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涉藏外宣工作成效及启示

2014-03-04 00:49秦永章
关键词:西藏

秦永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由于受对华政策、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中国问题报道上存在着明显偏差和失实,尤其在西藏问题上,试图严重误导世界人民的认知。2008年拉萨“3·14”事件之后,西方主流媒体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行大篇幅的新闻报道,一边倒地支持所谓“西藏和平抗议运动”,谴责中国政府在事件过程中对藏民的“镇压”,要求中国政府尊重西藏人权,开展与达赖喇嘛的政治对话甚至允许西藏独立。某些西方媒体采用歪曲事实、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伎俩,违反新闻报道客观、公正、中立的一般准则,带着强烈的主观偏见,以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妄加评论,加深西方民众对整个“3·14”事件和西藏现状的误解,形成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媒体舆论和民间舆论,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试图给我国造成消极被动的国际舆论局面。为了改变西方世界对西藏的误读和偏见,揭批达赖集团的歪曲宣传,我党和政府对涉藏外宣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28日定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个纪念日的设立,既是顺应人民群众之呼声,同时也是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打击达赖集团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其直接意义就在于“勿忘历史”,正如贾庆林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之际,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是为了让包括藏族群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牢记这一标志新旧西藏分水岭的伟大历史事件,更加充分地认清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残酷与黑暗,更加清醒地认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反动本质,更加自觉地珍惜今天西藏来之不易的新变化、新生活,更加努力地创造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美好明天。”[1]50多年前的3月28日,西藏实现了民主改革,宣告了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和西藏封建农奴制的解体,同时也宣告了西藏新的政权和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50多年前的3月28日,是西藏新旧两种社会制度和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跨越这道分水岭,对于西藏社会来说,意味着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落后走向先进、由专制走向民主;对于百万农奴来说,意味着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苦难走向幸福、由依附走向自由,它是西藏百万农奴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日。这个纪念日的设立,是对西藏民主改革给百万农奴带来解放和新生这个历史事实的尊重与认同,是对广大西藏人民渴望彻底摆脱农奴制并捍卫自己当家做主权利的愿望和意志的尊重与认同,也是对西藏人民强烈渴望子孙后代铭记这一重大历史的愿望和意志的尊重与认同。

同时,设立这个纪念日是打击达赖集团的重大举措。达赖分裂势力不甘心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解体,不愿放弃旨在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提出在西藏实现所谓“真正自治”的主张,其险恶用心在于,蒙骗国际舆论,煽动藏区动乱,破坏西藏社会稳定,颠覆西藏政权和社会制度。西方反华势力有意把旧西藏描绘成梦想中的“香格里拉”,公然诋毁西藏50年来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以“自由”和“人权”为幌子,拿“西藏问题”对我国发难,支持“藏独”分裂势力与我国对抗,其意图在于分化、西化中国、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因此,这个纪念日的设立,对于在海外从事分裂活动的“藏独”势力来说,具有“揭丑抑恶”、“鞭挞敲打”的警告作用,那些旨在复活西藏政教合一农奴制度、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注定是要失败的;同时,对于西方反华人士和媒体来说,也具有规劝其“尊重历史”、“抛弃偏见”的训示作用,正是这一纪念日,让世界人民清楚地看到西藏百万农奴是怎样获得做人的尊严、获得自由与解放的,那些动不动就拿西藏“人权”问题说三道四的西方反华人士及媒体,应从新旧西藏的对比中作出回归史实的客观公正的评判。

然而,就是这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达赖集团以及西方极少数国家却不甘寂寞,借机攻击中国政府,刻意掩盖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真相。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消息一传出,达赖集团极端组织“青年大会党”负责人大放厥词,攻击中央政府此举是“试图洗清60年西藏残酷政策,对外树立新形象”的宣传伎俩;2010年1月5日,达赖集团的“西藏之页”发表一篇题为《中共所谓“旧西藏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纯属虚构》的文章,声称旧西藏“既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社会”,而是一个自给自足、佃农相当富裕、没有饥荒和很少乞丐、法治公平的社会,甚至是一个比今天中国“更加文明的社会”。达赖集团无视客观事实,竭力美化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为自己涂脂抹粉。这说明这一纪念日的设立击中了达赖集团的要害,同时也表明他们至今仍然对旧制度抱有幻想和眷恋。

