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2014-03-06 17:44陈明富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经济发展

陈明富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46)

面对全球化时代“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和价值诉求。边疆民族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其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就当前形势来看,气候威胁、贫困威胁、单位GDP能耗与工业增加值能耗偏高,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因此,推动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边疆民族地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现状,是减少对环境污染、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工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的理性选择,是有效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的具体体现。探索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区情、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带动该地区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一、自然、碳汇资源丰富: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优势

边疆民族地区拥有资源和生态优势。党的民族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贯彻和有效落实,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政策方面的优势。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直接应用新技术的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的后发优势,若通过引进和开发应用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推行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有助于改变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和各族人民形成科学消费理念,加快民族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进程。[2]相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边疆民族地区属于欠发达的地区,贫困问题相对凸显,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相对晚,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其自身明显的特殊性。

边疆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占地面积广、人烟相对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人均“碳排放”量低,良好的生态林建设为碳排放创造了很大的物理生存空间,这对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优势和条件。同时,边疆民族地区的“碳汇”资源相当的丰富,民风质朴,人民有经济期待加速发展和期望生活水平提高的软、硬性条件。但不足的是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偏低,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相对慢,生产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工业粗放化的特征比较突出,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没有成型,产业调整具有转型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

二、环境脆弱、炭消费比例高: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边疆民族地区环境脆弱、人力资源匮乏、能源结构单一且炭消费比例高。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实力弱、总量小、经济增长方式单一,财政收入少,产业结构粗放,在传统的高能源消耗的持续作用下,结构性矛盾较为严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受约束明显。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低,主要是靠工业来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支柱力量。教育水平滞后,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就目前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科技的发展能力仍明显偏低,传统观念沉积深厚,许多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对它的冲击和影响程度较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发展总体落后。该地区除了受气候威胁的问题外,还有受贫困威胁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相对而言,碳排放强度增大的趋势比较明显,单位GDP能耗与工业增加值能耗也较高,同时,还面临整体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这就严重制约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富等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就是从根本上树立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调整和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成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推进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形成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结合自身实际,施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边疆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环境优势、面临的挑战等实际,处理好自身区域生态的功能定位与资源开发的矛盾。任何一种生产经济的活动,都会影响环境和产生废弃特质。所以,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边疆民族地区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一切地损害社会和生态效益,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长远发展规划之间的矛盾。当前,该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要重视克服简单、重复地效仿其他诸如东部、国际等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模式,真正地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个长远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把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纳入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中,进行总体的部署,制定重点行业和重点部门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规划,使高碳的行业和部门向低碳的行业和部门转型。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研究和制定适合自身资源特点的发展规划,构建符合自身的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发展和培育低碳产业,倡导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3]开拓和培育边疆民族地区的低碳市场,让中央和地方、企业和社会等各界力量广泛的参与,为边疆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形成多元化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和运行的机制,建立、规范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秩序,使其经济社会的其他事业能够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步进行,协调、科学发展。

深化技术革新,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正确处理好资本密集型的投入和技术改造之间的矛盾。由于边疆民族地区资本的匮乏、技术的落后、教育的滞后,导致经济的发展总体落后。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特殊性,唯一的办法只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推动自身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提高科技革新的能力。边疆民族地区应注重构建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的传统产业,不断增强其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导向,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技术创新的骨干。重视对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造与再创新的能力,快速促进技术和产品的本土化。对于国内外已经成熟的创新技术,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鼓励采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对于“再创新”环节可以采用约束与鼓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国产化率责任或配套充足的消化吸收资金。另一方面给予企业创新资金的专项支持。[4]在技术引进的同时重视自身的研发、创新、转换工作,强化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创新体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增加创新资金的预算,设立碳发展基金,激励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设立“碳交易”市场机制,争取得到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支持,不断改善创新的硬件建设。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促成成功的技术创新能安全地获得应有的高回报,为企业和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提供持久的正能量。二是培养科技人才,推广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实用技术。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培养绿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和技能,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实现水电能源、特色农牧业、绿色食品、天然药业、生态旅游等方面人才的合理布局、有效发挥。三是加强科技的投入,实现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改造。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和企业应不断增加其科技投入的力度和强度,逐步压缩和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节能、减排、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的产业,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使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得到真正恢复。

规范市场导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我国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节能减排、防治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实施生态工程等措施,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当下,边疆民族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源消耗的总量大,增长的速度快,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将是纸上谈兵。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若不加大对产业转移的重视与引导,很有可能导致对本地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为此,一是积极培育和创造市场需求,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采取需求与供给的双向激励政策,对消费者实施补贴,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建立绿色导向市场,制定产业及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和产业准入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引导和保护、培育国际、国内及本地区间的市场等。[5]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边疆民族地区应该通过规划、调节等手段,大力倡导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尽力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同时,鼓励企业改变传统的 “高碳”消费行为,增强资源能源的综合高效循环的利用效率。三是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的综合手段,完善企业准入制度。在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引导、支持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加大投资的力度,加强节能减排的工作,实现污水、废气、固体废料等污染物的零排放。监督和检查,不断完善准入制度,对需要淘汰的落后企业与技术要毫不手软,坚决取缔,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增长。四是鼓励低碳新型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根本性、有效性的转型。边疆民族地区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企业准入市场的标准和竞争取胜的必备条件,大力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促进信息、生物和现代医药、现代服务业、文化及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低能耗、低排放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结构的轻型化、知识化、科技化。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节能减排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把耗能高、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低下的产业淘汰出局,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格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的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管理,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能源的生产、流通,使消费过程减量化、再利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绿色GDP目标,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有效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在这一过程当中,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建立起基于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共同发展的新的绿色经济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好生态环境。构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碳排放、能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纳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使之成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转变消费方式。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一是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该战略的既定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实施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从法律层面规范企业和社会的碳排放。总体规划部门等都应该自觉遵守遵循生态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运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指标体系涉及到的各部门之间的动态职能、责任和权利义务,使在推进低碳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二是培育全民的低碳意识,养成低碳文化、生活、消费的习惯。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政府行为,又是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恩泽子孙后代的全民工程,在具体的工作部署上,应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公民统筹兼顾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局部的利益与全局的意识,转变全民的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通过立法,把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为边疆民族地区全民的文化、生活、消费习惯。建设绿色政府,推行绿色决策、核算和绿色行政,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约束规模和培育全民的文化、生活、消费习惯,对公共消费设定 “绿色限制”,促进生产的企业、消费者逐渐破除“膨胀性消费”、“过度性消费”、“攀比式消费”和“便捷式消费”等消费陋习。建设绿色社区,倡导绿色消费、转变社会消费观念。从燃料采暧、节水节能、装修装饰、绿化交通、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环保规范,同时还增强全民的生态低碳意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推进积极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三是搞好区域合作,发挥区位优势。所谓区域合作就是指经济合作、环保合作、文化合作等,譬如野生动物的保护,水资源的跨流域、跨区域调用,乡域与乡域、县域与县域、县域与中心城市之间等都必须顾全大局,加强合作。在公建设施方面,从节省建设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出发,实行不同区域共建共用,互惠互利,平等竟争。扬长避短,发挥区位、文化优势,加强资源合作利用,提高区域经济质量,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6]

[1]李鸿,瑾燕.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31.

[2]华金科.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59.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2-4(1).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日报,2012-11-8(1).

[6]王立新.环境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附录:《中国边疆民族研究》1—6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