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控变咳喘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预后的影响※

2014-02-28 08:07孙亚平孙盛朱翠珍黄喆宁亚军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典型气道哮喘

孙亚平 孙盛 朱翠珍 黄喆 宁亚军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内三科,河北承德 067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1],与典型哮喘本质一致。作为典型哮喘的潜在形式,其治疗较为棘手,且日久可累及它脏而出现多脏器病症,因此应给予积极治疗。现代医学治疗CVA基本是遵循哮喘的有关治疗指南进行,但因为患者依从性差,发展成典型哮喘的比例仍高。2007-01—2011-12,我们采用陈氏控变咳喘方对46例CVA预后转归的影响做简单的研究分析,并与西药治疗4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90例均为本院门诊(39例)及住院(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40.29±12.36)岁;病程2~4个月,平均(2.5±0.3)个月。对照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19~64岁,平均(40.09±12.36)岁;病程2.5~4个月,平均(2.6±0.2)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1]中CVA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采用本院陈雅民主任医师的经验方陈氏控变咳喘方,药物组成:黄芩9~30 g,紫苏叶3~9 g,穿山龙20~30 g,地龙3~12 g,杏仁3~9 g,生甘草3~30 g,川贝母3~9 g,炙麻黄3~9 g,钩藤9~30 g,百部3~15 g,桔梗3~9 g,冬凌草10~15 g。其中炙麻黄燥热而咳者不用,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者不用。根据病情辨证加减用药。日1剂,水煎取汁250 mL,每日2次口服。

1.3.2 对照组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259],每日3次喷雾。

1.3.3 疗程及其他2组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追踪观察3个月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①观察治疗后患者转为典型哮喘情况。②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2],包括治疗前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以FEV1及PEF昼夜变异率作为临床肺功能的评价指标。PEF昼夜变异率=[(PEF最高值-PEF最低值)×2/(PEF最高值+PEF最低值)]×100%。③2组支气管激发试验(BPT)转阴率。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2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PEF昼夜变异率及FEV1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46)对照组(n=44)治疗前治疗后PEF昼夜变异率(%)20.2±2.35.1±1.1*△19.8±3.19.4±2.9治疗前治疗后* FEV1(L)2.5±0.32.9±0.3*△2.4±0.22.7±0.2*

2.2 2组BPT转阴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BPT转阴情况比较例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治疗组BPT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转为典型哮喘情况经追踪随访观察发现,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部分病例转为典型哮喘,其中治疗组转为典型哮喘5例(10.87%),对照组13例(29.55%),治疗组哮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研究显示,CVA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3]。在同济医院所做的一项调查中发现,CVA在导致老年人及非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中分别占34.6%和41.5%[4]。因其症状不典型,具有容易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若不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症状不仅易复发,而且有可能发展成典型哮喘,由此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对于CVA治疗,现代医学已经形成了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为主的规范化方案,但是我国对激素治疗的知晓率低,而且多数患者对激素的依从性不高,造成激素应用持续时间过短,治疗不规范,以致症状反复发作,最终演变为典型哮喘。传统中医治疗此病有独到之处,中药在缓解CVA患者咳嗽、咽痒等症状方面疗效显著[5]。

在中医传统著述中,没有与CVA完全相对应的病名,从该病的发生、发展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特点分析,众医家大多将其分属于干咳、顽咳、风咳、久咳、新咳等不同疾病范畴。中医药治疗方面,运用辨证论治的理论,整体施治,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能够明显改善CVA患者症状。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肺失宣降、气道涩滞、气逆于上,或冷热失调、气道痉挛,或燥热伤肺、痰气互结,或病久表虚、易感外邪所致。其中外感失治、邪郁于肺络,肺气失宣、肺管不利、气道挛急是病机关键[6]。病位在肺,而与五脏相关,以肝、脾、肾为要。因此,治疗应以疏风宣肺止咳为基本,兼顾清热、润燥、消痰、利气、固表或敛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陈氏控变咳喘方以炙麻黄、黄芩、紫苏叶、穿山龙、地龙、生甘草为君药,以脱敏解痉、止咳平喘。其中炙麻黄、紫苏叶发散风寒、宣肺理气、平喘利水;黄芩清热燥湿;地龙为虫类药,有走窜之性,能通肺络解痉挛。以桔梗、杏仁、川贝母、百部为臣药,利气化痰而止嗽。杏仁下气止咳平喘,与炙麻黄一升一降,使肺得以宣发肃降,肺气得调;桔梗配杏仁,桔梗开提肺气,杏仁苦泄宣滞,降气止咳,二药合用宣降得宜,肺气得调;川贝母、百部润肺化痰止咳。以钩藤、冬凌草为佐使药,一为熄风止痉以增缓急之力,一为利咽清肺而增清解之功。方中遵循肺的功能特点,升降同施,使肺的宣发肃降这一生理功能得以恢复常态,则气机通畅,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高反应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BPT转阴率高、转为典型哮喘的比例低,说明中药干预治疗可以降低CVA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气道敏感状态,减缓CVA发展进程,有效改善CVA预后,且药价低廉,方法简便,适于在基层广泛推广使用。

中医历代治咳、治哮经验丰富,近年来应用中药治疗CVA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方面的优势。但因样本量有限,而且多数是基于对症状改善的观察,很少有对中医治疗干预后CVA发展成典型哮喘情况的随访研究。因此,中医干预治疗和西医规范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比较有待于进一步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CVA患者典型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时间有限,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远期疗效观察的临床研究。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2]周明娟,郑劲平.肺功能检查临床实用方法指标及含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8):575-577,580.

[3]赖克方,钟南山.《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解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2):1088-1090.

[4]Wei W,Yu L,Lu H,et al.Comparison of cause distribution between elderly and non-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J].Respiration,2009,77(3):259-264.

[5]张燕萍,苗青,晁燕,等.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8,49(6): 504-506.

[6]罗社文,李友林,晁恩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3):11 -14.

(本文编辑:李珊珊)

猜你喜欢
典型气道哮喘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