二、涉藏白皮书成为涉藏外宣的有效武器

众所周知,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达赖集团长期的分裂宣传活动,由于西方敌对势力为分化、西化中国而对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纵容和支持,使得国际社会存在着一个“虚拟的西藏”,存在着所谓的“西藏问题”。所谓“西藏问题”完全是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出于反动的目的沆瀣一气,通过共同编造和散布有关西藏的种种谣言和谎言形成的,其中比较多的是“西藏文化被灭绝”、“西藏的宗教被毁灭”、“西藏的环境被破坏”等。针对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各种谣言、谎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通过组织撰写涉藏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政府的“西藏观”,从1992年开始至2013年底,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1992年)、《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1998年)、《西藏文化的发展》(2000年)、《西藏现代化的发展》(2001年)、《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003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2004年)、《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08年)、《西藏民主改革50年》(2009年)、《西藏和平解放60年》(2011年)、《西藏的进步与发展》(2013年)10部有关西藏主题的白皮书。从上述已发表的涉及西藏问题的白皮书看,内容十分广泛,由初始的单一人权主题,逐渐扩展到西藏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西藏的主权、人权、生态环境、文化、现代化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民族政策、宗教信仰以及西藏的历史等主题。其中抓住达赖集团攻击最多、国外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涉藏舆论的焦点问题,形成党和政府西藏观基本说法、基本观点,是白皮书编撰和发布的一个重要特点。

上述涉藏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充分的论证,系统地阐述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阐述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展示了西藏人民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生动实践,详细介绍了西藏现代化建设、文化保护与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深刻揭示了我们与达赖集团在涉藏问题上围绕统一与分裂、进步与倒退进行斗争的实质,为人们了解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了解达赖集团的分裂本质和所谓“西藏问题”的实质提供了权威的文件。每部白皮书的发表都引起西方媒体的强烈反响,也引起达赖集团的极大关注,几乎每一部白皮书达赖集团都要组织一篇长文企图反击。应该说,通过发表白皮书,中国政府正面宣传了西藏的真实情况,澄清了达赖集团散布的谣言,有力地揭批了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白皮书已经成为中国涉藏外宣的重要载体和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有效武器。

利用白皮书作为涉藏舆论斗争的重要形式,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涉藏白皮书已成为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和西藏的重要窗口。许多国家政府和国外学术机构均引述我白皮书作为开展西藏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我白皮书以事实为依据、以历史为准绳、以国际为坐标、以发展为方向,充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事实的介绍客观、公正,对问题的说明具体实在,对成绩的反应适度、客观,有较强的可信性,连达赖集团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白皮书已不再单纯对其进行直白的批驳,而是通过讲事实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我国白皮书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从历史的高度和具体的现实着眼,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审视西藏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揭示这些主题的实质,提出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从而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事实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接受,真理越辩越明,谎言越来越没有市场,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企图通过制造所谓“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阴险企图也必将会破产。

