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的局限性及其发展策略

2014-03-31 06:14黄广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充分性听者局限性

黄广芳, 高 雅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礼貌原则的局限性及其发展策略

黄广芳, 高 雅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借鉴乔姆斯基的语言观,首先重点分析了礼貌原则在观察充分性、描写充分性、解释充分性、语言生成的合理性四个方面的局限性,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礼貌原则的策略即国际合作、引入制约条件和引入听者模式,并对礼貌原则的发展可能性进行了预测,以期促进对礼貌原则的深刻理解和有效使用,最终达到和谐交流的目的。

礼貌原则;局限性;发展策略

Leech的礼貌原则(the politeness principle)是伴随着他的著作《语用学原则》(1983)一书的问世而正式进入语用学领域,目的是为了弥补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和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在实际运用中的不足。礼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次准则(maxim)[1]:1)得体准则,尽量让他人少付出;多受益。2)慷慨准则,尽量让自己少受益;多付出。3)赞誉准则,尽量对他人少贬损;多赞扬。4)谦虚准则,尽量对自己少赞扬;多贬损。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的分歧,增加与他人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间的反感,增加自己对他人的同情。

Leech还指出礼貌原则是合作原则的重要补充,当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冲突时,人们更倾向于遵守礼貌原则。礼貌原则自问世以来,受到了语用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的关注,适用范围日趋广泛,不仅被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还被用于分析小说、影视节目等不同语境中的会话涵义,对言语交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任何一个语用学理论或原则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礼貌原则也不例外。随着实践与研究的深入,礼貌原则的一些局限性逐渐被很多学者发现。有研究者指出Leech并未厘清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而且六个准则的定义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现象[2];还有研究者指出礼貌原则未能覆盖所有的语言现象,未能注意到所能提到的第三方,而且描写准则使用的六项准则中的六对“尽量少、尽量多”过于绝对[3];也有研究者从定义、内容与形式以及语境要素三大方面对礼貌原则的局限进行了综合分析[4]。诸如此类的研究尽管对礼貌原则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理论或实例分析,然而总体上仍然缺乏学理性及宏观关照,并且实例论证还需深入。根据乔姆斯基的研究得知,合理而有效的语言规则应该建立在对语言的研究达到观察充分性(observational adequacy)、描写充分性(descriptive adequacy)、解释充分性(explanatory adequacy)基础上,这样最终所得出的语言规则才具有普适性,也才可以用于生成合理的语言[5]。受上述观点的启示,笔者观察了大量实例,发现有效的语用准则也应建立在对语言现象进行充分的观察、描述与解释的基础上。同时,此语用准则本身还应该能充分解释该准则内部之间及与其他准则的关系,这样人们在准则的限制下才可以并能够生成合理的语言。然而,礼貌原则却并未做到以上几点。鉴于此,下文通过实例进行重点解析。

1 礼貌原则的局限性

1.1观察充分性方面的局限性

Leech未能对所有的语言现象进行充分观察,尤其是对中西文化中的礼貌语言之间的差异。总体而言,礼貌原则在观察充分性方面的局限性突出体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礼貌原则并未对各种语言中存在的称呼语有任何的介绍和讨论。称呼语在很多国家和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表明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关系甚至是年龄等。例如,在中国,我们经常使用“您”、“尊驾”等敬辞来称呼年长或资历高的人。在法国,人们对于vous(您)和tu(你)的使用也是极为慎重的。即便是在英语文化中,称呼成年男性为Sir(先生)也比直接称呼名字显得更为礼貌。然而,针对上述种种现象,Leech并未在礼貌原则中提及。

其二,Leech并未对其他文化中的礼貌语言的使用及其差异予以关注。例如:

Susan: What a nice coat you′re wearing!

韩梅梅: 哪里哪里,很普通的。

Julie: Yes, it′s beautiful, isn′t it?

