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2014-03-07 02:12李正辉夏雨薇
湖湘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波动变量价格

李正辉,夏雨薇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9)

一、文献述评

世界各地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各项研究持续已久。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农产品价格呈现出新一轮的飞涨趋势,这引发了学者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又一次风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来说,解决人民的吃饱穿暖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更会带来广泛和普遍的影响。从每月发布的CPI来看,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于CPI具有显著的影响。严格监控农产品价格波动、适时调整农产品价格以及给予一定力度的农业补贴,对稳定物价可以起到明显的效用,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民生活的满意度。找寻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将有利于今后的农业政策制定和调整以及提出更高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

对于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基于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即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基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Evenson R E指出农产品的生产形式和种类具有多样性,同时农产品也存在质量和地域的差异,这使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呈现出差异化的结果。而由于不同地区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禀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其他成本的投入具有显著差异,从而使农产品生产成本波动,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1]基于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尹双明认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流通环节过多和流通费用过高,产品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低。[2]同时,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仓储成本对其价格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二是基于市场供需的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农产品市场供需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存、消费层次改变和结构性变动三个影响因素上。Benavides在研究与农产品市场供需直接相关的因素中,根据历史经验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玉米和小麦价格做出分析,认为库存是引起玉米和小麦供给变化,进而造成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3]而Trostle分析全球农产品供需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对食物消费、生物质能源发展进行讨论,认为食品消费层次提高以及生物质能源的大力发展使得农产品需求程度扩大化,由此造成农产品的价格波动。[4]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结构性影响因素主要源于通货膨胀等在价格波动中的作用。王超、鲍锋针对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现实,认为货币供应数量变化对农产品价格有重要的影响。[5]杨丽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认为以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投机资本为代表的流动性过剩所引发的结构性通胀是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6]三是基于国际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联动关系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显著作用。王锐、陈倬采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中的国际传导因素日益突出[7]。胡冰川、徐枫、董晓霞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着重分析石油价格在生物质能源发展前后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证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在长期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全球生物质能源发展之后,全球石油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弹性大幅提高。[8]

从农产品价格波动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的学者们已经进行了相当丰富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理论思路,但是,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焦点集中在全球市场范围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因素较多,而对国内影响因素讨论相对较少;对政策、传导机制中影响因素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较少。基于此,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着重探讨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宏观调控农产品价格的建议。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理论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农产品的价格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三个部分构成。同时,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发生波动。再者,国家和政府为了稳定人民生活,都会适时出台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直接管制。[9]当然,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本文从指标可选且可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

1.农产品生产成本

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即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农产品所支付的费用总和。一般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消耗品(种子和种苗、肥料、农药、电力、燃料等)、固定资产(农业用具和机械、用于生产的建筑物等)、生产管理和劳务费。成本是农产品定价的基础,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长必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产品成本增长可以看作是由于三个方面因素引起的:一是由于石油价格等价格的大幅上升,使得各类基础产品价格随之变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消耗品价格相应地发生变化。而且,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期,农业生产正在向现代化农产生产蜕变,对工业产品和机械的投入量在不断加大。二是人工劳务成本的增加。由于人民收入的增加,工资需求增多,务农人员也在寻求更大的利润;再加上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从事农业人口的大量流失,也是劳动力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三是农业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用地不断被征用,土地成本也在不断上涨。[10]基于此,即使国家对农业补贴力度加大,也无法抑制成本增加带来的全面影响,农民只能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保证自己的收入。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现象。农产品作为一类基础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它,以它为原材料或者直接消费;另一方面,农产品的生产又需要一些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因此,通货膨胀对农产品也是全面的,从基础消耗品到人工成本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再到流通环节运输成本的扩大,同时伴随着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的产品向农业寻求较为廉价的替代产品使得需求的增多,都会使得农产品价格发生程度不一的波动。

从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呈现一个螺旋上升的态势。一方面,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物价的居高不下又成为通货膨胀的助力。同时,资金需求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得通货膨胀加剧。农产品价格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之一,同时也会直接受到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作用。

3.政府对农业扶植力度

稳定农产品价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物价变动,增强人民信心。在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中,农业补贴是一国经常采取的最直接有效的政策工具。农业补贴是对农业以及农产品生产的多方面支持,具体政策包括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机械化补贴等。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农业政策的及时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农业的发展导向有利的方向。根据国外农业的发展经验,一旦大规模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形成,农产品的价格自然也就会随之稳定下来,同时还可以起到稳定其他产品物价、扩大农民收入以及增强农民信心等诸多效用。

三、模型、变量、数据的选择

根据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大类:农业生产成本、通货膨胀、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据此,可以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式(1)中,APP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APC为农业生产成本,INF为通货膨胀因素,AFE表示政府对农业的支出。

为了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式(1)中的被解释变量APP选取企业农产品商品价格指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企业农产品商品价格指数(CGPI,同比指数)能够较好的刻画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解释变量的三大因素中,农业生产成本选取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APPI,同比指数),通货膨胀因素选择对其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指数),政府对农业的支出则是选取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AFE)。基于此,式(1)变形如式(2)所示:

式 (2)中实证数据时间维度为2010年至2013年,空间维度为全国农产品价格指数,时间的频率为月度数据,即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的全国月度数据,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库。

