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51例临床观察

2014-02-28 08:07孔德玲张桂霞项建立杨丽娜袁志达王伟安伟涛刘亚丽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利水温阳阳虚

孔德玲 张桂霞 项建立 杨丽娜 袁志达 王伟 安伟涛 刘亚丽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心病科,天津宝坻 301800)

心力衰竭在中医临床上多见于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水等病证中,与之有关的描述最早见于《内经》“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现代医家认为,本病以痰浊、水停、血瘀、气滞导致心阳虚衰为主,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病证[1-3]。2012-01—2013-05,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51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9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100例均为天津市宝坻区中医院心病科门诊(56例)及住院(44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51例,男23例,女28例;年龄43~86岁,平均(68.6±10.2)岁;病程1~25年,平均(5.2±1.3)年;缺血性心脏病3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5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心功能分级[4]:Ⅱ级11例,Ⅲ级28例,Ⅳ级12例。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46~81岁,平均(64.7±9.6)岁;病程2~24年,平均(4.8±2.1)年;缺血性心脏病3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肺源性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分级[4]:Ⅱ级13例,Ⅲ级21例,Ⅳ级1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选择中医辨证为阳虚水泛证。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多休息,限制水钠摄入,积极控制感染,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及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并对症治疗基础疾病。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心汤治疗。药物组成:制附子10 g,黄芪40 g,茯苓20 g,白术15 g,淫羊藿15 g,桂枝9 g,猪苓20 g,葶苈子10 g,桑白皮15 g,泽泻20 g,麦门冬15 g,车前子20 g,丹参20 g,川芎10 g,焦神曲20 g,炙甘草5 g。将以上药物置于砂锅内,用清水浸泡30 min,水量以浸过药物3 cm为宜,煎煮30 min,煎煮2次,每次取汁200 mL左右,然后将2次药液混合服用,早、晚各1次。

1.3.3 疗程2组治疗3周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采用Lee心力衰竭评分表[4]评定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及疗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4]、血脑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的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远期病情变化。

1.5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Lee积分减少≥75%;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Lee积分减少≥50%,<75%;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Lee积分减少<50%;加重: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加重,Lee积分较治疗前增加[4]。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BNP水平、6MWT距离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BNP水平、6MWT距离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BNP水平、6MWT距离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治疗组(n=51)对照组(n=49)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分)25.3±1.49.5±1.6*△7.0±1.2*△24.8±1.310.6±1.4*9.9±1.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 *血BNP(ng/L)594.6±87.3236.7±78.4*△200.0±62.4*△580.4±98.5352.9±82.1*330.0±47.5* 6MWT(m)326.3±46.5501.8±45.4*△596.2±42.4*△336.5±51.4442.1±48.7*500.4±27.6*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及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BNP、6MWT距离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与BNP水平降低,6MWT距离增加;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BNP、6MWT距离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2.3 2组6个月后随访情况比较治疗组51例,脱落联系2例,病情加重或死亡3例(5.9%);对照组49例,脱落联系3例,病情加重或死亡6例(12.2%)。2组6个月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3 小结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现代医学的疗效在临床中已得到证明,但因其药物反应、自身耐药性及临床适应证的变化等,患者往往依从性很差难以长期服用。一些科技前沿治疗,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重组人松弛素、交感神经阻断术、干细胞治疗及心力衰竭患者的远程监控等,均存在治疗的局限性及经济要求条件高,尚无法也很难在农村等普通患者中临床推广[5]。BNP是尿钠肽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血中BNP浓度呈正相关,BNP含量随着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血BNP浓度测定已应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且该检查简便易行[6-8]。

中医学认为,心力衰竭病位在心,涉及肺、肝、脾、肾等诸多脏器,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痰饮。本病的病理特点是标本俱病、虚实夹杂,而心气(阳)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饮和水湿为主要病理产物。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中医治疗本病的核心所在,而且治疗重在补虚,以益气温阳为首要,这是遵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中医治疗原则。补心汤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筛选有效方药组成的经验方,是采用参附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而成,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功效。方中附子、黄芪为君药。附子性辛热,归心、肾、脾经,“壮肾之元阳,而水有所主矣”,其功能下助肾阳益命火,上助心阳以通脉;配以黄芪以助附子温阳之功,其性甘温纯阳,可健脾益气,利尿消肿,二药相合温阳益气疗效增强。丹参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安神的功效,为活血化瘀的要药。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药性平和,既能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丹参、茯苓共为臣药,助君药达到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之效。猪苓、桂枝、白术、淫羊藿合用有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用;配以泽泻、车前子同用则利水消肿之功更强;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重在泻肺中水气;桑白皮甘寒,性缓,与葶苈子同用共奏泻肺平喘利水之功。上药共为臣药,以达温阳利水、泻肺平喘。丹参、川芎活血化瘀而不伤新血,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助附子、黄芪活血、帅血之功;麦门冬甘寒,既可防黄芪、附子等甘温燥烈,又可防利尿之品伤阴之弊;心力衰竭患者多纳差,故予焦神曲以和胃消食导滞。上药共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药性甘,微温,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止咳平喘之功,还可降低附子毒性,另外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煎剂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制附子强心作用较强,煎煮越久,强心作用越显著,毒性越低[9];黄芪是一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使排血量增大[10]。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心功能及活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3个月后复查比较发现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6个月随访发现治疗组患者复发或死亡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补心汤治疗阳虚水泛证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降低血BNP浓度,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活动耐力,长期服用可能对慢性心力衰竭及病情的加重有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道亮.张晓星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1):30-31.

[2]李瑞,杨培君,张荣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探讨[J].现代中医药,2003,25(1):13-14.

[3]赖旭峰,单赤军.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河北中医,2001,23(12):909-910.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5]卢永昕.2012年心力衰竭治疗的更新与探索[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4):241-243.

[6]于颖.BNP临床应用及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0,16(4):25-26.

[7]郦旦明,蒋蓝英,付仲颖,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和血浆BNP水平相关性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606-607,160.

[8]Steg PG,Joubin L,McCord J,et al.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echocardi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ejection fractionin the diagnosi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yspnea[J].Chest,2005,128(1):21-29.

[9]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81.

[10]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5.

(本文编辑:石康)

猜你喜欢
利水温阳阳虚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