在这里,韩梅梅和Julie都对Susan的赞美给予了礼貌的回应,但是她们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式。韩梅梅采取了东方式的谦虚准则,而Julie则采取的是一致准则。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人的文化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礼貌语言。而这种现状,在礼貌语言的准则中并未得到关注。

其三,礼貌原则也未能对其他一些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加以解释和分析。譬如,小说《傲慢与偏见》中,Eliza的姐妹在宴会上与人尽情地跳舞和说笑,但Darcy和很多人却认为她们说笑太多而太失礼了。再如,在电视连续剧《荆途》中,工厂老板的太太在街上大声责骂女儿,不准她与出身低微的男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女儿晚上回到家,对妈妈说:“妈妈,你今天为什么这么失礼,当众骂街!”转引[3]在这一语境下,妈妈的行为为什么会被女儿看做“失礼”?对此,礼貌原则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

由上述实例分析得知,在观察充分性方面的局限性是Leech礼貌原则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对丰富的语言现象观察不足,因而未能解释很多语言现象,也就难以预测礼貌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1.2描写充分性方面的局限性

礼貌原则在描写充分性方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原则本身描写的不准确和对于语言现象相关因素的描写不够充分。

一方面,礼貌原则中对四个具体的准则描写不够准确。首先,用Minimize(尽量少)和Maximize(尽量多)这两个词来描写语用规则太过绝对化,同时也很难真的区分是否“尽量多了”或“尽量少了”。如赞美别人的饭做得好,遵照礼貌原则中尽量多赞扬别人这一准则,可以说“What a marvelous meal you cooked”, 但也可以用“What a good meal you cooked”来表达同样的赞美之情。相对于good而言,marvelous就一定做到了“尽量多”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其次,对得体原则并未做到充分的描写。冯广艺认为,“得体”表现为语用者善于根据交际对象、时间、地点、心理的语用环境采取恰切的语用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语交际[6],然而Leech 关于得体的表述仅为“尽量少让他人付出 ,尽量多让他人受益”,显得抽象而不全面,自然缺乏操作性。例如,在BBC系列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的《巴斯克维尔猎犬》一集中,在得知事件真相时Sherlock Holmes说“Murder weapon and scene of the crime all at once! Ha, Ha, Ha, Oh, this case, Henry. Thank you! It′s brilliant!”此时,John Watson制止了他,并提醒他注意场合,认为他所做的并不得体。诚然,在讨论谋杀和犯罪时如此开心,而且在受害者面前称赞罪犯这显然是不够礼貌的。然而,Holmes 在这里并没有对他人提出任何要求,也就谈不到使他人利益受损,甚至没有违反任何一个礼貌准则,为什么他还会被认为不礼貌?正是由于对得体准则描写不够充分,礼貌原则自然无法解释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礼貌原则对语言现象相关因素的描写不够充分。首先,Leech忽略了对语境的描写,因而难以对许多语言现象进行有效分析。如在5000米长跑比赛后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

小明:你居然破了5 000米的记录,真是头牲口!

小刚:我也没料到,运气真是太好了!

在这个例子中“牲口”一词在一般情况下显得粗陋而不礼貌,但在这里小刚却将其视为礼貌的赞扬。这是因为在当前的语境下,“牲口”这一次被引申为“有力气、跑得快、具有常人不具备的能力”,两人间的亲密关系使小刚不会认为小明是在羞辱他。由于礼貌原则未曾涉及对语境的探讨,所以也就不具备解释这类语言现象的能力。其次,礼貌原则忽略了听者在会话中的重要意义。这里的听者包涵对话中的直接听话人也包涵可存在的第三方。从准则本身来看,尽管Leech并未提及任何直接听话人的表现及反应,但听话人在会话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交际中可能涉及到的间接听者即第三方也不容忽视。关于这一点,徐盛桓在他的研究中也提到礼貌原则对可能涉及的第三方未够重视[3]。第三方也是衡量礼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加以考虑而单纯按照礼貌原则来进行对话,也是不礼貌的。如在聚会上,甲热情地对乙说“见到你真的是太高兴了”,而对旁边的熟人丙不闻不问,那么对丙来说甲的语言也是不礼貌的,因为丙可能会认为相对于乙而言甲见到他“可能不太高兴”。这一点在熊学亮和刘国辉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即话语是否礼貌还要考虑在听话人那里的效果[7],正所谓对症下药。据此,他们还提出了听者模型,进一步强化了听者(直接和间接)在交际中的重要地位。

