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蒂亚·纳德拉:微软帝国的“云先生”

2014-03-16 09:46晓睿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鲍尔默德拉盖茨

晓睿

萨蒂亚·纳德拉:微软帝国的“云先生”

晓睿

接掌镌刻着比尔·盖茨厚实印记的微软,萨蒂亚·纳德拉托受着血统改造的重任;面对着PC业务渐次萎缩的微软,纳德拉肩负着再造蓝海的使命;直视移动互联时代老态龙钟的微软,纳德拉承载着艰难逆袭的期盼;操持富可敌国的微软,纳德拉荣膺着强基固本的天职。作为来自佛教祖之国的微软第三任CEO,在履新后接下来的日子里,萨蒂亚·纳德拉不仅要向微软表达与倾注佛徒般的虔诚,更要为微软培养与接续创新的基因。

来自印度的“好人”

尽管是印度安得拉邦的首府,但面积只有220平方公里的海德拉巴市还是没有挽留住萨蒂亚·纳德拉希望成就美国移民梦的脚步。

除了当年拿到硕士学位外,走出校门时纳德拉还与他高中时代的恋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而仅在一家名为Sun Microsystems的公司呆了很短一段时间,纳德拉就转投了微软,并从此与这家软件巨人结下不解之缘。加入微软之后,纳德拉还特别报考了工商管理硕士,因此,除了紧张的工作外,安德拉每周五晚还要飞往芝加哥大学读书,并在两年半后获得了MBA学位证书。

在微软,已经有22年工龄的纳德拉算得上是“老人”,其间不仅接受了比尔·盖茨的训导,更获得了与第二任CEO史蒂夫·鲍尔默面对面的沟通机会。“他们会对你大吼大叫,说你是疯子,指责你试图毁掉整个公司。但你不要被这种戏剧性场面吓倒,只要一次次拿着数据去找他们证明你的观点就行”,纳德拉后来总结说自己在盖茨手下工作时就学会了对付暴君上司的办法。及至后来向鲍尔默首先提出微软有必要发展云服务而遭到拒绝,纳德拉说自己仍然“用坚持不懈”的方法对付他,并最终获得了鲍尔默的认可。

除了“对付”领导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之外,纳德拉在同事中拥有非常不错的口碑。在风气以自负闻名、争论以激烈著称的微软,纳德拉是以谦逊和低调而著称,以至于新老员工都一致性地确信,公司里要找到一个不说一句纳德拉的好话的人很难。不仅如此,在下属的眼中,纳德拉以节俭而出名。微软许多部门迎接新领导到任时都很讲排场,包括领导形象幻灯片演示、工作业绩的宣传等,但纳德拉转任了很多部门,而且在到任前会特别要求相应部门完全取消那些不必要的欢迎仪式和程序,代之而起的则是纳德拉整整一天的“授课”,当然内容多是技术规范和工作岗位的要求。

“云端”里的高手

从最低层的程序设计员,到出任一个名为bCentral电子商务项目的主管,纳德拉用了4年时间;从bCentral项目投入正式商用,到担任网络服务部门高级副总裁,纳德拉用了8年时间;从走上网服部门副总裁位置,到挑起服务器与工具部门的大梁,纳德拉用了4年时间。一路走来,人们发现纳德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男”,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微软的中层还是高层中都十分少见。

作为领导工作的分工,纳德拉在担任网络服务部门高级副总裁时主要负责微软搜索工具必应的开发,其目的是在挑战谷歌的同时为微软开辟另一种商业模式。虽然必应耗费了技术人员两年的时间才开发出来,但市场反应却并没有如初期所预想的好。情急之下,纳德拉向鲍尔默建言微软必须加快发展节奏、加速创新和产品开发周期,特别要提前进入云技术产品的开发领域。死缠久磨之后,鲍尔默才同意调兵遣将,同时擢升纳德拉为服务器与工具部门的总裁。

接手当时营收规模达166亿美元的服务器与工具部门,纳德拉其实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超级大难题。一方面,他必须维护好Windows服务器业务,另一方面,他必须在自己反复鼓噪的云服务中打开新局,推动微软步入云时代。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过去三年的努力,无论是在覆盖面积,还是商业价值上,作为微软“计算云”的Cloud OS跃上了全球第一的耀眼位置。

作为微软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云合一”的平台,Cloud OS以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Azure为核心,其中Windows Server负责交付私有云、Windows Azure主要交付公有云,二者相互结合在商数据中心、数据库以及公有云上提供统一的自动化管理平台,其管理和自动化功能可以减轻企业在IT信息环节中的管理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征和具体需求,选择私有云、公有云或混合云。无论用户选择哪种方式,微软的Cloud OS解决方案都能提供全面的支持,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提高商业价值。

