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4-02-25 02:36江苏省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257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3期
关键词:排空幽门胆囊

刘 军 江苏省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225700

胃癌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因此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助于对早期胃癌进行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1]。目前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根治。其中,胃部分切除术是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之一,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胃部幽门及迷走神经,减少术后损伤[2]。本文通过对比胃部分切除术与胃远端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来评价该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于我院进行早期胃癌确诊治疗,并经过严格筛选。83例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要求:(1)入院时临床诊断为早期胃癌,并有详细的影像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2)在近半年时间内无其他重大疾病。(3)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准确表达意愿,能够配合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37例接受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另46例接受胃远端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31~54岁,平均年龄(37.5±6.5)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38.7±8.4)岁。病理类型:实验组癌变范围黏膜内12例,累及黏膜下25例,肿瘤直径0.2~1.0cm,平均(0.6±0.3)cm;对照组癌变范围黏膜内17例,累及黏膜下29例,肿瘤直径0.3~1.2cm,平均(0.6±0.4)cm。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未发现显著性的差异(P>0.05)。

1.2 方法 手术方式:实验组选用胃部分切除术,手术入路为上腹正中,切除范围为距肿瘤上缘6cm,距幽门5cm,清除周围淋巴结,对胃右动脉侧行部分清除,保留胃迷走神经的腹腔支、幽门支、肝支以及其前后干,切除部分胃体后,进行胃胃端吻合。对照组选用胃远端切除术,麻醉后取上腹正中切口,开腹后对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探查,清除周围淋巴结,对胃右动脉侧行部分清除,对胃进行全切术,重建胃肠道,检查缝合。

术后功能测定:胃排空功能测定前患者口服乙酰氨基酚1.5g。每15min采血1次,测定血液中乙酰氨基酚浓度。胆囊收缩功能采用超声检测脂肪餐前、后胆囊断面面积比,从而测得胆囊收缩率[3]。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自评分法,设计分值为1~10分。术后1周由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主观评价,分值>6分为满意,≤6分为不满意。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胃排空功能、胆囊收缩功能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胃排空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胃排空功能在15、30、45、60min比较时,实验组胃排空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在15、30、45、60min比较时,实验组胆囊收缩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对患者术后1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满意率89.2%,高于对照组69.6%,差异明显(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胃排空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胃排空功能比较

组别 n 15min 30min 45min 60min实验组37 2.9±1.1 5.3±1.8 7.5±2.3 9.7±2.9对照组46 19.6±11.2 15.8±11.7 16.2±9.8 13.9±6.5 χ2值 23.768 21.955 15.784 9.35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比较

组别n 15min 30min 45min 60min实验组37 45.3±7.5 45.1±8.4 42.5±7.6 40.7±6.8对照组46 40.6±6.8 38.8±7.1 29.7±5.8 24.1±4.7 χ2值 5.346 6.465 8.965 9.35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居民消化系统的高发恶性肿瘤疾病之一,随着人们自身保健意识观念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类疾病的危害并注重其预防[4]。在胃癌早期阶段,可以通过手术方式达到治愈的目的。有关研究指出,早期胃癌作为可治愈的一种疾病,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如远端胃切除,经过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5],应用胃部分切除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其主要优势在于较传统手术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胃排空功能、胆囊收缩功能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指标方面进行比较,应用胃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胃排空功能及胆囊收缩功能影响较远端胃切除术患者的相关指标影响更小,差异明显(P<0.05)。但是,胃部分切除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期胃癌患者接受这种术式的指征为:肿瘤的位置与幽门的距离必须在3.5cm以上[6]。

综上所述,胃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杨平,邓建中,程龙庆,等.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3(2):38-41.

[2] 胡祥,曹亮,于艺,等.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3(12):907-909.

[3] 朱燕华,吴云林,程时丹,等.提高早期胃癌手术率16年临床经验总结〔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8):441-445.

[4] 曹亮,胡祥,张健,等.早期胃癌行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部分切除术85例经验〔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3,7(1):8.

[5] 李佑,臧潞,胡伟国,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2):899-902.

[6] 梁冀望,宋永喜,孙景旭,等.保留幽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688-692.

猜你喜欢
排空幽门胆囊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