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豆—水芹大棚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应用

2014-03-15 03:29张红梅曹庆穗陈华涛崔晓艳袁星星顾和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旱轮作种茎水芹

张红梅,曹庆穗 ,褚 芳 ,陈华涛 ,崔晓艳 ,袁星星,顾和平,陈 新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水旱轮作是我国古老农耕制度的精华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生态、高效的栽培制度,是确保粮棉油稳产、高产,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持续发展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1-2]。何圣米等利用水生蔬菜荸荠取代原有的水稻进行水旱轮作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3-4]。姜小龙等[5]报道了水芹与夏甘蓝轮作技术,在栽培过程中灌水和培土降低了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羽化率,减轻了虫害,提高了夏甘蓝的品质;同时,通过轮作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肥力,促进了水芹的生长。水芹菜很生态,口感好,清香脆嫩,比一般芹菜好吃。但目前还没有大棚春大豆—水芹进行水旱轮作的应用报道。本研究是在进行正常大棚春大豆生产的前提下,利用春大豆8月到翌年4月的休闲时期摸索栽培水芹的可行性关键技术,并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为构建一套春大豆—水芹新型的大棚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本试验于2013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基地内进行,园区灌排水系统较为完善,大棚内为黄壤土,土壤经改良并连续种植豆类2茬,有机质含量约53.2 g·kg-1。

1.2 试验材料

春大豆品种为苏奎1号;豇豆品种为苏豇1号;水芹品种为杂交1号。

1.3 试验设计

共2个棚,大棚长宽为40 m×8 m。第一个棚:收获春大豆后穴播豇豆,均设置3次重复。第二个棚:春大豆收获后种植水芹。春大豆设置3个重复,水芹设置2个重复。

1.4 栽培技术

1.4.1 春大豆栽培技术 1) 整地。基肥用 25%有效成分复合肥 600 kg·hm-2,旋耕后作垄。垄宽 1.7 m,沟宽 0.3 m 左右,沟深约15 cm。开花期追 150 kg·hm-2尿素作促花肥。2) 适时播种。3月20日穴播春大豆品种苏奎1号,用种量约100~120 kg·hm-2。每垄种植3行春大豆,行距50 cm,穴距20 cm,每穴2株。播种后用乙草胺土壤封闭处理,采用滴灌水至土壤湿润,覆膜保湿至种子萌芽出土后,用小铲子破膜,使幼芽出膜成长。3) 收获。6月15日籽粒充实饱满,采摘青荚。

1.4.2 豇豆栽培技术 1) 播种。春大豆收获后薄膜不揭掉,夏季大棚内高温杀菌。播种前保持土壤湿润,人工穴施有机肥1 500 kg·hm-2和45%有效成分的复合肥 200 kg·hm-2,待有机肥腐熟后,于8月20日穴播豇豆品种苏豇1号。每垄种植3行,行距50 cm,穴距20 cm,每穴2株豇豆[6]。2) 田间管理。出苗后搭高2.5 m以上的“人”字架。开花期追 150 kg·hm-2尿素作促花肥,结荚2周后追施尿素300 kg·hm-2。于10月18日至11月20日收获青荚。

1.4.3 水芹栽培技术 1) 开沟整棚。春大豆收获后深耕细耙,8月20日,施入有机肥15 t·hm-2和硼肥15 kg·hm-2。池长宽18 m×7 m,高50 cm,共两个池。棚内四周筑50 cm高田埂,并在田埂内侧四周铺上塑料薄膜,以减少水份外渗,肥料和土壤充分搅拌后,注水15 cm发酵,播种前放水。2) 排种。杂交1号水芹的种茎要求茎粗1 cm 左右(剔除1.5 cm以上及0.5 cm 以下过粗、过细的种茎),茎长15~20 cm,行距6 cm。9月22日移栽种茎,将种茎1根接1根呈直线状排放。注意种茎的节部一定要接触土壤,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排种时灌薄水层,结束后排水至畦面充分湿润而无积水,以利扎根。3) 田间管理。①匀苗:排种后待秧苗根系形成后,结合水田除草进行匀苗移栽。将生长过密的苗连根拔起,重新栽插于缺苗处,使每8~10 cm 有 2~3 株苗,过高的苗适当深插,使植株生长整齐[7]。②水份温度管理:待水芹长到10~15 cm时,将水面保持在5~6 cm,直到水芹收获。水芹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 ℃,当棚里温度高于30 ℃时,将大棚侧面的塑料膜摇起,通风降温;温度低于10 ℃时,将大棚摇下保温;当温度低于0 ℃时,棚内加一个小拱棚。③追肥:种茎发根后,追肥45%有效成分的复合肥1 000 kg·hm-2。④后期管理:当水芹株高达到25~30 cm时,喷用920植物激素(1 g/袋×2袋/亩),10 d后再喷一次,待水芹抽苔后于11月25日收获,第一茬全生育期40左右。收获后保持池内湿润,茬口修复后于12月2日施用有机肥7.5 t·hm-2和复合肥600 kg·hm-2, 12月15日长出第二茬小苗, 2014年2月28收获,田间管理同上;第3茬于2014年4月15日收获。4) 病虫害防治。大棚水芹病虫发生较轻,采用水旱轮作后病虫害很少发生。

