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米粮川东干族语言使用问卷分析

2014-02-27 02:45
文化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俄语总数

李 鑫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聚居村“甘肃村”——米粮川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伊塞克阿塔区,距首都比什凯克30公里;其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其余被周边农村所包围。米粮川共有人口4710人,4种少数民族成分,分别为东干族、吉尔吉斯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其中东干族4427人,占总人口的94%;吉尔吉斯族235人,占5%。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背景

“东干”一词最早见于突厥语中,拼音形式为tunggan。它的含义在突厥及俄罗斯文献中是对中国回族的统称。学术界,特别是东干学里专指今天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居住的回民。[1]东干人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生活在多种民族人群中间,在与其他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往来的历史进程中学会了双语和多语。为了调查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的语言使用情况,特此成立了专项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周庆生、吉尔吉斯斯坦孔子学院院长马磊、孔院教师尹春梅、宁夏大学教师杨景和笔者。周庆生负责整个项目的进度、进展;孔院的两位成员负责在当地调研的协商、沟通工作;杨景和笔者负责问卷的设计、修改及翻译工作;参加问卷翻译的是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2级硕士留学生玛萨尔别克·苏莱曼诺夫;参与问卷发放和回收工作的有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研究所研究员冬拉尔、莫尔和拉黑玛等。

笔者于2013年7月赴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聚居地——米粮川进行调研,此次调查的方式为个人访谈、问卷调查,辅以收集当地东干族研究所的相关资料。本篇论文仅是总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旨在于调查吉尔吉斯斯坦米粮川东干族的语言使用情况。

(二)目的

本项研究成果既可以对汉语发展史、汉语及其西北方言历时的比较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也可以增加人们对东干族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本研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强对该民族语言使用发展状况的关注。此外,对于促进中国和中亚之间的学术交流而言,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3年7月份,本人只身前往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聚居地“甘肃村”——米粮川,在当地东干族研究所两位研究人员的协助下,调查当地东干族的语言使用情况。此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法,从当地随机抽取150位东干族作为样本,根据统计结果,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93%。

(二)样本构成

在150位答卷人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各占样本总数的44%、56%;在受教育程度上:小学及小学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及以上的人数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12%、36%和44%;在年龄分布上:青年人(16-39岁)、中年人(40-59岁)、老年人(60岁及以上)的人数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3%、42%和5%。样本的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构成见表1[2]。

表1 样本的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构成

答卷人的婚姻和职业构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已婚占75%,未婚占25%;农民(表中的A类)占24%,教师(表中的B类)占16%,服务工作者(表中C类)占12%,中学生及以上(表中D类)占17%,办事人员(表中E类)占9%,其他(表中F类)占22%。

表2 样本的婚姻和职业构成

(三)调查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自报式(self-reported)问卷法,即让答卷人自我填写问卷,报告自己的语言使用情况。本项研究的问卷主要是参照周庆生《社区双语和双语社区:德宏傣族问卷分析》(《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年第1期),但在问卷设计上,则做了较大的本土化处理,问卷中的诸多提问,均征求过当地东干族研究所有关人士的意见,并反复进行修改,在获得他们的一致认可的基础上,才正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行文中的数据、图表,均用电脑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完成。该问卷包括五大类52个小问题,分别为答卷人的母语和语言学习情况、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情况、媒介接触情况、民族生活情况及基本信息。

三、统计结果

(一)双语使用情况

在这次调查中,所有的样本均为双语或多语人。自报的双语人有84人,占65%,其中,母语是东干语,第二语言是俄语,属于“东+俄”型双语人的,有82人;母语是东干语,第二语言是吉语,属于“东+吉”型双语人的,有1人;母语是俄语,第二语言是东干语,属于“俄+东”型双语人的,占1人。自报的三语人有37人,占29%,其中,属于“东+俄+1”(1指东干语和俄语之外的一种语言,如英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汉语、乌兹别克语和德语等,下一行中的2,指其他两种语言)型的,有35人,属于“东+吉+1”型的,2人。自报的四语人有8人,占6%,全部属于“东+俄+2”型。在这些能同时使用双语或多语的人当中,有些人曾在一些民族语言学校学习,有些是母系亲属为除东干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但大多是在多民族语言环境下通过日常交往和接触习得。东干族多语使用情况见表3。