为了给微软云铺路造势,纳德拉在全球推行了“Cloud OS战略合作伙伴”计划。资料显示,“Cloud OS战略合作伙伴”覆盖了全球范围内25个世界顶级的云服务供应商,成员遍布全球90多个活跃的市场,他们每天服务的客户总数超过300万,并管理着分布在425个数据中心的240万余台服务器。这些加盟伙伴全力支持微软对于Cloud OS云操作系统的愿景,以统一的云操作系统管理用户数据中心、微软公有云平台和供应商提供的云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软Cloud OS云概念之中,纳德拉最为满意的应该是Windows Azure,这不仅是Windows Azure如今已经拥有25万客户,且以每年千位客户的速度不断扩张,同时Windows Azure还成为了亚马逊云计算服务的可替代的选择。不仅如此,在纳德拉的推动下,Windows Azure打破微软传统,加大了对开源数据的支持,并在一年前加入了开放数据中心联盟(ODCA)。目前,Windows Azure可以支持包括 Linux、Hadoop、MongoDB、Drupal、Joomla在内的数千个开放标准和开源软件环境。

在开发出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Azure等云计算工具的同时,纳德拉还帮助微软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Office软件,即Office 365。按照微软的估计,在过去一年中,采用Office 365的小型及中等规模企业客户在数量上的增幅达到了150%,这就意味着Office 365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微软此前曾经推出的Office、Windows以及游戏软件Xbox,一跃成为公司历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重要的是,有了Windows Server、Windows Azure和的Office 365三大支柱的支撑,微软的云计算平台变得空前的扎实,微软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全新的市场空间,还有让同行眼馋的真金白银。资料显示,2013财年,微软来自云计算以及企业业务的贡献达到了203亿美元,囊括了全部业务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最安全的选择

迫于业绩持续走软与投资人八方吐槽的压力,执掌微软CEO权杖达25年之久的鲍尔默无奈作出了一年之内交出帅印的安排。据此,微软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准备从全球各路精英中海选和打捞自己理想的第三任CEO。由于霸占着全球最大软件巨头的显赫位置,微软海选CEO自然就成为了一场世人关注的变革盛宴。

除了一部分人希望盖茨回归,但世界和平和慈善事业更需要盖茨而未能如愿外,微软董事会花了5个多月的时间整理出了100多位来自外部各行业和内部各部门的潜在人选,而在启用“空降兵”还是任用“自己人”上,微软董事会也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新任首席执行官必须能领导一家有大量技术人才的公司”,关键时刻比尔·盖茨出来定调,微软董事会的眼光才最终锁定在了纳德拉的身上。“在当前转型时期,没有比萨蒂亚·纳德拉更好的人来带领微软”,在董事会今年2月初对外发布启用纳德拉的决定后,盖茨还特别发出一份声明为纳德拉站台加油。

现在看来,在叱咤硅谷风云的科技巨头中,无论是苹果,还是英特尔,或者是微软,它们都拥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在选拔接班人上,往往都会选择“根红苗正”的内部干将。这不仅是“自己人”更熟悉企业的业务,重要的是“空降兵”可能会在管理和业务整合上带来巨大不确定性。较远的案例是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驱逐后,苹果请来了百事可乐的总裁斯卡利,结果苹果被弄得千疮百孔;最新的反面教材则是雅虎,从空降卡罗尔·巴茨,再到任命斯科特·汤普森,最后到请来玛丽萨·梅耶尔,一系列外部人选走马灯式的登台,雅虎不但没有起色,还被折腾得遍体鳞伤。

实际上,对于微软而言,选择背景过硬的内部关键部门负责人,还隐藏着另一个特殊的诉求——贯彻既定的战略愿景。于是,在纳德拉上任的第一天,《纽约客》在网站上登了一个绘声绘色的段子:比尔·盖茨刚返回办公室,就花了一整天在给电脑安装Windows 8操作系统,因为死活没法安装新系统,他找来新CEO纳德拉帮忙,两个人大眼瞪小眼半天,也没把系统升级成功。段子告诉人们,纳德拉不会与微软作为快速追随者而非潮流领导者的传统决裂,而是遵循微软快速跟风的作风。据此,《华尔街日报》作出评论称,微软董事会启用纳德拉是一个最为安全的选择。

观察发现,虽然鲍尔默在执掌微软后期交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成绩单,但作为一份决策遗产,鲍尔默去年所敲定的推动微软从单一软件商走向综合性“设备商+软件商”的转型战略还是得到了微软董事会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为此,微软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组,将原有8个部门合并为4个,同时出资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作为公司下一个10年的路线图,微软董事会希望转型战略得到一以贯之的实施与贯彻。

