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4-03-03 02:01朱芬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粒细胞

朱芬玉

(广东省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122)

氯吡格雷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朱芬玉

(广东省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122)

目的探究分析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采用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17例行PCI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药物生产地将其分为国产组(54例)和进口组(63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常规以及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国产组患者和进口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国产组和进口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粒细胞计数变化无较大差异(P>0.05);进口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国产组(P<0.01)。结论对行PCI术治疗的患者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均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经皮冠脉介入;疗效;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是预防经皮冠状动脉接入治疗术前、术后形成血栓的重要药物[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4例患者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63例患者给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17例行PCI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生产地将其分为54例国产组和63例进口组,其中,男79例,女3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5.53±14.47)岁;56例高血压,50例糖尿病,68例血脂异常,1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3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111例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117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60例患者应用ACEI或者ARB;9例急诊PCI;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国产组患者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300mg/d;进口组患者给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300mg/d;如患者为急诊手术,则口服600mg,此后逐渐调整药量,75mg/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常规以及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上腹部不适、味觉异常、皮疹、便血、血小板减少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血常规检测:用药前、术后一周以及术后12周对患者的血小板变化和粒细胞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治疗费用:运用市场调查的方式,对两种药物的价格进行了解,对患者开始服药至术后一年的药物服用剂量的费用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治疗后,国产组患者和进口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

治疗后,国产组和进口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粒细胞计数变化无较大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对比

经过计算后,国产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5220.83±737.13)元/人,平均治疗费用为4959.93元/人,进口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7998.74± 1032.73)元/人,平均治疗费用为7983.36元/人,进口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国产组(t=-16.32,P<0.01)。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粒细胞计数对比(±s)

组别国产组进口组t值P值用药前175.44±44.08 167.71±28.06 1.08 0.329血小板数(×109/L)术后一周164.87±40.69 154.15±37.60 1.415 0.526术后12周149.03±35.00 150.12±33.29 -0.165 0.869用药前6.36±1.26 6.07±1.83 0.981 0.329粒细胞计数(×109/L)术后一周5.81±1.27 5.65±1.42 0.637 0.526术后12周6.09±1.03 5.80±0.65 1.771 0.08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冠心病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其已逐渐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冠心病患者在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同时,需要对其给予合理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有文献研究表明[2],采用氯吡格雷在治疗抗血栓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佳方案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国产氯吡格雷的有关药动学参数和国外相关文献报道一致[3]。在本组研究中,54例患者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63例患者给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表明,两组药物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小板、粒细胞计数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费用方面,进口氯吡格雷的费用显著高于国产氯吡格雷的治疗费用。进口的氢氯吡格雷虽有较好疗效,但价格比较昂贵,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对行PCI术治疗的患者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均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且国产氯吡格雷治疗费用较低。

[1]罗静,王明生,杨新春,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01):21-23

[2]魏春燕,罗敏,徐珽.西洛他唑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4,23(05):1-3

[3]牛和平,张军,李拥军.600 mg负荷量氯吡格雷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03):271-273

朱芬玉,1972年生,女,湖南汝城人,本科学历,副主任药师,主研方向为医院药学。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粒细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