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高校学分互换互认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为例

2014-02-23 14:38张桂明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皇家师范大学学分

张桂明

(曲靖师范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云南 曲靖 655011)

跨国高校学分互换互认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为例

张桂明

(曲靖师范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云南 曲靖 655011)

跨国高校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跨国高校学分互换互认的实施直接影响着学校合作的顺利开展。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有多年进行学分互换互认经验,但两校实施学分互换互认还没有标准的体制且还在探索中进行。对于两校学分互换互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观念层面、政策层面和运行层面探寻两高校进行学分互换互认的新思路。

云南师范大学;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学分互换互认

一、概念界定

学分互换是指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本校的课程,还可以学习其他学校的课程,学生去其他学校学习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成本校的学分,而在本校获得的学分在其他学校也能被对方认可。[1]学分互认是指已经获得由国家统一认可的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给予的学分如何科学地转换为所需的学分,即学生的学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2]跨国高校间的学分互换互认是指跨国高校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并进行学分的转换,转换的学分能被彼此高校所认可,像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属于此类。[3]

二、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学分互换互认的实施历程

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多所大学均有交流,特别是与佛统皇家大学确定了长期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云南师范大学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立了良好的云南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品牌,使留学生人数连续几年以30%的速度增长。[4]

图1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2005-2010年留学生招收人数统计表

从2006年开始,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已连续招收了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到该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此为两校协商的“3+1”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云南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生在第三年赴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学习1年,第四年的时候再回到云南师范大学进行学习。在此期间,云南师范大学委托佛统皇家大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在佛统皇家大学的这一年需要学习的科目以及本学年内需要修的学分数由佛统皇家大学根据学生的情况而专门设定。学习期满,只要学生达到要求,佛统皇家大学根据该校课程学分数给学生相应的学分,合格后给中国学生发放合格证

书及结业证,在佛统皇家大学学习获得的学分回国后得到云南师范大学的承认,回国后在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教务科进行备注登记,根据大三学年学习需要获得的学分数进行转换,转换成24学分。这种转换就变成为该学院自身的学分模式。学习结束佛统皇家大学就给学生颁发一个结业证书。证明该生在佛统皇家大学修满规定的课程并且考试合格,达到了结业的要求。

云南师范大学与佛统皇家大学虽然合作办学的时间不长,目前进行得很顺利也很成功,但还处在摸索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

三、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学分互换互认现存主要问题

(一)两高校学分互换互认没有标准的体制

高校之间要顺利地进行学分互换互认,首先就要建立起一种互换互认的标准。但是,目前各个高校还没有建立起一种规范的、可参照的标准,就算是在本校内进行互换互认也不是很顺畅,因为各个学院对学分以及学时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学分互换互认标准,就不能在大范围内(特别是跨国高校之间)顺利地实施学分互换互认。[5]云南师范大学与佛统皇家大学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各校在课程设置,学分数规定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学分互换互认的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就给学分互换互认时依据的标准带来很大的衡量阻碍。

(二)两高校学分互换互认制度建设不健全

虽然云南师范大学与佛统皇家大学从2006年开始互培学生,开始实施学分互换,但是两高校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各自发展的模式。目前,两高校在学分互换互认上还处于初创阶段,尚未形成一种定式,也没有一套成熟的制度体系来参考。因此,在实施学分互换互认的过程中没有可循的制度。

(三)学分互换互认涉及面不广

云南师范大学从2003年开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与服务、对外汉语3个本科专业实施中泰国际合作办学,创建“二二三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高校的交流合作仅仅限于这3个专业的学生。2006年以来,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培养项目才开始,且两高校仅仅限于语言类课程中实施学分互换互认,只在对外汉语以及泰国语的学习中实施互换。可见,学分互换互认涉及面很窄,所涉及的专业少,互换的课程也相当少。

(四)学分互换互认在探索中前进,尚未形成定式

生活中高校间虽有学分互换互认的情况,但是彼此间的交往并不是那么密切,各高校之间的学分互换互认并不能顺畅的进行。从教学管理看,各个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不尽相同,有的实行学年制,有的实行学年学分制,有的正朝完全学分制过渡;从学分设置看,各个高校要求的学分数规格也有很大差别,有的把16学时定为一学分,有的把15学时定为一学分。像这些差别使高校间在实施学分互换互认时难免会受到影响。高校间如果缺乏沟通,就会使得各校故步自封,不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会导致校与校之间建立起一堵难以翻越的“城墙”。

