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减数第二恒磨牙对患者侧貌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2014-02-25 02:36黄明悦广东省江门市口腔医院529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3期
关键词:减数前牙磨牙

黄明悦 广东省江门市口腔医院 529000

对于拔除第二恒磨牙对患者侧貌的影响,国外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Jager等[1]认为拔除4颗第二恒磨牙,矫治后对患者侧貌仅有轻微的改变;Greatrex等[2]通过实验得出拔除4颗第二恒磨牙,矫治后下前牙基本维持在治疗前位置的结论;Mora等[3]则认为拔除第二恒磨牙可以取得良好的侧貌;Lin等[4]通过对13名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畸形的儿童拔除下颌第二恒磨牙,治疗后分析得出患者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直面型,软组织的变化甚于硬组织的变化。国内现今对于拔除第二恒磨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恒磨牙本身存在严重的牙体病变、严重错位或意外缺失前提下的补偿性治疗研究以及骨性Ⅲ类畸形拔除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研究[5,6],对于正畸减数第二恒磨牙对患者侧貌的影响研究很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从2007-2012年来我院正畸科就诊,并已经完成矫正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5例安氏Ⅰ类错 ,牙列拥挤Ⅰ~Ⅱ度,因第二恒磨牙龋坏或严重错位而拔除4颗第二恒磨牙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6.1~24.8岁,平均年龄(20.7±8.2)岁;对照组选取与实验组年龄相当,错 类型相似的病例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6~24.5岁,平均年龄(20.5±7.6)岁,对照组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

1.2 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实验组患者均拔除4颗第二恒磨牙,对照组患者均拔除双尖牙;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使用美国3M公司的MBT矫治器,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列,关闭拔牙间隙,完成矫治过程。所有患者矫正前后均已拍摄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片,取模,照面相。所有X光片均使用同一台X光机,并由同一位医师在严格定位后完成拍摄。由研究者本人在同样环境、同一观片灯下用透明硫酸纸对每一张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图的手工描绘,定出标志点,并在1周后进行标志点定位的复查,如有差异,则重新描记。

1.3 观察指标 分别测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一位患者矫治前、后SNA(蝶鞍中心、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构成的角)、SNB(蝶鞍中心、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U1-L1(上下中切牙角,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SN(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之下内角)、L1-MP(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的数值,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运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所得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检测,实验组的各项数据(SNA、SNB、ANB、U1-L1、U1-SN、L1-MP)与 对 照 组 相 比,有 显 著 性 差 异(P<0.05)。比较两组数据,可以发现,第二恒磨牙减数对侧貌的改变较小,双尖牙减数对侧貌的影响显著。见表1。

表1 头颅测量数据对比

表1 头颅测量数据对比

组别 SNA+ SNB- ANB+ U1-L1+ U1-SN-L1-MP+实验组 77.76±3.08 83.56±4.65 0.51±1.23 121.56±4.32 114.62±4.01 87.28±4.94对照组 81.46±3.18 80.46±3.66 1.58±1.52 125.18±5.81 109.14±3.61 93.16±4.56 t值 -3.24 2.03 -2.12 -1.94 3.93 -5.8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早在70年代,国外的医师就已经开始注意第二恒磨牙减数,并把多种类型的错 原因归咎于第二、第三恒磨牙萌出的向前推动力,与其减数患者的非双尖牙,不如采取第二恒磨牙的拔除。有学者对不同性别、年龄、牙龄、错 的患者分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牙龄相近的不同性别之间的第二恒磨牙萌出无显著性的差别[7],且在不同的错 畸形中,牙发育形成时间亦无明显差异[8],牙齿的萌出受全身和局部因素影响。拔除第二恒磨牙有其独到的优点,首先可以避免面部“碟形”侧貌的出现,第二恒磨牙减数较双尖牙减数能避免前牙及软组织的过度后退,因而可取得更理想的侧貌形态;其次,第二恒磨牙减数有助于第二磨牙及时地萌出到正确的位置;再次,第二恒磨牙减数可以减少下前牙矫正后再次出现拥挤的可能并减少剩余间隙;最后,第二恒磨牙减数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同双尖牙减数患者相比,第二恒磨牙减数患者的病程有明显的缩短。第二恒磨牙减数适合应用在严重的第二恒磨牙体病、严重错位或者是安氏Ⅰ类错 并且伴有上下牙弓远中区域长度不调以及前牙轻度或中度拥挤,又或者是安氏Ⅱ类错 并且伴有前牙轻度或中度拥挤。

有学者对第二恒磨牙减数患者进行研究并认为,拔除第二恒磨牙对面部侧貌的影响甚小,这与本文结果一致,双尖牙减数对侧貌的影响更为明显,第二恒磨牙减数对患者侧貌的影响较小。本文发现,第二恒磨牙减数同双尖牙减数相比,其各项指标(SNA、SNB、ANB、U1-L1、U1-SN、L1-MP)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这显示第二恒磨牙减数可以缓解轻度的牙列拥挤、保存牙列的完整性,并能够尽量减少对患者侧貌的影响,可以酌情在临床上使用。

[1] Jager A,el-Kabarity A,Singelmann C.Evaluation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early extraction of four second molars〔J〕.J Orofac Orthop,1997,58(1):30-43.

[2] Greatrex PA,Sampson WJ,Richards LC,et al.The extraction of permanent second molars and its effect on the dentofacial complex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Tip-Edge appliance〔J〕.Eur J Orthod,2002,24(5):501-518.

[3] Mora DR,Oberti G,Ealo M,et al.Camouflage of moderate ClassⅢmalocclusions with extraction of lower second molars and mandibular cervical headgear〔J〕.Prog Orthod,2007,8(2):300-307.

[4] Lin J,Gu Y.Lower second molar extraction in correction of severe skeletal classⅢmalocclusion〔J〕.Angle Orthod,2006,76(2):217-225.

[5] 邓凯雄,刘进,郭鑫,等.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与保留(二十六)——第三磨牙发生和发育状况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24(1):60-62.

[6] 杨振华,段银钟,刘红.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后远移第一磨牙矫治骨性Ⅲ类错 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26-28.

[7] Brin I,Camasuvi S,Dali N,et al.Comparison of second molar eruption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skeletal ClassⅡand skeletal ClassⅠmalocclusion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6,130(6):746-751.

[8] Suda N,Hiyama S,Kuroda T.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tion/eruption of maxillary teeth and skeletal pattern of maxilla〔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2,121(1):46-52.

猜你喜欢
减数前牙磨牙
正确的差是多少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加、减法的巧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