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消极症状,还能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国外研究显示,不同持续时间对锻炼者的主观幸福感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如10min的锻炼可以减低紧张感,120min的锻炼会产生心理上的欣快体验等;Schnohr等对12 028名20—79岁的被试进行调查发现,闲暇时间慢跑的锻炼者,其生活满意度高于不参加锻炼的人,且锻炼量与其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张娜等人认为体育锻炼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感和喜悦,消除长期的情绪压抑、扭曲,向积极、正常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身体锻炼者,而愉快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明显要高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积极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让青少年感觉到幸福、快乐,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真正做到预防心理疾病为主,让青少年健康、幸福的成长。

3.2 体育对自尊和自信心影响

自尊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自尊主要是指个体对自我进行的整体性评价。自尊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发现高自尊的青少年拥有较高的心理适应行为,而低自尊的青少年则更可能出现不良的社会行为或危害自身心理健康的行为。Calfas和 Taylor(1994)研究认为,在11—12岁年龄组的青少年,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拥有主导并取得成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尊,特别是对青春期儿童作用更大。Bunker(1998)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运动会改善自我概念和提高自尊,这种影响对女孩子尤其明显。Talbot(2001)也指出:“体育运动帮助儿童尊敬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积极提高自尊和自信,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和学绩进步”。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感,改变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通过自我概念的改变重新审视自我,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自信心。一次性身体锻炼对自信积极心态具有积极的影响,保持中等锻炼量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身体活动,对学生锻炼自信具有显著的影响。

3.3 体育锻炼对道德品质的培养

回顾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我们为国人的道德品质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小月月事件”,让多少人痛恨冷漠的路人,为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买房假离婚或假结婚事件”,甚至“多户口房姐、房叔事件”让多少人冲破道德底线和游走在了法律的边缘;“摔倒的老爹或老太让路人只有报警不敢轻易搀扶”,到底是人性的冷漠,还是诚信的缺失让路人茫然,这些都我们值得反思的问题。诚信的缺少、人情的冷漠、规则和法律的漠视,对成年人的道德品质都是很大的考验和冲击。青少年由于还未进入社会,道德品质处于发展时期,很少经历真正的道德考验。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如果家长和教师不及时引导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和国家未来大环境的和谐相当不利。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的帮助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也直接是对其道德品质培养和考验的过程。在体育游戏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不论身份;在比赛中对裁判的尊重和比赛规则的遵守,时刻考验每位学生的道德品质;小组为共同的比赛目标,团结合作,为集体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运动中一次不经意的受伤,队友焦急的心情和担忧的眼神让青少年感到真正的友情和爱心。体育锻炼对尊重规则和裁判、责任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这些道德品质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优秀品质如果迁移到社会中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减少这些让人反思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在实行体育行为时,都需要经历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即时适应客观环境,调适人际关系等,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或强化了未成年人的自信心、团队精神、良好习惯、意志力、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道德效仿力、节俭意识等道德成分。因此,体育行为对未成人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未成年人的体育观影响着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的发展”。

3.4 体育锻炼对健全人格的培养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自身的身体和心理是一种双重考验。想要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和高技能水平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而良好的身体素质需要长期的有效锻炼。在锻炼过程中青少年要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对青少年意志和顽强毅力的极大的考验,尤其是经历严寒酷暑的季节,在锻炼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力得到锻炼。在激烈的比赛中,不但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参与者能够乐观面对比赛,每名队员更要承担各自的角色,分工明确,有一定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面对失败,队员之间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和弹性。体育锻炼对一个人的毅力、乐观、竞争能力、胆量、责任感、果断等人格品质的养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1] 孙仕秀,等.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感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

[2] 刑锋,徐海燕.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 院学报,2011,10(3):99 ~101.

[3] 洪晓彬,刘欣然.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山体育学院学报,2012:28(1):67 ~70.

[4] 刘雄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体育的健心作用评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9,(7):93.

[5] 谢念湘,等.积极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206~208.

[6] 曲毅.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141 ~143.

[7] 周丽君.浙江省青少年不同体育活动状况对心理健康因子影响的调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

[8] 汪晓赞.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70~72.

[9] 刑锋,徐海燕.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3):99 ~101.

[10] 付舒,毛志雄.身体锻炼与生活满意感关系研究紧张[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5):615 ~618.

[11] 张娜,郭玉芳,等.不同体育参与度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615 ~617.

[12] 崔森.青少年的名族认同、国家认同与其自尊关系的研究[J].学术前沿,2011(1).

[13] 郭太玮.大学生锻炼自信特点及其行为干预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2012.

[14] 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体育行为对道德观发展的作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8):80 ~85.

猜你喜欢
心理学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