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南H学院为例

2014-02-17 08:52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评教医学类教学质量

王 旭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1191

卫生教育

医学类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南H学院为例

王 旭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1191

目的针对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建构教学评价标准。方法从医学生视角分析现有评价体系对于医学类院校适用时的缺陷;关注于医学类院校教学过程的独特性。结果以教师评价为切入点,构建适合医学类院校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结论构建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形式多元、手段多样的医学类院校教学评价体系。

医学类院校;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高等医学类院校是培养未来医师的摇篮,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建设永恒的主题,只有保证医学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1]。目前,国内医学院校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理工科院校并无区别,不仅无法体现医学学科专业特点,而且不能达到评价的合理性、客观性、公正性。因此,有必要对针对医学类院校教学过程进行重新构建,并采用实证方法证明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1 H学院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H学院已初步具备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但还未形成有医学特色的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教学管理软件X系统提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008至2009学年到2011至2012学年H学院网上教学评价结果详见表1。

1.1 H学院网上教学评价数据分析

对上述数据分析得知,参评教师相对稳定,学生比例浮动不大。从总体而言,学生评教结果是可信和有效的。但问题在于:

(1)学生因素导致评教结果失真;(2)评教指标设计的较为简单,缺乏科学的论证;(3)评价标准缺乏发展性指标,过于强调“量化”指标;(4)评价的主体仅为学生,忽略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评教设置时间不合理。H学院的评教通常在每个学期的第13周开始,结束于下一学期开学前一周,影响了评教数据的科学性;(6)评教结果的片面运用。H学院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有效地指导任课教师的教学;(7)对教学过程缺乏动态监督,忽略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1.2 个案访谈

个案访谈共访谈了15位授课教师、127位学生,每位访谈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对访谈进行整理后发现:

(1)学生对教师的评判有明显的偏向;(2)评价中存在情感分;(3)打分存在随意性,导致评教工作成为过场;(4)不同年级存在差异性。

1.3 H学院教学评价体系讨论

H学院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式单一,评价标准缺乏弹性和针对性。教学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缺乏学院教学督导对教学管理评价的分析评价。教学评价机构缺失,不能深入、细致的全面开展工作。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全面的质量意识。

2 医学类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教师应“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足评价他的专业水平。”[2]本文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针对医学类院校教学特点,重建教学评价体系。

2.1 教学评价体系重建原则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客观性与科学性原则;(2)导向性与指导性原则;(3)合理性与整体性原则;(4)突出重点性与可操作性原则;(5)个性与共性结合的原则。

2.2 医学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1989年,美国国家护理联盟一致通过将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评价护理本科教育质量的特殊标准[3]。因此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具有操作性、便于描述的静态标准化指标;又要重视动态指标,注重使用模糊性评价指标,对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表1 “网上评教”总体评价表

医学类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绩效评估、教学素质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技能评价。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本研究试图构建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2.2.1 教学素质评价 教学素质评价分为教学知识评价、教学能力评价、教学核心素质评价三方面。其中,教学知识评价主要评价医学类教师应当具备的相关医学类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科等相关教学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评价主要评价教师课程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教学核心素质评价主要评价教师的政治道德水平和身心素质等。

2.2.2 教学技能评价 对教学技能的评价,要突出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围绕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能力的体现等方面进行评价;效果评价围绕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水平,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课堂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等进行评价。理论教学技能评价根据不同的教育特点对教师分别评级;实践教学技能评价根据医学实验课质量评价、医学实训课质量评价两类。

2.2.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组评价(督导组成员)、教师自评组成一个整体评价。

2.2.4 绩效评估 将绩效评估和教学评价相结合,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提供全面地决策参考。

3 结论

建立具有医学教育特色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过程中要把握四个度:区分度、可信度、效能度、权重度。同时从医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制定具有医学类院校特色的“两类八套”教学指标体系。“两类”指的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八套”指的是每个评价类别分别有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自评四套评价指标体系,共八套。为实践教学评价设计了针对医学院、医院和医疗相关岗位所需能力的指标,突出了针对性和动态性。另外“评学”可以引导教师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全面地提供教学信息,使整个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完整。

图1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端妮,陈立明.对现阶段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2009(6):42-44.

[2]王道俊,王汗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5.

[3]MerleKY,ColeenS.Criticalthinkingmodelfornursingjudgement[J].The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1994,33(6):351-356.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 Medical Colleges—A Case Study of Henan H University

WANG Xu Henan medival college, Zhengzhou 451191,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in medical colleg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scientific,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effec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standard. Basing o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results in recent three years for The H Institute in Henan, This article uses the teacher evalua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constructs a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uiting for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stitutes’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edical colleges evaluation system with diverse forms and various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Colleges.

Medical Colleges;Construction;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图分类号】G642.0

B

1674-9316(2014)17-007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48

猜你喜欢
评教医学类教学质量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工作改进与实践总结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