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能监察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4-03-06 17:44胡光贵张军云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监察效能监督

胡光贵,张军云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监察审计室,云南 昆明 650034)

企业效能监察是以企业行政领导为主,由企业监察机构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企业效能监察是对管理的再管理、对监督的再监督,是更高层次的综合性监察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现代企业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经营管理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企业效能监察存在的难点问题探析

“效能监察”这个概念是1989年我国行政监察体制恢复确立以后,监察部在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经验结合我国行政监察的实际提出的;2006年8月,国资委正式颁发了《中央企业效能监察暂行办法》。从效能监察概念提出伊始,效能监察工作及其相关理论一直处于发展和积极探索之中。尤其是现代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尽管近些年无论在实践经验上还是理论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企业的干部职工还没有完全理解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效能监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导致效能监察工作在具体开展时不同程度、不同层面地存在着一定的难点问题。

(一)重企业绩效,轻效能监察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企业的一个显著性质就是盈利性。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业务绩效、轻效能监察的现象。认为企业就应该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而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真研究它的作用和效果,或者是对效能监察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

(二)重制度建设,轻执行落实

在企业效能监察活动中,各企业相继出台了诸如《效能监察暂行办法》、《效能监察项目成果评价考核办法》、《效能监察员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等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制订制度与运行制度衔接不够,往往导致各项制度缺乏标准化、合理化和程序化的内容,有的只能“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执行和落实起来困难重重,缺乏针对性、实质性的效能监察,往往是“装样子,捞面子,事后还是老样子”,很难收到制度执行的功能和作用。

(三)思想认识不足,监督约束缺失

一些企业的行政领导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本身认识不足,有的干部由于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导致思想认识不到位,甚至思想上对效能监察有反感情绪,怕查出问题给单位抹黑,影响评先及自己的政绩,结果该监察的问题没有及时查,或者监察程序成了走过场,监督约束严重缺失;有些地方“监下不监上,监外不监内”,导致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四)监察队伍薄弱,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效能监察是企业的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强,内部协调难度大的监督活动,这就对效能监察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相关业务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部分监察人员对企业审计、财务、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有限,政治敏感性不足,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不少企业的专兼职监察工作人员的配置还很薄弱,监察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需要。

二、企业效能监察存在难点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首先要加大对效能监察的宣传力度,使广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正确认识效能监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工作职责,树立搞好效能监察工作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其次,加强对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明确在效能监察中自己的职能和责任,积极配合效能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加强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参与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树立制度意识,促进有效监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本正方能标清,有规才成方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好人就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还有可能走向反面。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并根据效能监察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确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监管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和潜在风险环节的制度体系,做到关口前移,努力营造用制度规范从业行为,人人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从而积极推进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践行群众路线,夯实监察基础

“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有效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坚实基础。效能监察往往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是一项涉及多个系统、单位、部门及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一定要本着“为民、务实、清廉”的原则,以客观公正、谦虚谨慎的态度,依靠群众,问计于民,采用专业为主、监察为辅的效能监察方式,争取各部门领导和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调动广大群众的监督意识,积极配合效能监察工作的进行,形成以监察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和群众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效能监察工作机制。“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维护群众利益”,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心中有群众才能切实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四)打造廉政班子,保障监察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企业内设的纪检监察部门是在企业党组织及经营管理班子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清正廉洁与否,既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前景,又直接决定了效能监察工作的效果。“廉为国之本,清为政之根。”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不仅能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自觉提高防腐拒变免疫力,而且能以“为民、务实、清廉”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积极推动纪检监察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为监察部门参与到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展监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律他者,律己为先”,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制度化的、法定的权力,也需要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

(五)提升队伍素养,做好效能监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职责也越来越清晰,这就对企业效能监察干部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监察干部只有不断加强自我的教育培训,突出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业务素质和执纪能力培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遵守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自觉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六)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企业效能监察是一项综合性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工作,它和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一样,均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因此,效能监察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围绕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做到监督检查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与服务经营管理目标相统一,促进制度建设与提高企业效能相统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统一,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保证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和生命的持久性。

三、结语

企业效能监察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当前,我们正处于企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效能监察的重要性、紧迫性也与日俱增。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监管和服务,注重效能监察的规范性、连续性和延伸性,将监察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确保效能监察发挥出最佳效果,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保证企业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领导干部的成长安全,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荣国权.纪检监察手册(修订版)[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

[3]苏娴.心里有群众才能做好监督工作[J].中国监察,2013,(7).

[4]樊光中.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的必要性.现代企业效能监察研究[J],2013,(4).

[5]郭伟.浅析新形势下企业效能监察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6]李松.纪委如何发挥监督职能[J].中国监察,2013,(8).

猜你喜欢
监察效能监督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水政监察
夯实监督之基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
江西:网上监察“阳光灿烂”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