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置管长度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4-02-25 02:36江天燕谢丽叶郑广娣龙春梅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省湛江市524037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3期
关键词:置管尿管导尿管

江天燕 谢丽叶 陈 莹 郑广娣 龙春梅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省湛江市 524037

术前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是妇产科手术术前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护理措施,对避免术中误伤膀胱及子宫邻近器官,充分暴露术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孕妇由于妊娠子宫随孕周逐渐增大,膀胱向上移位,使尿道延长等特殊生理改变,采用传统常规的导尿法会发生尿管脱出,而导尿术属于侵入性操作,反复操作易引发尿道口疼痛不适,尿液引流不通畅等情况,严重影响导尿效果,增加患者痛苦与护士工作量。2013年1月-2014年2月,笔者对8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术前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的长度改良为8~10cm,取得满意的导尿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除外既往有泌尿系统疾患、精神心理或感觉障碍及妊娠并发症者。入选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产妇患者的年龄、孕周、宫底高度、产次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表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n 年龄(岁) 孕周(周) 宫底高度(cm) 产次(次)观察组 80 28.4±5.2 39.2±2.1 33.7±0.6 1.05±0.23对照组 80 29.6±6.4 38.9±2.7 33.9±0.7 1.04±0.15 t值 1.301 6 0.784 5 1.940 3 0.325 7 P值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即在手术室利用有限时间边做手术准备边对产妇进行相应健康教育及相关的心理干预,最大限度减少其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所有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麻醉起效后留置尿管,具体方法如下:两组产妇均使用同一厂家生产、同一型号的一次性导尿包,操作方法按照教科书流程[1]。对照组置管尿管长度是4~6cm,插入尿道见尿液后再置入1~2cm;观察组置管尿管总长度是8~10cm,置管后均向气囊注入6ml生理盐水将其固定。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尿液引流通畅情况,记录两组术中尿管发生脱落和重插的例数。根据产妇主观感受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2])和尿意,评定产妇置管后24h的舒适度。0度:视觉模拟评分为0分,无尿频、尿急、尿痛感;Ⅰ度:视觉模拟评分1~3分,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感;Ⅱ度:视觉模拟评分4~7分,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感;Ⅲ度:视觉模拟评分8~10分,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导尿效果比较 观察组产妇导尿通畅率较对照组高,术中尿管脱落率及尿管重插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导尿效果比较〔n(%)〕

2.2 置管后24h两组产妇舒适度比较 置管后24h,观察组产妇的舒适度较对照组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3.263,P<0.01),见表3。

表3 两组置管后24h产妇舒适度比较〔n(%)〕

3 讨论

3.1 双腔气囊尿管特点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采用硅胶制成,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比普通硅胶尿管管壁柔软[3],对尿道刺激性小、操作简单,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气囊导尿管上无刻度标记,导致临床实际操作无法确定插入长度;置入长度不够或置入过长均可影响临床导尿效果[4]。

3.2 产妇的生理特点及常规置管的相关护理问题 妊娠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盆底肌肉肥大、疏松,延展性增加。一方面,妊娠子宫随孕周逐渐增大,位于子宫前的膀胱向上移位,甚至上升至腹腔,使尿道延长。另一方面,孕妇临产后又受胎头的挤压,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受阻,膀胱底部充血水肿明显[5];试产后产妇会阴往往出现水肿等改变。如果按照常规操作留置尿管长度是4~6cm,插入尿道见尿液后再置入1~2cm,往往达不到膀胱三角区,充盈的气囊易嵌顿在尿道部,压迫尿道的毛细血管及黏膜,易使受压尿道的毛细血管破裂,尿道黏膜出血坏死。因而对产妇采用常规的尿管留置方法常出现尿管脱落或引流不畅,而反复尿管插管可引起疼痛,增加尿道膜部的损伤几率,诱发泌尿系统感染甚至损伤尿道[6]。而剖宫术对产妇留置尿管的要求较高,手术前、后都必须保证尿管在膀胱内而且引流通畅,使产妇的膀胱处于空虚状态,有利于避免术中误伤,使手术顺利进行。

3.3 改良留置尿管长度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女性尿道长约4~6cm,妇女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可使膀胱向上前方移位,孕足月时,膀胱向上移位,使尿道延长[7]。因而,剖宫产手术中在对产妇导尿时按常规的尿管插入深度,常出现膀胱充盈、尿液排出不畅的情况。张彩萍等[8]发现在剖宫手术中行产妇导尿时留置导尿管长度8~10cm,可使气囊完全置于膀胱内,保证尿液引流通畅,彻底排空膀胱,有利于手术和护理的进行。本文结果亦显示置管尿管长度是8~10cm的观察组产妇导尿的通畅率较对照组高(93.75%VS 43.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术中尿管脱落及尿管重插率均为0%,而对照组产妇术中尿管脱落率为10.00%,尿管重插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本文表3的数据显示,置管后24h,观察组产妇的舒适度较对照组高(Hc=23.263,P<0.01)。可见,基于产妇特殊生理情况,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妇留置尿管的长度为8~10cm时,能有效降低术中尿管脱落率、尿管重插率,提高产妇舒适度,保证尿液引流通畅,使膀胱处于空虚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4.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5.

[3] 李琦,李皎骄,范娜.2种导尿管置管后对手术患儿尿道刺激症的对比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7,6(1):19-20.

[4] 陈雪梅,李春花,段敏.改良双腔导尿管长度在成年男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9):3877-3878.

[5] 陈松兰,吴晓明,孙铮,等.孕产妇、更年与老年期导尿管长度的研究与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21(1):31.

[6] 龚凤梅.剖宫产术孕妇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相关护理问题及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136-137.

[7] 谭惠莲.剖宫产孕妇留置气囊尿管长度的观察〔J〕.蛇志,2004,16(4):36-37.

[8] 张彩萍.剖宫产孕留置导尿管长度的探讨〔J〕.临床医学,2000,20(7):63.

猜你喜欢
置管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