(二)双文使用情况

对于生活在多民族和多语言环境中的东干族而言,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除了克服双语和多语的障碍外,还要攻克双文和多文的难关。本文把能够使用“东干文+俄文”这两种文字的,称作双文人;能够使用东干文+俄文+吉尔吉斯文”这三种文字的,称作三文人;能够使用“东干文+俄文+吉尔吉斯文+汉文”这四种文字的,称作四文人。东干族双文使用情况见表2。

表3 东干族多语使用情况(单位:人)

表4 东干族多文使用情况(单位:人)

如表4所示,单文人有12人,占样本总数的9%,其中只懂东干文的有5人,只懂俄文的有7人;双文人和多文人共117人,占91%,其中57人为双文人,占 44.19%;50人为三文人,占38.76%;10人为四文人,占8.05%。

(三)多语使用范围

在中亚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多民族共同相处,多语言互相接触。在米粮川,东干族在和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很多人学会了除俄语以外突厥语族的大部分语言如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等。

1.多语在工作中的使用情况

表5呈现了东干语、俄语和吉尔吉斯语这三种语言,在米粮川两种工作场合中的使用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作场合中(东干族上班跟同事交谈时),使用东干语的人数超过了60%,而使用俄语和吉语的人数只有30%;而在另一种场合及学校课堂上,使用俄语的人数大多在70%以上,使用东干语和吉语的人数仅为20%左右。

表5 多语在东干族工作中的使用情况(单位:人)

在工作之余的其他场合,使用东干语的人数比例最高,均已超过使用俄语和吉尔吉斯语的人数比例,如图4中的(1)家庭内;(2)跟本民族同胞交流;(3)在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4)下课后;(5)农贸集市,使用俄语的人较多。由于在米粮川居住的东干族大多数都是农民,并且居住比较集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往往会使用东干语。而俄语只用于和其他民族交流时使用。

2.多语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图1 多语在东干族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四、分析和讨论

东干族在日常交往过程中,除了熟练使用本民族语言即东干语外,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还掌握了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被苏联学者评价为“掌握很多语言的民族”。为了评估东干族东俄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本问卷设计了以下几项提问:即答卷人是否可以听懂本地的东干语、俄语;是否会说当地的东干语、俄语;是否可以看懂东干文的《回族报》、东干族使用的伊斯兰教经书以及是否可以看懂俄文读物如《楚河消息报》或《比什凯克晚报》;是否可以用俄文、东干文书写。每项提问代表一种语言的语用水平,每题设有三个次第选项,从“基本可以”到“不会”。本文对“熟练双语人”“熟练双文人”的界定如下:对上述所有提问都答“基本可以”的人是“熟练双语人”;能够熟练使用东干文、俄文的人是“熟练双文人”。熟练双语人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练双语人与年龄

样本中,熟练双语人、熟练双文人以及熟练双语双文人比例的高低与样本年龄成反比关系。如图2所示,熟练双语的老年人的比例(60及以上)低于10%;中年人(40~59岁)在20%左右;青年人(39岁以下)的比重高于40%;这三类人当中熟练双文的比重均不足10%;熟练双语双文的的老年人(60及以上)的比重则不到1%;中年人(40~59岁)只有10%左右;青年人(39岁以下)比重为13%左右。

图2 熟练双语人和年龄

(二)熟练双语人和教育程度

在熟练双语人(91人)中,如图3所示,高中是一条分界线。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则不到熟练双语人总数的5%;受教育程度在高中或高中以上的,已分别接近或达到熟练双语人总数的40%;在熟练双文人(12人)中,高中或中专同样是一条分界线,受教育程度在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上的,分别占熟练双文人总数的50%以上;受教育程度在高中或中专以下的比重不及熟练双文人总数的10%。

图3 熟练双语人和教育程度

(三)熟练双语人和职业

从图4可以看出,农民、教师、学生、企业经理、神职工作者和办事人员这六种职业的熟练双语人的比重,分别跟他们占样本总数的比重,大体上是相应的;商业销售、服务职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三者在样本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99%、15.38%和1.10%,但这三者中的熟练双语人在样本熟练双语人总数中的比重为7.75%、11.63%和3.10%。

