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疗效分析

2014-02-20 08:32胡万运江苏省镇江市边城卫生院21240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阑尾排气开腹

胡万运 江苏省镇江市边城卫生院 212405

急性阑尾炎为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病势常比成人严重,一旦处理不及时可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阑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切口较成人高,解剖结构不易识别,易感染。经腹腔镜手术,可以在诊断的同时切除阑尾,术后并发症减少,优势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9.6岁。其中3~4岁2例,4~7岁13例,8~14岁17例。发作至入院时间3h~7d,平均39.4h。入院至手术时间35min~4d,平均5.2d。19例经腹腔镜手术,13例开腹手术。两组发病年龄、体重指数、男女比例、病理诊断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患儿均完成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常规禁食、禁饮,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先建立人工气腹,主操作孔选择右麦氏点,辅助孔选择右中上腹及左中腹,脐下为观察孔[1]。从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常规探查腹腔内脏器后,游离出阑尾系膜,结扎阑尾动脉,从阑尾根部结扎后离断阑尾,残端电灼。检查无出血后,取出阑尾标本,必要时冲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使用镇痛剂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术后发热率、术后使用镇痛剂的例次比较 两组术后发热(指术后24h体温连续2次38℃为发热)、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次数比较,腹腔镜手术组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开腹组比较,*P<0.01。

?

表2 两组术后发热、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次比较〔n(%)〕

3 讨论

3.1 小儿阑尾的特点 急性阑尾炎为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病势常比成人严重,一旦处理不及时可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阑尾脓肿等严重的并发症。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较成人大,患儿年龄越小,盲肠游动性较大,乙状结肠相对粗大,术中易将乙状结肠当做盲肠。二者解剖结构区别点在于乙状结肠只有宽大不明显的结肠带;而盲肠不仅有典型较窄且较清楚的结肠带,结肠袋也较突出。同时小儿手术切口相对较小,炎症期组织薄脆,易损伤。异位阑尾、阑尾周围粘连等也常给开腹手术找阑尾带来困难。

3.2 腹腔镜手术优势明显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开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在诊断的同时切除阑尾,降低切口感染的机会,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优势明显:(1)视野得到放大,更有利于识别目标脏器,手术视野清晰,判断和入路选择更准确,明显缩短寻找阑尾的时间,损伤周围脏器的机会大为降低;(2)手术创伤小,疼痛程度轻,止痛药用量明显减少,患儿更易耐受;(3)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出血、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康复快,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经腹腔镜为小儿患者行阑尾切除术,不失为临床上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其综合疗效显著可超过开腹手术。但并非所有小儿阑尾炎都适用腹腔镜下切除,严格掌握其适用证与禁忌证也是必要的。

[1] 林国乐,邱辉忠.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难点与解决方案〔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7,11(1):5.

猜你喜欢
阑尾排气开腹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