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优选黄精加压酒蒸工艺研究

2014-03-08 02:29金传山吴德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黄精炮制外观

张 婕,金传山,吴德玲,张 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精加压酒蒸工艺研究

张 婕,金传山,吴德玲,张 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

目的 优选黄精加压酒蒸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外观性状和黄精多糖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蒸制时间、蒸制温度、加酒量、蒸制次数4个因素,优选黄精的炮制工艺。结果 黄精加压酒蒸最佳工艺为黄精100g,10%黄酒闷润,120℃高压蒸60min,取出,切3mm厚片,干燥。结论 优选得到的黄精炮制工艺稳定,可为黄精饮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黄精;多糖;加压酒蒸;正交试验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Coll.et Hemsl、黄精P.sibiricumRed.或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1],主要含有多糖、蒽醌、皂苷以及氨基酸等成分。黄精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2-4]。生黄精具有麻味,易刺激咽喉,蒸制可使黄精去除原有的麻味,同时使其外观颜色由淡黄色或黄棕色转变为棕褐色或黑色。酒制能助药势,使之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故临床上选用酒制黄精。由于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黄精炮制工艺的规定较为笼统,且缺乏稳定可控的工艺参数,导致黄精饮片的质量参差不齐。故本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蒸制时间、蒸制温度、加酒量、蒸制次数4个因素,优选黄精的炮制工艺,为黄精饮片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 UV-1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AS3120型超声清洗仪:加拿大Autoscience公司;CP225D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WL-100型打粉机:浙江省瑞安市威力制药机械厂;HHS111-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1.2 试药 黄精药材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金传山教授鉴定为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无水葡萄糖: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00726);海神黄酒:安徽海神黄酒集团有限公司;硫酸、0.2%蒽酮-硫酸试液等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精多糖的测定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105℃干燥至恒质量的葡萄糖对照品3.32mg,精密称定,置于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0.332 mg/ml的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精样品0.5g,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80%乙醇150ml回流提取1h,趁热过滤,用热的80%乙醇洗涤烧瓶及残渣3次,每次10ml。然后将滤纸及残渣放回烧瓶中,加水150ml回流提取1h,趁热过滤,热水洗涤烧瓶及残渣4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和洗涤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1]。

2.1.3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0.2、0.3、0.4、0.5、0.6ml,分别置于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ml,摇匀,在冰水浴中缓缓滴加0.2%蒽酮-硫酸溶液至刻度,混匀,放冷后置水浴中保温10min,取出,立即置冰水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在58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0.335 2 c+0.060 1,r=0.998,线性范围为0.33~1.98mg/ml。

2.1.4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1.0ml,置具塞试管中,按照“2.1.3”项下方法操作,在波长58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连续测定5次,测得RSD为1.94%,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符合要求。

2.1.5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黄精样品6份,约0.5g,制备6份供试品,按“2.1.2”项下方法制备,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黄精多糖的平均百分含量为5.38%,RSD=1.92%。

2.1.6 稳定性试验:取黄精样品,按“2.1.2”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每隔10min测定1次吸光度,连续测定9次,RSD=1.91%,结果表明样品液显色后在90min内基本稳定。

2.1.7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黄精多糖含量的黄精样品0.5g,共6份,精密称定,按“2.1.2”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精密移取1ml,再加入葡萄糖对照品0.1ml,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ml,摇匀,在冰水浴中缓缓滴加0.2%蒽酮-硫酸溶液至刻度,混匀,放冷后置水浴中保温10min,取出,立即置冰水浴中冷却10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在58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83%。

2.2 黄精加压酒蒸工艺的正交试验 以文献查阅及单因素考察为基础,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蒸制时间(A)、蒸制温度(B)、加酒量(C)、蒸制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以性状、黄精多糖为评价指标,加黄酒闷润,置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蒸制,优选加压酒蒸黄精的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

2.2.1 加压酒蒸黄精外观性状评分标准:参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黄精性状项下规定,确定评分。黑色,计1.0分;棕褐色,计0.8分;棕色,计0.5分。味甜、无口舌麻木感,计1.0分;稍甜、稍有口舌麻木感,计0.8分;甜味淡、有口舌麻木感,计0.5分。嚼之黏性足,计1.0分;嚼之有黏性,计0.8分;嚼之无黏性,计0.5分。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2.2 综合评分标准:为客观反映加压酒蒸黄精工艺中各因素对黄精质量的影响,本试验将外观性状及与黄精功效相关成分(黄精多糖)作为评定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评定。因黄精多糖是黄精的有效成分,且为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黄精的指标成分,又因外观性状和黄精多糖的含量对酒蒸黄精的质量评价有同等重要意义,故外观性状加权系数定为0.5,黄精多糖含量的加权系数为0.5。外观性状加权评分=(外观性状评分/9个样品中最高外观性状评分)×5,黄精多糖含量加权评分=(黄精多糖含量/9个样品中黄精多糖最高含量)×5。综合评分=外观性状加权评分+黄精多糖含量加权评分。结果分别见表2、表3。