1.5 调查内容

春大豆和豇豆鲜荚收货后计产,水芹刈割后进行产量累计,并折合成每公顷的产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销售单价以南京地区同期平均市场批发价为参考依据,投入支出主要考虑劳动用工、种子肥料费用和水电费,劳动用工以60元·d-1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豆类综合效益分析

由表1可见,春大豆品种苏奎1号的平均产量达到10 127.3 kg·hm-2,成本费用为9 900元·hm-2,纯效益达到10 354.6元·hm-2。第二茬种植豇豆品种苏豇1号的平均产量达到42 820.9 kg·hm-2,成本费用为13 000.0元·hm-2,比种植春大豆增加了搭架子和分批采收的人工费用,纯效益达到72 641.8元·hm-2。

2.2 春大豆—水芹水旱轮作综合效益分析

由表2可见,春大豆品种苏奎1号的平均产量达到11 352.8 kg·hm-2,成本费用为9 900元·hm-2,纯效益达到12 805.6元·hm-2。收获春大豆后种植水芹,水芹共收获3茬,平均总产量达到104 250.0 kg·hm-2,成本费用为23 500.0元·hm-2,纯效益达到132 875.0元·hm-2,大棚内种植春大豆—水芹水旱轮作的纯综合效益为145 680.6元·hm-2。

所以,大棚内种植豆类的纯综合效益为82 996.4元·hm-2,而大棚内种植春大豆—水芹水旱轮作的纯综合效益为145 680.6元·hm-2,后者比前者的纯综合效益增加62 684.2元·hm-2。

表1 种植豆类经济效益分析Table 1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planting beans

表2 种植春大豆—水芹水旱轮作经济效益分析

3 结 语

大棚内春大豆—水芹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是一套新的、实用、高效的栽培模式,不但可以满足水旱轮作的要求,有效地克服土壤连作,而且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种植水芹的大棚地块必须选择保水条件较好,灌水补水相对容易的土壤。一般来说,江浙地区更为适宜。

虽然杂交1号水芹品种适于常规蔬菜大棚内水旱轮作种植,但还需要进一步对它在南京地区的种植时期、种植密度、肥水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开展试验研究,并比较不同水芹品种及各种水旱轮作模式对连作障碍治理效果的差异,从而形成能较好治理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大棚内水芹栽培新技术。

[1] 华琼.实行水旱轮作的四项原则[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9(5):44

[2] 钱亚明,赵密珍,吴伟民,等.设施草莓-蕹菜水旱轮作模式下蕹菜栽培研究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167-168

[3] 何圣米,杨悦检,李必元,等.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水旱轮作模式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05(1):10-12

[4] 何圣米,杨悦检,李必元,等.大棚蔬菜-荸莽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05(1):74-75

[5] 姜小龙,于利,王红,等.水芹与夏甘蓝轮作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13(10):34-37

[6] 陈新,袁星星,陈华涛,等.豇豆新品种苏1号[J].中国蔬菜,2011(3):37-38

[7] 李良俊,王建锋,印荔,等.水芹新品种及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3,18:179-181

猜你喜欢
水旱轮作种茎水芹
不同甘蔗品种单芽段种茎生产性能分析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甘蔗健康种苗一代种茎生产力分析
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万石水芹的历史与发展
甘蔗种茎储存期对萌芽出苗的影响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大棚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早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