为初步了解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形态,搜集到相关数据绘制成图1所示。

图1 企业农产品商品环比价格指数

从图1可以看到,自201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一个剧烈波动的态势。其中,2010年第4季度至2011年第1季度,2011年第4季度到现今,波动幅度很大。原因包括世界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各类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生活费用提高,因此人工劳务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必将伴随的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都会给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四、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包括单位根、协整、参数估计、模型与参数显著性检验等环节。

1.单位根检验

对所有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通过农产品价格、生产成本、通货膨胀和政策变量时序图看,部分变量是否带有漂移项和时间趋势并不明显,因此,对所有变量的原始序列都进行不带漂移项和时间趋势的检验、仅带漂移项的ADF检验和带漂移项和时间趋势的ADF检验。本文选取的所有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均平稳,即变量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2.协整检验

要确定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影响,本文采用E-G两步法,对各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用最小二乘估计回归出的方程残差以及所有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OLS回归残差进行ADF检验。由于残差序列都应该是围绕零值上下波动的,因此均采用不带任何形式的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单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残差不平稳,即没有长期均衡的关系;但是当四个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估计时,其残差序列的检验结果通过了显著检验,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OLS回归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尽管所有变量的回归残差通过了检验,也许是由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影响在长期来看是均衡稳定的,但是由于序列本身和单独回归残差序列均不平稳,因此,短期内失衡的可能性很大。为了充分考虑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增强模型的精度,在模型中加入所有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解释变量,故原设定模型转变为:

3.回归模型检验与修正

对经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后并修正的模型进行OLS估计。解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较低,没有明显的多重共线性,模型无自相关,但异方差问题明显。为修正异方差,重新采用WLS估计,选取1/e2作为权数。WLS估计出的模型拟合优度很高,回归效果显著。残差序列平稳,即最终模型是协整的,显示了所有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具有长期均衡的影响关系,参数估计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得到最终模型为:

表3 模型的OLS回归结果

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支出(AFE)无论是当期还是滞后一期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CGPI)的影响不明显。与价格波动正相关的指标中,贡献最为显著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其次是上一期农产品价格对当期的影响,最后是农业生产成本。

五、基本结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得出结果,再结合已有的实际经济现象和理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通货膨胀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CPI与农产品价格相互作用

通货膨胀在任何一个经济发展着的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它也是一个经济体内普遍的现象。其表现为大多数商品一段时期普遍的价格上涨,而农产品作为一类重要的商品,必然也参与其中,深受影响。近段时间每一轮CPI的大幅波动后,农产品价格都会上涨,并对下一轮CPI变化贡献突出,两者是相互作用不言而喻。

2.成本依然是决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成本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因此,农业生产成本必定是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原油价格的飙升带动国际大宗资源品价格的飞速上涨,引起农业生产中种子、化肥、燃料、水电等基础生产资料成本的攀高。而近些年,农村务农人口大量流失,导致农业人工成本增加,两项叠加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且生产成本变化是一个持续影响的过程,先一轮的涨跌会对当期和下一轮都有影响。

虽然在2010至2012年的3年中,我国产业转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的广泛采用,使得农业生产成本不再成为主导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但其作用依旧颇为重大,不容忽视。

3.政府对农业支出的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由于本文在选择代表政府对农业支出的指标时,采用的是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对于财政对农业支出的代表性有可能存在偏差。再加上本文实证分析中的模型不能表示完全的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协整关系,因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论中财政支出对调控农产品价格的效用。

从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正是由于政府对于农业的扶植力度不够以及财政农业支出的分配不合理导致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于调控农产品价格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一方面,还需要更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来研究我国政府支持农业生产各类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大对调控农产品价格方法的寻求力度,将财政农业支出的分配优化。

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国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机制:一是不断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通过对农产品价格实时监控,及时发布农产品价格动态以及需求变化,让农民得到农产品市场的充分信息,避免农产品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的情况,实现最大程度的产品与市场的完美对接。不断减少农业生产中小户独立生产的比重,建立集约化的农场或是建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农业生产规模化,可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二是是完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有针对性的配置资源。需要针对需求程度差异化的不同种类农产品,采取差价补贴。稳定农资价格,避免成本剧烈波动。实时监控国外资源品价格变动,在出现变化时,及时阻断其传导效应。对恶意哄抬农资价格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和打击,减少人为因素。对农民购买农业物资进行适当补贴,增强农民生产信心和积极性。三是出台优惠政策,为农业生产争取劳动力。政府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补贴,同时确保其最低收入。

[1]Evenson R E.Economic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M].//Gardner B L,Rausser G.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New York,NY:North-Holland,2001.

[2]尹双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诱因分析[J].中国物价,2012,(1).

[3]Benavides G.Price volatility forecasts fo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an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volatilitymodels,option implied and composite approaches for futures prices of corn and wheat [J].Central Bank of Mexico,2004.

[4]Trostle R.Global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Demand: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Recent Increase in Food Commodity Prices[R].USDA,2008.

[5]王超,鲍锋.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4).

[6]杨丽.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及其趋势分析[J].现代财经,2011,(5).

[7]王锐,陈倬.“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协整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1,(3).

[8]胡冰川,徐枫,董晓霞.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9]满明俊.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10]马龙龙.从供给入手抑价格波动[N].国际商报,2011-10-20.

猜你喜欢
波动变量价格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
价格
价格
价格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