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2014-02-25 02:36宋庆欣河北省博野县医院检验科071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3期
关键词:室温比例显著性

宋庆欣 河北省博野县医院检验科 071300

血液细胞检验是一种基本的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可作为诊断血液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的依据,因此在临床中要控制好血液检验质量,以免造成漏诊或误诊[1]。为了能够确保血液细胞检验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检验质量的控制问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5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24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35.6±3.1)岁。54例的血型情况如下:O型11例,AB型19例,A型14例,B型10例。

1.2 方法 血液细胞检验样本均来源于静脉血,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及血红蛋白(HGB)。(1)采集好血液检验样本后采用EDTA-K2抗凝剂以1∶5 000及1∶10 000两种比例进行稀释,其中1∶10 000为检验中严格规定的稀释比,稀释后摇匀并进行检验。(2)将获取的54份血液样本分为20等份,其中10份放置于4~8℃的低温环境下,另外10份放置于室温环境下,室温为20~22℃。在采集好样本之后的0.5h、4.0h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稀释比例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室温及低温条件下存放血液样本对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检验方法为t检验,如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按照不同的比例对血液检验样本进行稀释后,发现样本中WBC、RBC、PLT、HGB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的相同时间段检验血液样本后发现,样本中WBC、RBC、PLT、HGB水平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稀释比例及不同存放条件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分别见表1、表2。

表1 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表1 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稀释比例 PLT(×109/L) HGB(g/L) WBC(×109/L) RBC(×1012/L)1∶5 000 132.2±31.2 107.9±12.5 6.8±5.7 4.1±0.6 1∶10 000 186.9±25.7 145.1±10.4 10.5±1.8 5.2±0.2

表2 不同存放条件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表2 不同存放条件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指标室温0.5h 4.0h低温0.5h 4.0h PLT(×109/L) 117.3±13.7 116.5±10.2 187.9±13.1 130.2±13.4 HGB(g/L) 13.8±2.4 18.7±6.8 11.7±2.1 16.2±2.9 WBC(×109/L) 6.3±0.4 6.1±0.3 15.0±3.7 17.5±1.4 RBC(×1012/L) 4.2±0.1 4.3±2.2 13.6±2.8 19.7±3.2

3 讨论

由于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控制血液检验质量,则应注重研究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2]。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样本稀释比。由于直接采集的血液样本由血浆与血细胞组成,在血细胞计数分析方面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利用分析仪对样本进行检验之前必须完成稀释工作。如在稀释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抗凝剂配制比例,将会影响到检验质量。目前血常规检查中规定,如在细胞检验时采用的试剂量管为2.0ml,则稀释比应为1∶10 000,如稀释比大于或小于1∶10 000,均会影响到检验质量。有研究指出,如稀释比例较高,将会引起样本中的细胞数过少,而当稀释比较低时会导致样本中的细胞出现重合缺损状况,这两种情况均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3]。在本文中采用了1∶10 000及1∶5 000两种比例稀释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后发现不同稀释比例下血液WBC、RBC、PLT及HGB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发现稀释比例会影响检验质量,与目前所得出的结论相符。为了有效管理血液细胞的临床检验质量,则应对稀释比进行严格控制。(2)样本存放条件。如将血液检验样本放置于室温条件下,则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形态会不断发生改变,必然会影响到检验质量[4]。本文在采集样本0.5h及4.0h后对存放于室温条件下的血液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再次证实了以上观点。此外,如将血液样本存放于低温环境下,细胞形态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存放时间相同而存放条件不同的样本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与本文所得的结论一致。有研究指出,当环境温度为18~22℃时,所得到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较为准确,所以为了提高血液检验质量,则应在采集样本后及时在室温环境下完成检验工作,尽量缩短血液样本的存放时间[5]。综上所述,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应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检验质量。

[1] 杨茂.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509-510.

[2] 周玉洁.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正确采集检验标本方法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92-493.

[3] 董祥梅,李永生,苏奎.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检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138-139.

[4] 吴守义.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验质量控制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497.

[5] 夏寿扬,钱芳.血液细胞分析仪结果比对与一致性评价方法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602-1603.

猜你喜欢
室温比例显著性
室温过高加剧低血压?不准确
人体比例知多少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一种碳纳米管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室温硫化制备方法
甲氧基MQ树脂补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