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两系杂交新组合盐两优2208选育与应用

2014-03-15 05:28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张桂云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单忠德姚立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两系稻区盐城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刘 凯,张桂云,施 伟,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单忠德,姚立生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盐城 224002)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从广占63S天然变异株经多年多代异地选育,于2004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用盐220S与两系恢复系盐恢888配制于2006年育成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08。2009-2012年盐两优2208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新品种(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国标三级优质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家审稻2013026)。

1 盐220S及盐两优2208选育经过

2001年夏,在盐城本所试验田广占63S生长群体中发现一株天然变异不育株,将其刈蔸再生,收获再生种子。2002年夏,在盐城种植F2代(田间号F2268),进行育性和性状等分离,选留5株再生单株;同年冬在三亚种植F3代(田间号N522~526),选留优良单株6株。2003年夏,在盐城种植F4代(田间号R155~160),继续分离,选留5株再生单株;同年冬在三亚种植F5代(田间号Q218~222),在表现突出的Q220株系中选留优良单株5株。2004年夏,在盐城种植鉴定圃F6代(田间号4S112~116),5个鉴定株系整齐一致,盐220S定型,全部刈蔸再生并混收再生种;并与盐恢888[1-2](盐稻4号系选于2002年育成)人工测配新组合。2005年夏,“盐220S/盐恢888”参加杂交稻新组合鉴定,其综合性状突出。2006年夏,“盐220S/盐恢888”参加杂交稻新组合品比试验,其综合性状突出。2007—2008年,盐两优2208参加杂交稻新组合大区品比试验,其表现优势强、米质优、抗病性强、熟期适中。2009年,盐两优2208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新品种预备试验。2010年,盐两优2208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比对照Ⅱ优838极显著增产,综合性状突出。2011年,盐两优2208继续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比对照Ⅱ优838和丰两优4号均极显著增产。2012年,盐两优2208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图1)。

图1盐220S及盐两优2208选育系谱图

Fig.1ThebreedingofYan220SandYanliangyou2208

2 盐两优2208产量表现

盐两优2208产量水平较高,稳产性较好。2010—201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两年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变幅为8 296.8~9 085.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13%~8.15%,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9.2%~100.0%;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3.84%,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73.3%,均达极显著水平(表1)。据2010—2011两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数据AMMIm模型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与对照Ⅱ优838和丰两优4号相仿,盐两优2208产量稳定性较好,同时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区域[3-4]。

表1 盐两优2208国家水稻中间试验各年度产量结果分析

注:“**”表示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盐两优2008稻米品质

2010—2011年连续两年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点提供稻谷,中国水稻研究所检测),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年度间稳定性好,均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国标3级或部标2级优质米标准,且适口性好(表2)。

表2 盐两优2208国家水稻中间试验各年度稻米品质指标

4 盐两优2208抗病虫性

2010—2011年连续两年据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鉴定结果表明(表3):盐两优2208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明显优于对照Ⅱ优838,对褐飞虱抗性与对照Ⅱ优838相仿;同时据2010—2011年连续两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点观察记载,盐两优2208纹枯病较轻,抗倒性较强。其具体指标为:稻瘟病综合指数5.7级(CK 7.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CK 9级);白叶枯病平均级5级(CK 7级),最高级5级(CK 7级);褐飞虱平均级8级(CK 9级),最高级9级(CK 9级)[5]。

表3 盐两优2208国家水稻中间试验各年度与对照品种抗性指标对比分析Table 3 The annual resistance index of Yanliangyou 2208 and CK in national rice production tests

[1] 姚立生,高恒广,扬立彬,等.盐稻4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95(6):8-9

[2]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等.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选育研究与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28(2):48-52

[3] 姚立生,孙明法,万林生,等.两系新组合盐两优888栽培技术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3):38-40

[4] 孙明法,任仲玲,严国红,等.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的产量表现与栽培制种技术[J].种子,2010,29(7):104-106

[5] 陈恩会,张建军,孙鹏,等.徐州市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5(4):43-47

猜你喜欢
两系稻区盐城
2023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神农传人
——农民邓祚荣曾绘的水稻“两系”育种神话图谱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进展
2015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贵州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发生动态区域性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