三、“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进一步增大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涉藏外宣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3·14”事件发生以后,为了改变西方世界对西藏的误读和偏见,揭批达赖集团的歪曲宣传,中国以更加开放、主动的态度,每年都派遣各种涉藏团组走出去,积极与国际社会交流、对话,从不同的角度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西藏。仅在2008年一年内就有5批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出访,分别出访了英国、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挪威、波兰、意大利、法国、芬兰、西班牙、丹麦等国。此后,除藏学家代表团之外,还派遣了中国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中国活佛代表团等不同团组。出访国也从以前的以欧美为主,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扩展。代表团每到一地,都与当地的政要、议员、学者和媒体广泛接触,就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发展状况等话题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如2009年3月14日,由5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中国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启程前往北美,开始了对美国和加拿大的访问。代表团成员中,有亲历过旧西藏的宗教人士,有扎根于基层的地方官员,有出生于农奴家庭的村委会主任,有接受过现代专业教育的医生,他们都生在西藏,长在西藏,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西藏半个世纪来的沧桑巨变。5位由西藏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藏族代表走出国门,用自己的真实故事和所见所闻现身说法,令许多西方人耳目一新。在短短12天里,代表团举行正式活动30余场。访美期间,代表团分别与美助理国务卿帮办洛瑞智、美众议院司法委主席约翰·科尼尔斯、众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拉森和柯克等政要和议员会见、会谈,与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们举行早餐会,与侨学界及藏胞代表举行大型座谈会。访问加拿大期间,代表团分别会见了加拿大众议长米利肯和外交部助理副部长桑奎斯特,与加拿大外交部北亚局、加拿大加中议会协会等会晤,与亚太基金会等智库和旅居加拿大华人华侨座谈[2],代表团正是希望通过这些密集的活动和广泛的接触来增进了解、解疑释惑,尽可能地向美国、加拿大各界介绍真实的西藏。正是这一系列“走出去”的举动,加大了国际涉藏舆论中来自中国、来自中国西藏的声音。

代表团的频频出访在向世界介绍真实的西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走出去的同时请进来也同样迫切,甚至更加需要。很多人还记得,2008年“3·14事件”发生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北京记者站站长麦杰思是目睹事件的西方记者,正是麦杰斯客观地介绍了自己目睹的暴乱之初少数藏民向汉人发起进攻,烧砸汉人经营的商店情况,他的文章也使《经济学人》成为对西藏3·14事件做出客观公正报道的西方媒体。正是认识到了真实的力量,3·14事件发生后半个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了由境内外21家媒体组成的记者采访团,前往拉萨,对“3·14”打砸抢烧事件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随后不久又邀请了16家中外媒体组成记者团,前往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采访,采访团包括美国广播公司、路透社、法国《观点周刊》、俄联社、德国《世界周报》等国外媒体,以及3家香港媒体和5家境内媒体。2009年,仅西藏自治区全年共接待18批近200人次境内外记者、专家、学者赴藏采访考察。在开放宽松、平和自然的采访环境中,“请进来”的境外记者、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了西藏的真实情况。法国友人高大伟先生在西藏考察后认为:“旧西藏的社会制度惨绝人寰,旧西藏灭绝人性的统治、农奴主对广大农奴残酷的压榨和剥削令人发指。”法国《阿尔萨斯报》新闻部主任帕提克·弗吕基盖回国后连续发表了《令中国人梦想的省份》《从传统到现代》等系列文章,称赞青藏铁路为“人类与科技的骄傲”;俄罗斯记者团团长古拉·瓦基姆说:“来到这里亲眼目睹了西藏的实际情况,与之前所听到的特别是媒体报道的截然不同。在这里,我看到社会秩序十分井然,人民生活非常幸福,这说明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策是正确的。”[3]

近年来,由于我们加大了“请进来”和“走出去”力度,中国政府发布的涉藏信息、国内媒体的涉藏报道和普通民众涉藏舆论,日益成为境外涉藏报道的重要消息来源。对于国内发布的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境外媒体目前一般都会进行消息性报道。国际舆论尤其关注中国政府官员关于达赖和西藏有关问题的讲话或表态,注意从中解读政府的政策趋向和对达赖的态度变化。新华社、《中国日报》《北京周报》等主要媒体揭露批判达赖的文章得到境外媒体注意,被广为转载和引用。

四、关于涉藏外宣的思考及启示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的涉藏外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干部还不能完全理解内宣和外宣的区别,对外宣工作的理解不够全面,外宣部门和其他部门,如经济、旅游、科技、文化、教育、统战、公安、安全等部门形成合力不够,涉藏外宣手段相对单一,对外宣传西藏的力度与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的宣传攻势差距还很大,“西强我弱”的局面仍然存在;对外宣传西藏的针对性、主动性、战斗力和感染力还不强,仍然存在隔靴搔痒、浮光掠影的现象;外宣工作队伍的数量和水平难以承担艰巨而繁重的西藏外宣任务,尚未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适应实际需求的机制等。