1.3解释准确性方面的局限性

礼貌原则在解释其各个准则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与合作原则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尽管Leech已经认识到礼貌原则中一些准则存在着冲突性,但是他却没能解释冲突产生的原因。

Lily: Oh! What a hearty dinner it is! You are really an excellent cook!

小芳: 哪里哪里,就是随便炒了几个菜。

Lucy: Oh, thank you! It is delicious, isn′t it? I prepared it for you!

例中小芳和Lucy都试图对Lily的赞美给予礼貌的回答。小芳遵循的是谦虚准则,强调自己并未准备什么,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礼貌。但小芳在顾全这一准则时,却违反了一致准则,否定了Lily的观点,说自己只是“随便炒了几个菜”,并未强调自己的尽量多的付出,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慷慨准则。而Lucy遵循了一致准则,赞同了Lily的观点,但却违反了谦虚准则赞扬了自己厨艺和所准备的晚餐。从上例可以看出,小芳和Lily 在选取一个准则进行遵守时,自然就违背了其它准则。礼貌原则未能解释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也就不能明确何时因何原因而采取何种准则,其归约性就显得比较模糊了。

其次,尽管Leech提出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人们在两个原则产生冲突时倾向于选择遵循礼貌原则[8]。但是,这种解释显然不足以明确什么时候为什么人们选择某一个原则而不是另一个原则。例如,小王找小李借钱,而小李不想借钱给小王,因为小李也没多少钱了。但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而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小李应该说“来拿我的钱吧,你想拿多少拿多少!”但是,若小李拿不出钱,这一话语将被视为欺骗而不可能是礼貌用语。由此看来,礼貌原则之所以在解释充分性上存在局限,主要是由于其对语境描写的缺失。

1.4语言生成合理性和可能性方面的局限性

正是由于礼貌原则在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受其制约,因而也导致了它在语言生成合理性和可能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刘润清在对礼貌原则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定义前后不一致即在有的准则制约下可以生成合理语言而但在有的准则制约下则会生成不合理的语言[2]。如在听完一场讲座后,学生对老师说:“我没有从你那学到多少东西。”学生的话严格遵守了“尽量少让自己获益”这一准则,但是这样的话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而不是礼貌语言。这一例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礼貌原则在语言生成合理性方面的局限性。

同时,完全按照礼貌原则进行语言生成的可能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人们不可能严格按照礼貌原则来进行对话。譬如,当我们在商场购物后在柜台付款时,若在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的约束下,售货员应该说“您好!想给多少钱就给多少吧”,但这在实际的商场购物中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一观点,在冯广艺的《语用原则论》中也有提及。

2 礼貌原则的发展策略

诚如前文所述,礼貌原则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那么礼貌原则对语用分析以及对语用学的研究还有意义吗?礼貌原则的完善和发展还有可能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礼貌原则能够解释大部分语言现象,同时对于交际的顺利展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礼貌原则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我们必须针对其局限性提出更合理的完善策略。有很多学者已经在这一方向做出了努力,如顾曰国提出了中国礼貌原则[9],以期将文化影响纳入到礼貌原则的研究中;熊学亮和刘国辉提出的听者模型[7]从另一角度规范了礼貌语言;黄伟明提出的制约因素[10],对礼貌原则在归约性的加强上有很大的意义。毫无疑问,上述建议对于礼貌原则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性,但仍然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鉴于此,在大量观察各种交际场合中的言语交际与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要改善礼貌原则的局限而使其得到逐步的发展,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礼貌原则需要国际视野与合作。文化对礼貌原则的制约性不可忽视,但由于每位学者受自身和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对每个国家的文化内容完全了解,但是学者们可以分别对本国文化进行深刻研究,然后基于Leech礼貌原则提出符合本国文化的礼貌原则,诚如顾曰国提出的“中国礼貌原则”。最后,将各国各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同化相似的,提出不同的,以国别或区域的不同进行标记,形成一个涵盖各国文化特色的世界性礼貌原则。