图4 熟练双语人和职业

(四)熟练双语人和性别

从表6可以看出,在样本总数和熟练双语人中,男性的比例均低于女性。在样本总数(129人)中,男性57人,女性72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4.12%和55.88%;而在熟练双语人群(91人)中,男性41人,女性50人,分别占熟练双语人总数的31.78%和38.76%。

表6 熟练双语人和性别

(五)东干族媒介接触情况

这里的媒介主要是指东干族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广播、电视、电影、戏剧和网站以及报刊杂志。

1.如图5所示,人们选择俄语广播、电视、电影、戏剧和网站的比例最高,其中选择俄语电视和电影的人数均高达116人,占样本总数的90%;选择俄语戏剧的有115人,占样本总数的89%;选择俄语广播的人数有111人,占样本总数的86%;选择俄语网站的有102人,占样本总数的79%;选择吉尔吉斯语的比例均在9%以下;选择其他语言(东干语、土耳其语、英语、汉语、哈语和乌兹别克语)的比例均在1%以下。

2.从图6中可以看出,俄文类的报刊、杂志和书籍的比例依然遥遥领先;东干文位居第二;其次是吉尔吉斯文。其中选择俄文报纸的人数为118人,占样本总数的91.5%;选择俄文杂志和书籍的人数均为101人,均占样本总数的78.3%;选择东干文报纸的的人数有104人,占样本总数的80.6%;选择东干文杂志和书籍的人数均为64人,均占样本总数的49.6%;而选择吉尔吉斯文的比例均在10%以下。

图5 东干族在广播、电视等领域的选择使用情况

图6 东干族在报刊杂志方面的选择使用情况

(六)民族生活情况

1.民族认同与性别、年龄和职业状况

东干族作为跨境民族在中亚生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不仅在语言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民族认同和民族归属也相继改变。本问卷为了评估东干族的民族认同,设计了一项提问,即询问答卷人在“吉尔吉斯斯坦人;东干人;中原回回;一半吉尔吉斯人、一半东干人;一半吉尔吉斯人、一半回回以及华人”这六种选项中更符合哪种。从表7中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性别、年龄还是职业因素来考察,认为自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人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东干人,再次是中原回回。即在性别因素中,认为自己是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男性人数占样本中男性总人数(57人)的45.6%,女性则占样本中女性总人数(72人)的51.4%;在年龄因素中,认为自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青年人数(16-39岁)占样本中青年总人数(71人)的49.3%;中年人数(40-59岁)占样本中中年总人数(52人)的48.1%;老年人数(60岁以上)占样本中老年人总数(6人)的33.3%;在职业因素中,认为自己是吉尔吉斯斯坦人的农民、教师、商业销售人员、学生、服务职业、企业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分别占样本中该职业类总人数的54.8%、 40%、 60%、 50%、 40%、37.5%、71.4%、和54.5%。

表7 答卷人的民族认同与性别、年龄和职业状况

同样,在评估东干族民族认同方面,本问卷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即吉尔吉斯队分别跟中国队和俄罗斯队足球比赛,询问答卷人希望哪个队获胜。在进行问卷统计时,我们发现两个问题中希望吉尔吉斯队赢的人数分别为101人和99人,各占样本总人数(129人)的78.2%和76.7%(见表8)。这一结果跟我们上述的结果遥相呼应,不谋而合。这也再次说明,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米粮川的东干族而言,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生产和生活以后,他们更倾向于承认自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公民。与此同时,选择中国队和俄罗斯队获胜的人数分别占样本总数(129人)21.8%和23.3%。从笔者所统计的数据来看,在选择俄罗斯队获胜的这30个人中,全部为熟练双语人(母语为东干语,第二语言为俄语),并且其学历全部是大学及大学以上。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在俄语占优势地位的大环境下,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往往在心理上更倾向于俄罗斯;而对于28个选择中国队获胜人而言,形成该现象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表8 民族认同与归属