的确,在作出纳德拉出任CEO决定的同时,微软董事会还同时宣布比尔·盖茨卸任董事会主席并转任公司技术顾问一职,来自公司的外部董事约翰·汤普森接替盖茨担任微软董事会主席。确立了“三驾马车”基本格局的前提下,鲍尔默也没有被闲搁,而是以董事的身份留在董事会。值得注意的是,盖茨和鲍尔默都还是微软的大股东,两人对微软战略方向的影响力无形之中存在,纳德拉今后改弦易撤至少要征得二人的点头。

实际上,作为微软的“老人”,纳德拉与盖茨和鲍尔默有着许多的工作交集,并先后得到过二者的鼎力支持,更何况纳德拉在微软内部以“好人”著称,因此断定不会单方面为改变公司战略而与老领导翻脸。重要的是,尽管微软目前面临着不少的市场难题,但还不至于沦落到存亡之秋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微软需要的是一个全新战略的推动者,而不是一个推倒重来的颠覆者,对此,纳徳拉也十分清楚。

当然,与能够遵循与服从公司既定战略相比,纳德拉的大度处事风格以及深厚技术背景才是微软董事会最为赏识的地方。对于微软而言,技术过硬的纳德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司程序员和工程师队伍的稳定,而其低调亲和以及与人善于合作的风格则更容易凝聚微软多达13万员工的人心。事实正是如此。在Glassdor发布的最新的一份CEO排行榜中,尽管上任不久的纳德拉没有像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和苹果CEO蒂姆·库克那样进入科技领域的20强,但纳德拉在微软内部的支持率高达82%,远远跑赢鲍尔默以往的支持率。

艰难的转型

47岁的纳德拉从微软董事会手中接过CEO帅印的同时,也拿到了一份鼓囊囊的红包。据悉,纳德拉基本工资将高达120万美元,比鲍尔默高出70%。此外,纳德拉的薪酬中还将包括微软高管激励计划的奖金,此笔收入约为2014年余下数月及2015年全年CEO工资的300%。不仅如此,2015年纳德拉还将获得约132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重赏之下必有重压。纳德拉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肩上所承受的负担。

比尔·盖茨曾经为微软设定的愿景是全球“每个办公桌和家里都有一台PC机”,这个目标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而微软借助于强大Windows系统占据了全球90%的PC市场,甚至直到今天,Windows依然是微软的“摇钱树”。资料显示,2013年来自微软Windows部门的收入达到192亿美元,运营利润达95亿美元,仍保持了非常好的利润率。然而,伴随着全球PC销量的萎缩以及移动终端的冲击,外加谷歌Chrome OS与OS X系统的疯狂“抢食”,Windows系统的霸主地位已经开始出现撼动,微软的市场根基也尽显松动之势。

权威数据显示,受到去年全年微软在全球的PC出货量持续下滑甚至受到过去20年中最大单季跌幅的影响,Windows从OEM方取得的收入减少了3%,若将Windows升级产生的收成剔除在外,OEM给Windows收入的贡献为-10%。这还不说,在移动终端市场,谷歌Android系统的占有率高达79%,苹果ios系统占15.5%,而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只有3.6%。加权计算,Windows在目前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只有20%。

为了留住Windows用户和阻抗谷歌,微软推出了Windows 8。虽然Windows 8加进了无需鼠标和键盘的全新功能,甚至添加了触屏浏览元素,然而,习惯了鼠标和键盘操作的老用户还是普遍没有表达出非常强烈的升级响应,乃至Windows 8的普及率一直不及Windows7,尽管微软随后为用户免费推出升级版Windows8.1,但依然和者寥寥。

因此,接下来如何维持桌面级操作系统的吸引力以及最大限度地阻止PC市场的萎缩,纳德拉必须给出答案。资料显示,已经运行了30个年头的Windows系统集纳了400万款应用程序,活跃着13.6亿用户,如果Windows使用率下降1%,就等于微软流失的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居民总数。问题的关键在于,微软一直向戴尔、联想等OEM厂商出售Windows系统,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固的合作关系,如果Windows疲软不止,也会反过来弱化OEM商对微软的信心。另外,在Windows 8表现不尽人意的同时,微软日前停止了服役已经13年的Windows XP,能否让用户获得桌面系统的升级支持已是燃眉之急。据悉,纳德拉正在调兵遣将集中于Windows 9的开发,以此巩固微软PC市场的江湖地位,并扩展其在移动领域的地盘,因此,Windows 9的最终命运可能也直接关系到纳德拉的职场、未来。

