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14-03-29 02:33许雪艳陈海波朱爱国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大学物理教研

许雪艳 陈海波 朱爱国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引言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和思想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而持久影响。但长期以来,始终存在教学理念滞后,内容繁多、陈旧,课时紧张,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近年来,我们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结合新的课程基本要求,修订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1],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应用到物理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条件更加优良,教学理念更加先进。

1 课程组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努力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在实施教改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这是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保证。鉴于大学物理教材内容广泛、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教学计划课时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注重提高应用能力,督促指导课外思考与练习,我们给学生列出了该课程必读书篇目[2]。同时,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教材运用和课堂讲授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点面结合;二是课内讲解与思考练习的关系。重点章节着重讲解,一般章节指导学生理清线索,把握要点;三是教师辅导与学生自学的关系。结合所学内容,教师注重介绍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拓展知识面,扩大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略讲部分,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归纳整合学习内容,通过作读书笔记、写作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3]。

通过上述办法。本课程组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教学的定位与目标,即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各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直接为学生学好专业服务的一门专业课程,为实现这一定位,我们在教学中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注意把握好本课程在数学类、化学类、机电类三类专业中,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差异及其教学设计。

二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2008级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课时受到压缩时,授课教师要突出课程中心与课程框架的教学,压缩细小知识点的教学。

三是要较多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丰富课堂教学效果[4]。

四是要增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大课程作业练习,通过大量阅读与课程作业启迪学生的思维。

2 矢志不移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2.1 教学文件建设

2.1.1 反复修订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2008年12月,完成《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第一稿的修订;2010年12月,完成《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第二稿的修订;2012年12月,完成《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第三稿修订。经过三次修订,质量一次比一次高。

2.1.2 制订了规范的教学进度表。每学期开学的前一周,教研室均组织全体课程组教师共同商讨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进度表,教务处、所任院系以及教师本人各一份。

2.1.3 编写了《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早在2010年,编写了《大学物理》集体备课多媒体教学课件,让部分课程组教师使用,经2011-2012两个学年使用,每使用一次就讨论修改一次,课件不断成熟,任课教师人手一份。

2.2 教学资源建设

2.2.1 在吸收过去的纸质版教案的基础上,已经完成了《大学物理》课程电子版教案,经课程组讨论通过,已投入使用[4]。

2.2.2 创新修订了《大学物理》课程试题库,并且根据试题库进行了教考分离。一期题库建设于2012年1月完成试题库建设。二期题库建设,丰富了题型,调整了难易系数。新试题库共计17套,每套试题都配有相应的答案。12-13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试题,就是从试题库抽题,出了两套试卷供考试使用。

2.3 教学档案建设

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将所有的课程教学运行纸质记录资料(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纸质教案、多媒体教案、教学检查记录、学生评教记录表、教研活动记录、考试试卷、试卷分析、教研科研统计等)全部存档,随时备查。

3 多途径加快《大学物理》课程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

3.1 选送了3名课程组专任教师参加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主办的在线培训、分别选送五位教师参加清华大学物理系等承办的第十三届、十四届大学物理教学研讨暨教师培训会,选送2位教师赴厦门参加高教出版社主办、集美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文科物理及科学素质教育类通史课程建设骨干培训。

3.2 先后选送3名课题组专任教师分别到四川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引进1名副教授兼博士。

3.3 参加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2010年至2013年中,主持并完成省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目前正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在科研、教研课题研究中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教学科研能力。

4 以教研室为单位,坚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4.1 要求教研室教师课前做到四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所任课程的教材内容。要了解教材的逻辑结构,它的知识体系,主要的学科概念,前后的连贯,前后课程当中是否有重复的地方。二是要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学大纲当中所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及课时分配。三是熟悉自己所任教班级的教学计划。熟悉所任教班的教学计划和它现在教学的现状,所开过的课程,将要开哪些课程,以及现在平行开的哪些课程,这些课程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是渗透的关系,还是递增的关系,还是打基础的关系,还是一个提高知识层次的关系。四是要熟悉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熟悉学生掌握已学知识和运用已学知识的状况,和对新知识的需求特点。

4.2 要求课题组教师结合专业课的教学,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一是规定了课题组的教师每年要完成一定额度的教科研任务。2011年至2013年,本课程组各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教研论文共计13篇,主持省级教研课题2个。二是课题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不仅开阔了教师自己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也为搞好课题教学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学生建立了一个学习方法与提升素质的导向。

5 以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5.1 将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与分析能力培养紧密结合[5]。

5.1.1 训练学生学习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与思考《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一是让学生明白:《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好后续课程的基础;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先前学过的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5.1.2 在课程学习中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多写调查报告与小论文。训练学生的综合思考与独立创新能力。学生在独立完成该任务的同时,就会独立思考,就会逼着自己综合运用先前所学的基础知识,经常这样训练,就会实现能力创新[6]。课程组教师围绕专业课程教学,利用教务处每年组织的暑假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形式,将一些专业知识点用调查报告题目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攒写小调查报告,让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专业能力。

5.1.3 鼓励学生勤学好问,以培养大胆创新精神。教师先将课程的大纲、教案与课件,通过挂网供学生预习与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允许学生在网上提问预习、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提问题,教师会浏览该课程的网站给出及时答复,并以此形式教学相长。

5.2 要求学生多阅读物理学史读物。一是课程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间断的布置一些参考读物,引导学生读书;二是在期终考试中从指定的参考书中出一些试题,以激励学生多积累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5.3 积极研发教学软件,将信息化教学引入课堂。在今天,“信息化教学”——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结合的新模式,已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

5.4 改进考核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养成积极、能动的专业课程学习习惯。具体做法有:

5.4.1 改进考试结构。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课堂笔记质量、作业成绩、课堂出勤和课堂提问四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则由期末卷面成绩构成。

5.4.2 改进考试题型。期末考试主要采用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相结合的方式。主观题,主要检测学生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客观题主要检测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尽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6 结语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锻炼了教学团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推动了我校物理课程的建设。尽管如此,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学生专业多、人数多、参差不齐、基础不同,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使大学物理的教学始终保持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1] 廖旭,任学藻,周自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研究,2007,(1):63-65.

[2] 潘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2):17.

[3] 谭毅.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8):378.

[4] 徐忠峰,王小力,张孝林等.深化大学物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34-35.

[5] 全桂英.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79):180-182.

[6] 仲崇贵,纪宪明,朱兆青.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4):180-182.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大学物理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