2.民族传统保留与性别

从表9中可以看出,在民族传统保留即饮食传统、语言传统、宗教传统和衣着传统这四个方面;就保留某一种传统情况来看,男性(24人)仅在饮食传统方面的人数高于女性(19人);在语言传统方面,女性的人数(29人)是男性人数(15人)的一倍;在其他某两种或三种的传统保持方面,男女性的人数几乎持平;在问卷的统计过程中,笔者发现有20位答卷人要求同时保留这四种传统,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

表9 民族传统保留与性别(单位:人)

3.民族传统保留与年龄

如表10所示,在饮食和语言方面,青年人(16-39岁)的人数分别为24人和23人,均高于中年人(40-59岁)和老年人(60岁以上);而在宗教和衣着方面,老、中、青这三类人的人数几乎持平;而想要同时保持这四项传统的人当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人数持平,中年人次之。

表10 民族传统保留与年龄(单位:人)

4.与外族通婚状况

图7呈现了性别因素与外族通婚态度。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涉及到与外族通婚这个话题时,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这两种态度上,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几乎持平,他们各占样本中男女总数的57.9%和55.6%;而在“无所谓”和“别人可以,自己无法接受”这两种态度上,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占样本男性总数22.8%的人认为与外族通婚无所谓,但是同样认为无所谓态度的女性仅占样本中女性总数的11.1%;此外,认为“别人可以、自己不可接受”的女性的比例(16.7%)是男性比例(8.8%)的一倍。

图7 与外族通婚的态度和性别

5.语言认同情况

为了考察东干族的语言认同情况,本问卷设计了一项提问,即“假如您有子女需要上学,您希望送他们进哪类学校就读”,并且列举了四个答案选项供答卷人选择,即东干语学校、吉尔吉斯语、俄语学校和英语学校。

图8 东干族语言认同

正如图8所示,在东干语、吉尔吉斯语、俄语和英语这四类语言学校的选择中,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俄语学校,其比例高达45%;其次是吉尔吉斯语学校,其比例为34.1%;而选择英语和东干语的比例均为10%和4.7%。

五、结 语

本项调查抽取的样本主要是东干族聚居村——米粮川中的农民、教师、学生、服务工作者、商业销售人员以及少量的神职工作者、办事人员、企业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米粮川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双语社区。在该社区的样本中,双语人占65%,三语人和四语人占35%,熟练使用双语人即东干语和俄语兼通者占70.54%,双文人仅占9.31%。

在工作岗位上,东干族在跟同事交谈时、以及在家庭内、跟本民族同胞交流、清真寺参加活动等场合,东干语的选用和使用,远远超过俄语。俄语是东干族双语社区中的日常生活用语,在学校课堂、课堂下、农贸集市以及其他非正式场合,俄语的使用,远远超过东干语。年龄的大小跟熟练双语人的比重的高低成反比:年龄较小,熟练双语人的比重较高;年龄较大,熟练双语人的比重较低。受教育程度在高中或高中以上的,熟练双语和双文人的比重较高,反之,则较低;跟其他几种职业人员相比,神职工作者、企业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熟练双语人所占的比重偏低。熟练双语人群当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但是差距不大。

在媒介接触和选择方面,人们选择俄语广播、电视、电影、戏剧和网站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吉尔吉斯语;此外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俄文类的报刊、杂志和书籍;东干文位居第二;其次是吉尔吉斯文;同时,人们更亲睐于选择俄语学校就读,吉尔吉斯语学校次之。

在民族认同方面,不管是从性别、年龄还是职业因素来考察,样本中认为自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人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东干人,再次是中原回回。

在民族传统保留即饮食传统、语言传统、宗教传统和衣着传统这四个方面;男性仅在饮食传统方面的人数高于女性;而在语言传统方面,女性的人数是男性人数的一倍;而在其他某两种或三种的传统保持方面,男女性的人数几乎持平。

男女性在与外族通婚的问题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抱“无所谓”和“别人可以,自己无法接受”这两种态度的男性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

猜你喜欢
吉尔吉斯斯坦俄语总数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俄语词“Sherti”在蒙古语中的变义(蒙古文)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吉尔吉斯斯坦《福乐智慧》研究成果评述
吉尔吉斯斯坦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贸易的研究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复合式标题汉译模式
当前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