与Windows核心业务带给了纳德拉巨大的压力一样,微软的其他主业板块也令纳德拉寝食难安。在平板电脑市场,微软Surface与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iPad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水平上,后两者分别拿下了67%和28.3%的市场,而Surface只有区区的4.5%;在游戏机市场,索尼公司推出的PS4已经对微软Xbox One发起了重重阻击,前者迄今为止销量已经突破420万台,而Xbox One仅有300万台左右;在搜索市场,必应始终遭遇到谷歌的扣压,而且内嵌于Windows Phone手机中的必应已被用户无情打入冷宫;在智能手机市场,Windows Phone在美国只有可怜巴巴的4%,在中国更是不到1%。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纳德拉要带着微软实现从PC市场到移动市场的转型,手中没有终端用户资源,可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与Windows、必应搜索以及Xbox游戏等消费业务板块上有些举棋不定完全不同,纳德拉侧重于企业业务发展的决心已相当坚定。接下来,纳德拉不仅要打通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Azure,而且要将Windows、Office以及Xbox整合进云端。在纳德拉看来,只要站上了云端,微软就有从产品公司转型到功能性公司、从软件公司转型为设备和服务公司、从工具提供商转型为结果提供商的胜算。

改变正在发生

“有太多公司想要改变世界,但是这里面很少有公司掌握了所需要的全部元素:人才、资源和耐心。这三点在微软都应有尽有。”在履职之后发给微软全体员工的首封公开信中,纳德拉信心满满地说道。的确,作为科技巨头,微软在全球持有34512个专利;不仅如此,微软目前还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2013财年的营收达到778.5亿美元,净利润219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微软手中还掌握着800亿美元的巨额现金。这一切都在告诉纳德拉:筹码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你出牌了。

纳德拉打出的第一张牌给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在以CEO身份出席微软第一场产品发布会上,纳德拉对外宣布微软正式推出iPad版Office软件套装,用户可免费下载并查看Office文件,但用户需另外付费购买Office 365云办公套装才能创建或编辑文件。这就意味着,iPad用户即日起可通过苹果应用商店 App Store下载包含 Word、Excel和PowerPoint在内的Office应用。而且,微软同时还发布了一套完整的企业云服务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微软“企业移动套件”以帮助企业管理员工在办公室及家中使用的任意设备上接入公司数据和“高级版Azure活动目录”。

纳德拉的“逆袭”之举无疑使得Office这一微软的标志性软件将首次覆盖数以亿计的苹果用户,外界也从中看到了其希望通过将拳头产品正式带入移动设备领域的方式从而在移动化浪潮中再次取得先机的动机。不仅如此,人们比较发现,从微软成立至今,Windows操作系统一直是其核心产品,Office办公套件也默默地配合着Windows,让其更加流行;但如今,纳德拉打破了Windows优先的战略,通过iPad免费版Office的推出向外界表明,微软开始承认移动设备的崛起,弱化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的统治性地位,这正好是对微软转型战略的体现。

除了策应长远战略外,纳德拉突出Office的重要性应当说有着厚实的市场逻辑。资料显示,目前全球Office用户总数超过10亿人,而且据Cowen&Co.调研公司的调查显示,30%拥有或计划购买平板电脑的用户,都希望能够使用Office。重要的是,Office已占据微软运营利润的60%,其利润权重超过了Windows。市场分析师预计,推出面向iPad版本的Office应用,微软将有望借此增加10亿美元以上的年营收。

好事成双。继推出iPad免费版Office不久,纳德拉又作出了令市场抓狂的另一个举动。在日前举行的2014微软开发大会上,纳德拉对外正式宣布,微软将对9英寸以下小型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Windows系统实行免费制,除了新用户将拥有1年的Office 365免费订阅使用之外,微软公司也计划对即将问世的物联网Windows收取“0美元”的手续费。

观察发现,在移动设备方面,微软延续了此前在PC端的作风,一直向手机及平板制造商收取每台设备5-15美元的系统“手续费”,从而最终导致了消费者为这笔手续的真正“买单”人。而“后起之辈”谷歌和苹果均选择了移动设备系统平台免费的做法,从而能够在移动终端市场疯狂地圈城掠地。因此,微软这次“断臂求存”,实质是正式宣告微软将与素来以Android免费操作平台称霸市场的老对手一决高下。

数据显示,2013年微软通过Windows向OEM授权取得的营收为184亿美元,外界非常担忧纳德拉让Windows免费,微软能否承受赢利能力的折戟之痛。分析发现,在微软Windows Phone的市场份额中,诺基亚占据90%以上,而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很快将会划归微软,虽然HTC和三星电子也生产Windows Phone手机,但是它们向微软支付的授权费少得可怜。由此看来,微软对Windows授权免费所形成的利润流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相反,Windows操作系统的免费意味着微软将推出比Android手机更廉价的设备,并支持微软获得更宽大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高端智能设备趋向饱和,而中低端市场潜力巨大的市场生态下,纳德拉的举动为微软找准了市场方向。

栏目主持:薛谷香

猜你喜欢
鲍尔默德拉盖茨
珠唾集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做一只站立的圆规脚
做一只站立的圆规脚
做一只站立的圆规脚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它就是海德拉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Q3 德拉希:艺术狂热还是投资客?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