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是属于不同国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质的高校,两高校在学分制上的实施政策是不一样的。在学分互换互认的过程当中也没有规定划一的标准,只要学生在佛统皇家大学学习取得合格证书,回国后云南师范大学就给予认可,再根据云南师范大学的学分管理办法给学生折算在佛统皇家大学获得的学分。现在的依据标准还只是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学分管理规定中大三学年学生需要获得的学分数为折算标准,只要在佛统皇家大学学业期满获得合格证书就能折算到24学分。两高校间实行学分互换互认才有6年的时间,还在探索中进行,没有形成一种定式。

四、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学分互换互认的发展思路

(一)观念层面

1.深刻认识学分互换互认制度的重要性

对高校来说,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高校间就会加强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学分互换互认在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学分互换互认让合作高校相互学习,可以参照对方的课

程指标体系,合作起来就不会无所适从,学生也能够针对性地选课。让合作高校一目了然地认清自身课程的优劣,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二是学分互换互认打破了地域之间甚至是国际间高校的障碍,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优势互补。高校之间在合作之前会签订合作协议,彼此根据合作协议来开展合作,根据协议进行课程设置及转换学生在对方获得的学分。三是学分互换互认可让学生进入其他高校学习,可获得两所学校的证书。学分互换互认的实施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其他高校学习,不单可以到相同层次的高校进行选课还可以到名牌高校。这样既可以缓解名牌大学入学考试的竞争,也成全了学生进名牌高校学习的梦想。

学分制实施得好,学分互换互认开展得顺利,高校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反之,则严重地制约了高校的发展。不管是高校领导还是教师,或者是学生都要深刻认识到学分互换互认的重要性,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树立云南省特殊省情的意识

云南省区位优势明显,云南省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前沿窗口,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运用好云南省特殊省情这一点,促进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实施“走出去”战略。[6]

当前,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方面发展得比较好,在高等教育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交流较频繁且合作面不断扩大,包括师生互派,合作办学,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还与东南亚多国高校签订“3+1”、“2+2”、“1+3”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开展学分互换、学历互认。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云南省这个特殊省情的意识,抓住机遇推进云南省高等教育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政策层面

1.落实国家相关法规,完善地方法规

首先,云南省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离不开全国统一、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这些年来,我国政府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给予支持,特别是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关于全面落实学分互换的问题。这些政策法规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并为学分互换互认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证。对于云南省来说,应该全面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确保学分互换互认依法顺利开展。其次,云南省要加快对外教育法规、政策的制定。云南省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大多是以条例或者是领导讲话的形式出台的,根本没有太大的强制力和执行力。所以说云南省高等教育部门要积极联合立法机构和相关部门,依据国家政策、结合新形势需要及地方的实际情况,加快相关法规体系的建设,出台一些相关法规与政策,特别是出台一些跨国高校合作中学分互换互认的条例,使地方性法规更加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7]

云南省政府应该依据国家政策,联系地方实际,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来促进云南省与东南亚高等教育合作。首先,完善高等教育合作的相关法规,约束和规范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阻碍高等教育合作的因素。其次,加速与合作国高校的学分互换互认工作,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再次,规范合作国的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明晰概念及办学的具体模式,对违法违规合作项目要依法取缔并给予严惩。

2.建立跨国学分互换互认的管理机构

为了保障跨国学分互换互认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一个跨国学分互换的管理机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就是有这样的机构来保障学分互换互认的顺利实施,不仅设置了欧委会,还在很多国家的高校中设置“伊拉斯莫”办公室。[8]我国要实施学分互换互认制,就要借鉴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做法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机关的支持。对于政府来说,主要是发挥好管理角色,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则,出台政策。对于高校来说,建立一种合适的课程体系为学分互换互认打下坚实基础,管理好课程并尝试探索新的模式。[9]

跨国学分互换互认比起国内高校学分互换互认更复杂,从协议办学到学生互派,从教学管理到最终学分的互认,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两国高校的利益和办学目标的实现。大小事宜都需要合作双方共同商议共同解决。合作高校双

方应建立一定的管理机构,比如,建立一个教学管理委员会,这个机构的管理人员由双方人员共同构成,共同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管理等等问题。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参与到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所以,建立起一种相关的管理机构,完善相关的管理文件和制度,对促进合作办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运行层面

1.明确不同主体在学分互换中的责任

首先,明确高校在学分互换互认中的责任。高校在学分互换互认的实施过程中是执行者的角色,高校在教学和管理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学分互换互认的效果。那么,高校在学分互换过程中主要承担些什么具体的责任呢?高校必须明确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在学生跨国学习中的责任和作用。云南师范大学需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留学生学习的部门。该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是该部门要及时收集想出国学习的学生信息,及时给这些学生提供留学信息,在学生学习期间给予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二是该部门还要考核好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在专业基础和科研能力上的表现,判断出该学生是否具有学习该专业的能力。三是该部门的管理人员对在国外学习的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转换变成是该校的学分评价指标。

