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筛查宫颈不典型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4-03-27 05:57艺,秦
医学综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危型阴道镜细胞学

袁 艺,秦 杰

(汉中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陕西 汉中 7230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宫颈癌在临床上有升高的趋势,但是目前随着我国妇女体检的普及,如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和阴道镜检查,该类疾病可早期得到诊治。有研究显示[1],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本研究主要比较阴道镜和高危型HPV-DNA检测宫颈不典型病变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情况,并观察各种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阴性患者135例,年龄28~67(37.1±6.7)岁;病程最短5 d,最长1个月,平均(18.7±14.3) d;所有患者均有接触性阴道出血史,均排除子宫切除史和盆腔放射治疗史。

1.2方法 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采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专门的毛刷取材,将宫颈管内和鳞柱上皮交界处采集的细胞涮洗在专门取样瓶内,经专门制片机制成薄层涂片,经巴氏染色后镜检。

高危型HPV-DNA检测:采用无菌棉拭子在宫颈口旋转5周后停留10 s,得到的分泌物立即送检,由达安试剂行高危型HPV检测,光量读数/血管常数比值在1.0以上则诊断为HPV阳性。

阴道镜检查:先用干棉签擦去宫颈表面阴道内分泌物,观察鳞柱交界和血管,予以3%醋酸观察宫颈转化区情况,如有无醋白上皮点状血管等,最后予碘溶液抹宫颈,不着色为碘试验阳性。然后,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进行分级检查。CINⅠ:阴道镜下图像为扁平白色上皮,边界欠清晰,模糊的镶嵌影,半透明状,伴或不伴细小规则的血管。CINⅡ:扁白色上皮,边界清楚,不透明或浑浊,血管略扩张,形态较规则;毛细血管间距增加明显,无异型血管。CINⅢ:加醋酸后上皮很白或灰白,边界清楚,血管扩张不规则,以螺旋型多见,毛细血管间距不等,有异型血管扩张,涂碘后不着色。癌变:异型血管且表面伴有不规则轮廓,乳头状或微小外生型,甚至有岩石状等复杂图像[2]。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阴道镜、高危型HPV-DNA检测和病理组织学结果 在阴道镜中阴性96例,宫颈不典型病变阳性39例,占全部病例的28.89%;而在高危型HPV-DNA中阴性93例,宫颈不典型病变阳性42例,占全部病例的31.11%,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CINⅢ、癌变和CINⅡ(表1)。

表1 阴道镜、高危型HPV-DNA检测和病理组织学结果

2.2阴道镜、高危型HPV-DNA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 阴道镜宫颈活检阳性率为28.89%(39/135),宫颈活检阳性比率为28.15%(38/135);HPV-DNA检测阳性率为31.11%(42/135),HPV-DNA+阴道镜阳性比率为28.89%(39/135)(表2)。

表2 阴道镜、高危型HPV-DNA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 (例)

2.3阴道镜、高危型HPV-DNA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的比较 HPV-DNA+阴道镜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阴道镜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6,5.462,7.585,7.796,P<0.05);HPV-DNA+阴道镜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也均高于高危型HPV-DNA检测(χ2=6.464,6.053,6.947,6.477,P<0.05)(表3)。

表3 阴道镜、高危型HPV-DNA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的比较 (%)

3 讨 论

宫颈不典型病变是一个逐渐发展的疾病转变过程,其病变进展是从宫颈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过程,因此在临床上对宫颈不典型病变筛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阴道镜可将宫颈阴道的上皮放大10~40倍,可直接反映出宫颈上皮形态结构和血管情况,比较客观可靠[3]。在本研究中,应用阴道镜检查出现了28.89%的阳性率,研究指出这可能与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假阳性率较高以及宫颈早期病变敏感性较低有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阴道镜检查的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81.6%,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宫颈上皮病变的诊断依据之一。另外有文献报道,在阴道镜直视腺癌定位取活检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避免盲目的取活检[5]。

对于高危型HPV-DNA检测,目前已经确诊的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的高危型HPV-DNA有20多种,而在本研究中阳性率为31.11%,而在CINⅠ、CINⅡ、CINⅢ和癌变上阳性率分别为47.1%、75.0%、85.7%、75.0%,说明宫颈上皮瘤变病变程度越严重,高危型HPV-DNA阳性检出率越高。与苗凤英等[6]的报道类似。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型HPV-DNA检测的灵敏度为73.4%,特异度为80.9%,阴性预测值为74.2%,阳性预测值为84.8%。有报道指出,大部分的HPV感染无临床症状或为亚临床感染,但均可致严重后果,宫颈HPV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往往在初步筛查时可浓缩部分高危人群,且可推断出阴性人群患宫颈癌的风险性,对于明确病变性质很有重要意义[7]。目前在一些较大的医院已经将高危型HPV-DNA检测作为常规的方法。

研究指出,高危型HPV-DNA检测、阴道镜和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等方法虽然在临床上往往作为宫颈病变的金标准,但仍存在一定漏诊率和过度诊断率[8]。而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往往可互补优缺。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高危型HPV-DNA+阴道镜在阳性检出率上与高危型HPV-DNA类似,但是其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93.6%,阴性预测值为92.9%,阳性预测值为95.6%,在以上方面均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因此,临床上对于宫颈不典型病变的诊断上以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为最基础方法,属于最低的指征[9],而将高危型HPV-DNA检测作为有效补充。阴道镜可观察宫颈病变情况,对减少误诊和漏诊很重要作用[10]。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于接触性阴道出血症状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阴性患者来说,最好将以上三者均进行检测,这样能更好地发现癌前病变,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李彦霞,周新玲,尹汝昌,等.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诊治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6):640-641.

[2] 彭小萍,刘继红,李玉洁,等.宫颈细胞学诊断未能除外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2(10):765-767.

[3] 王冬娜,陈升平,王香平,等.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3(3):148-150.

[4] 钱德英,黄惠英,岑坚敏,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结合年龄在宫颈不典鳞状上皮细胞分流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4(13):2280-2281.

[5] 罗小琼,韦红卫,黄卫彤,等.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0,14(2):145-147,154.

[6] 苗凤英,胡玉莲,栾艳,等.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2(1):83-85.

[7] 李晨,狄文,张懿,等.液基细胞学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21(14):1995-1996.

[8] 钱德英,岑坚敏,王丁,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1(1):34-37.

[9] 卢薇薇,任国平,吕梨,等.高危型HPV-DNA检测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H的分流作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7(2):102-104.

[10] Lazcano-Ponce E,Alonso P,Ruiz-Moreno JA,etal.Recommendations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need for equity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J].Salud Publica Mex,2003,45(3):747-749.

猜你喜欢
危型阴道镜细胞学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