由于西方媒体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西方的国家利益和主流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西方国家关于西藏问题上的误读和偏见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为了掌握在国际传播中“西藏问题”舆论战的主动权,把握涉藏问题的话语权,做到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涉藏外宣的主动性。目前的涉藏报道需要解放思想,尤其在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报道时,要争取先声夺人,抢占制高点。面对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负面报道,中国媒体往往是在遭受攻击之后,才去澄清和解释,而国际公众已经受到先入为主的误导。所以,中国媒体要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必须要加强“第一时间”信息的准确发布,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反应,“先发制人”,力争做到在重大关头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始终以第一时间引领舆论,用客观、公正、翔实的报道“先声夺人”,不让流言混淆视听,努力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同时要根据国际社会普遍感兴趣的涉藏话题经常性地主动设置议题,取得话语优势,进而掌握话语权,影响国际舆论。

第二,做好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对接,即要善于使用西方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用西方人的语言、西方人的逻辑,讲出中国的声音。宣传是一项非常讲究技巧的专业性工作,所谓没有痕迹的宣传才是最好的宣传。对外宣传尤其要适应国际主流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让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感兴趣”,要摆事实,讲故事,语言要生动鲜活,客观、公正,对问题的说明具体、实在,对成绩的反应适度、客观,有较强的可信性,全面、真实、客观地进行涉藏宣传。反观我们的一些对外宣传,往往充斥着空洞的口号和僵硬的语言,缺乏可读性和针对性,外国受众看不懂听不进,结果只能是自说自话。因此,外宣需要更好地遵循新闻规律,用外国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和观点。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涉藏外宣报道中正面宣传和负面报道的平衡性,要逐步改变或完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报道心态和做法。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既要积极“走出去”,进行全方位、多领域、高频度的国际公关活动,释疑解惑,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西藏;同时要主动“请进来”,充分彰显大国风范,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心态对待各国媒体,放松对外国媒体的控制,主动敞开国门,欢迎甚至邀请世界各地的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采访和报道。不能搞“闭关锁国”、“拒人千里”,否则会适得其反,使国际社会产生更多的猜疑、不安和消极评论,恶化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四,要进一步丰富涉藏外宣手段。多与西方主流媒体的接触沟通,主动邀请和接受他们的采访,善于利用西方主流媒体的平台发出声音、传递信息。同时要重视和善于应用互联网、手机网等现代媒体在涉藏外宣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强势媒体,互联网的媒介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网络媒体在表达民意方面的“草根”媒体角色,其强大传播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新闻的新闻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3·14事件之后,在Youtube网站上,中国留学生制作的名为“西藏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是、永远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视频三天之内点击数超过120万次,这种情况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并加速了西方媒体的自我反思。

第五,要加强英文报道,建立一支懂政策、精业务的外宣队伍。涉藏报道应该以英文为主打,带动其他外文报道。外宣工作很重要的是讲给欧美人听。因此,培养一支外语能力过硬,既了解西藏,又了解西方的“双西”队伍尤其重要。

总之,“3·14”事件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与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围绕“西藏问题”进行了尖锐、激烈的较量,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同时,应该看到达赖集团的分裂本质没有变,达赖集团的欺骗性、迷惑力和国际影响仍然不可低估。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西藏问题”试图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牵制我发展,丑化我国际形象的图谋没有变,涉藏国际舆论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西藏问题”将是我对外工作中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涉藏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1]贾庆林.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27/content_11085354.htm.2009-03-27.

[2]陈鹏.让世界认识真实的西藏[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2).

[3]展示新西藏良好形象:2009年西藏外宣工作迈上新台阶[EB/OL].http://tibet.news.cn/gdbb/2010-01/31/content_18917130.htm.2010-01-31.

猜你喜欢
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고려 충선왕과 중국 시짱(西藏) 살가사(薩迦寺)
我们一起去西藏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