表2 黄精加压酒蒸工艺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n=3)

表3 方差分析表

由表2中极差R值可知,各因素的作用为:B> A>D>C,A因素(蒸制时间)和B因素(蒸制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由于C因素(加酒量)和D因素(蒸制次数)对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从工业化生产节约能耗、便于操作等角度综合考虑,酒蒸黄精最佳炮制工艺为A2B3C1D1,即黄精100g,10%黄酒闷润,120℃高压蒸60min,取出,切3mm厚片,干燥。

2.3 验证试验 按照上述黄精的最佳炮制工艺,取黄精100g,加入10%黄酒闷润,120℃高压蒸60 min,取出,切3mm厚片,干燥,制备黄精样品3份。取样测定蒸制品中黄精多糖的量。3批试验得到的样品均为黑色,味甜,嚼之黏性足。黄精多糖的含量分别为7.87%、8.05%、8.17%,表明工艺操作简便,合理可控。

2.4 传统蒸制和加压蒸制黄精质量比较

2.4.1 传统蒸制:参考前期试验优选出的黄精传统炮制工艺,即取黄精100g,20%黄酒闷润,大火蒸2h,反复6次,取出,切3mm厚片,干燥。

2.4.2 加压蒸制:取黄精100g,10%黄酒闷润,120℃高压蒸60min,取出,切3mm厚片,干燥。

2.4.3 不同炮制方法所得黄精质量比较:方法同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蒸制黄精的质量优于传统蒸制黄精。见表4。

表4 传统蒸制、加压蒸制黄精质量比较(n=3)

3 讨论

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表明,黄精生用会产生口舌麻木、刺激咽喉的不良反应,炮制后既能消除不良反应又能增强补脾、益肾的功效[5]。本研究结果表明,黄精炮制后无口舌麻木感,色黑味甜,质地柔软,与文献报道相符。

外观质量评价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同时是目前单一化学成分和化学部位不能替代的评价标准[6],故将其作为正交试验的评价指标之一。黄精多糖是黄精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降血糖等作用,故选其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加压蒸制黄精的黄精多糖含量高于传统蒸制黄精,且外观质量较优。

黄精传统的炮制方法费工耗时,随常压蒸制时间的延长,药液损失增多,且易导致其内部纤维化,影响饮片质量。采用加压蒸制法蒸制黄精,便于控制时间、温度等影响因素,又能够缩短炮制时间,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与常压蒸制黄精相比,加压蒸制黄精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故可为黄精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本实验仅从外观性状和化学成分的角度优选黄精炮制工艺,还应将化学成分、药效等多指标综合评价炮制工艺。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8.

[2]陈立娜,高艳坤,都述虎.黄精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药材,2006,29(12):1367-1369.

[3]贺海花,杨云,王爽,等.不同蒸制方法和时间对黄精中多糖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9,32(6):861-862.

[4]张莹,钟凌云.炮制对黄精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影响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4):77-79.

[5]钟凌云,周烨,龚千锋.炮制对黄精薯蓣皂苷元影响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3):538-540.

[6]李群,王瑾,张会敏.正交试验法优选桑白皮蜜炙工艺[J].中草药,2013,44(3):286-290.

Optimization of Pressurized Wine-steaming Process for Rhizoma Polygonati by Orthogonal Test

ZHANG Jie,JIN Chuan-shan,WU De-ling,ZHANG Wei
(School of Pharmacy,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hui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Chinese Materia Medica,Anhui Hefei 230031,China)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essurized wine-steaming process for Rhizoma Polygonati.Methods The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teaming time,steaming temperature,wine volume,and steaming times on the appearance and polysaccharides,and the steaming process was optimized accordingly.Results The optimal pressurized wine-steaming process for Rhizoma Polygonati was as follows:Rhizoma Polygonati(100g)was subjected to covered moistening with 10%yellow wine and high-pressure steaming at 120℃for 60min and was then taken out,cut into 3mm thick slices,and dried.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pressurized wine-steaming process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Rhizoma Polygonati decoction pieces.

Rhizoma Polygonati;polysaccharides;pressurized wine-steaming;orthogonal test

R283

A

10.3969/j.issn.2095-7246.2014.01.025

2013-07-26)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1DFA31950)

张婕(1987-),女,硕士研究生

金传山,jcs4@sohu.com

猜你喜欢
黄精炮制外观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方外观遗迹旧照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