其次,明确学生在学分互换互认中的责任。学生在学分互换互认中占有主体地位,那么课程的设置等各方面要基于这些主体。学生在学分互换互认实施过程中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做好以下事项:认真学习、服从教学管理。在跨国高校的学分互换互认中,学生在享受异国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在学分互换互认的前期也就是学生在申请跨国学习的时候,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给教学管理人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努力学习。在学习结束后,学生认真参与考核,及时把学业成绩登记入档,确保学分互换的顺利实施。

2.云南师范大学与佛统皇家大学资源共享学分互换互认得具体实施

一是政府、教育部门支持。云南师范大学与佛统皇家大学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两高校在管理体制、办学水平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为了保障两高校顺畅地进行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学分互换互认制,就必须建立一种协调机制。政府是高等教育的立法者、赞助者和保护者,在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并提倡建立学分互换互认系统,出台有关教学资源共享、学分互换互认的实施意见等。只有政府和教育部门大力支持,才能制定教学资源共享的方案,制定学分互换互认规章制度及流程,组织高校进行合作,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并负责高校合作进展情况,协调双方的利益。

为了提高本地高等教育质量,政府要积极鼓励本地高校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引导学校共同分享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政府在高校合作间的项目审批、专业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给高校间进行教学资源共享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设立一个学分互换互认的研究部门。为了让学分互换互认顺利地开展,高校双方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研究部门、课题组,由学校的教务处、学院的教务科牵头,相关专业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下设课程开发和教务管理两个部门。课程开发小组的任务是开发相关的课程,并为此课程设定学分要求以及互换的计划。课程开发小组就是为实施学分互换互认,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时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实行学分互换互认的重要意义。而教务管理小组则主要负责学分互换互认实施过程中的教务工作,严格规章制度,切实审查学分互换资格,并运用学籍管理系统登记学生学分,保证工作质量。

三是建设学分互认互换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分互换互认制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所以为了促使学分互换互认制的顺利进行,高校间应该协商构建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学分互认互换体系及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明确了学分互换互认的内容,能够有效地规范学分互换互认的程序。管理制度中还确定了学分互换互认的项目,比如校内学分互换互认项目、校际间学分互换互认项目、国际间学分互换互认项目等等,管理制度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明确学分互换互认的各项要求及条件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做到学分互

换互认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进行。[11]

四是加强选修课课程建设和设置。选修课是实行学分互换互认的前提和基础,选修课开设得多,内容丰富,师资的精良是学生选修课程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学分互换互认赋予了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不仅要开设足够的选修课,而且内容也要丰富多样。要同时从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上入手,开设结构合理、质量较高、数量充足、内容新颖的选修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知识广度,学校开设的课程也要与专业课互补。开设的课程要注重实效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五是建立学分互换互认系统。学分互换互认拉近了国际上校与校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各校独立发展的模式,但是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实施学分互换互认制还处在探索阶段,学分如何互换、如何折算还没有一个十分固定的模式,所以,要在两高校间实施学分互换互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学分互换互认系统。学分互换互认系统应该由合作高校共同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分互换互认需要开设的选修课;互换的内容,授课教师情况介绍;学分互换互认中学分的折算;学分互认互换相关管理规定等等。

学分互换互认制是一个教学体制转轨的过程,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实施学分互换互认还处在初创阶段,内部机制建设尚还不完善,还需要许多相关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实现学分的互认系统还需一个实践过程。

[1]李联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分互换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17-20.

[2]陈樱.云南省呈贡大学城学分互换互认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3]李娜.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7]成文章,唐滢,田静.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9]贾萍,方惠圻,王琳.中外高校学分互认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4):121-122.

[6]冯用军,刘六生.云南—东(南)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机遇与对策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4):131-133.

[8]孙丽.云南省与东南亚高等教育合作的绩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

[10]郭庆春,寇立群,孔令军等.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8):33-34.

[11]冯祖琴.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5-56.

Study on Academic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of Transnational Colleges:A Case Study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the Royal Thai Nakhon Pathom Rajabhat University

ZHANG Gui-m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fice,Qujing Normal University,Qujing 65501,Yunna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ransnational colleges is becoming close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 academic credits of transnational colleges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the Royal Thai Nakhon Pathom Rajabhat have many year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f academic credit,but both of the universities haven’t an exact standard for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transfer and mutual recognition,still in exploration. Treated at the problems in the mutual recognition,an exploration have been made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policy and operation to find the solu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the Royal Thai Nakhon Pathom Rajabhat University, mutual recognition of academic credits

G640

A

2095-6266(2014)01-005-05

2013-12-26

张桂明(1987-),女,云南施甸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皇家师范大学学分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皇家游泳池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学分美食
加拿大皇家空军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