其次,需要引入礼貌原则的语境制约条件。分析列出制约礼貌言语产生的各种语境因素,如文化语境、物理语境以及会话发生时相关人物的背景信息(如职业、关系、年龄等)。以这些语境因素对语言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描写,以此减少或避免言语交际中对礼貌原则的不当使用甚至是误用。

最后,需要引入听者模型。这里的听者包含直接听话人和可能涉及的第三方,在持续关注直接听话者的基础上要加大对交际中的间接或潜在的第三方听者的关注力度,因为很多场合中原本礼貌的语言在第三方听者那里就变成了不礼貌的语言。在模型中,礼貌原则要从多元听者角度出发考虑礼貌语言的实际效果,进而可以对礼貌原则进行多角度的描写,以使其更具合理、准确的解释性和生成性。

在做到以上三步之后,可通过进一步思考与分析,绘制出一份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普适性礼貌地图,将各种制约条件作为变量,来限制语言的生成,最终人们可以根据各种变量的变化,使用礼貌原则从说话人或听者角度都可以生成合理的礼貌语言。还可以进一步设想,如果将礼貌地图和制约条件通过计算机编程和计算后,电脑也可以自动生成礼貌语言,这样礼貌原则也可以对人工智能化和机器翻译做出其在语用学领域里的更大的贡献。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实现这一切需要许多人甚至是几代人数年的努力,但其成功后所带的结果将会是令人鼓舞的。上述思路与乔姆斯基提出的研究普遍语法有着相似之处,但因文化和制约条件的不同必然会存在内部差异性。

3 结束语

礼貌语言是日常交际中最普遍的现象,因此礼貌语言的灵活使用对交际的顺利进行与展开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礼貌语言使用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既受制于又不完全受制于礼貌原则。由此看来,“礼貌原则”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中的语用学原则,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显得尤其必要与重要。本文在乔姆斯基语言观的指导下重新解读了礼貌原则的主要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并对该原则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构想,以期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对礼貌原则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和谐交流的目的。然而,文中所提的建议仅属于框架性的,受篇幅所限并没有过多展开讨论。同时,发现很多“不礼貌的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完全可以脱离“礼貌原则”而扮演着“礼貌语言”的角色,这一现象在文中也未展开,将另文撰述。

[1]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1983.

[2] 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02): 42-46.

[3] 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 1992(02): 1-7.

[4] 廖讯乔.对礼貌原则的再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 2005(03): 151-156.

[5]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6] 冯广艺.语用原则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

[7] 熊学亮,刘国辉.也谈礼貌原则[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3): 60-61.

[8] Leech G. 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2005(06): 1-30.

[9]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04): 10-17.

[10] 黄伟明.论礼貌原则的制约因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02): 365-366.

[责任编校:张岩芳]

LimitationsandDevelopmentStrategiesofthePolitenessPrinciple

HUANG Guangfang, GAO Ya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Enlightened by Chomsky′s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ajor limitations of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terms of observational adequacy, descriptive adequacy, explanatory adequacy and language generating rationality. And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these limitations: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troducing restrictive mechanism and listener-models, and also predict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paper aims to enhance people′s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effective use of it so as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communication.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limi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1003-4684(2014)03-0063-04

H315

: A

2014-03-19

黄广芳(1976-), 女,湖北十堰人,文学博士, 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充分性听者局限性
直接有限环的新刻画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劳工(外二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