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

2014-03-31 16:16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危机辅导员

黄 琦

(广东财经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

黄 琦

(广东财经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而高校辅导员由于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因此对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具有独特的优势。论文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角度出发,探讨辅导员应该如何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角色定位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心理危机引发的恶性事件,受到国务院、教育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心理危机干预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高校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机制的过程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如何实现角色定位,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方面。

一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隐匿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常潜藏于个体内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往往由于社会或家庭的因素导致某些心结的存在,当遭遇特定应急事件时,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危机是一个潜在过程、量变过程。例如,有少部分大一学生出现了厌学轻生的情绪,它的潜伏演进过程大多数是:刚来到大学觉得不适应,目标缺失,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再加上人际关系又处理不好,本身性格比较敏感自卑,由此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一系列心理变化之后于是出现了厌学轻生的情绪。由此可见,心理危机是个渐进的过程,在发生之前会有一段比较长的潜伏期,如果这些潜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而积累起来,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心理危机事件。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突发性

前面提到心理危机的隐匿性,隐性的心理危机长期发展下去,轻则破坏情绪,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重则出现显性的心理危机事件。任何一个小小的问题如果被忽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甚至导致悲剧性后果,如出现自杀、暴力等行为,这些行为往往具有突发性,属于突发性事件。突发性心理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其爆发力和破坏力都相当惊人,不仅危及当事人的健康和生命,还摧毁多个家庭的幸福,破坏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多重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往往是“多因一果”,即任何心理危机都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当各种矛盾与冲突、选择与机遇、个人情感与职业发展等任务同时摆在90后大学生面前时,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发各种心理危机。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时代性

如今90后是高校大学生最主要的群体,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常处于核心地位,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容易产生挫败感。而缺乏与同龄人交流,是造成他们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当他们聚集到大学时,环境变化、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不良、适应性差、自我认知错位等这些外部环境和内在人格特征等因素都是导致90后大学生情绪低落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二 辅导员在心理干预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在配合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应该充当心理危机问题发现者、事件协助处理者、后期干预者、积极影响者等角色。

(一)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危机问题发现者的角色

曹连众老师在其《略论辅导员角色的嬗变与定位》一文中,给予了辅导员更为具体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心理上的疏导者和学习上的指导者。”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可以看到在高校教师队伍当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因此辅导员具备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优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较为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一些反常行为,以及影响学生心理危机的突发事件和潜在因素。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辅导员应当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发现者”的角色。此外,辅导员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对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发现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危机事件中协助处理者的角色

当心理危机信号或危机事件己经发生时,辅导员往往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人员,辅导员运用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第一时间能将危机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为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辅导员的工作决定了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事件处理过程中,不仅是全程参与者,而且是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重要助手,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家长的联络和安抚工作,为当事人提供多渠道的心理援助。

(三)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危机后期干预的角色

心理危机的彻底解除需要长期的干预来强化效果,避免心理危机易感人群重新陷入危机。高校辅导员要配合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对当事人的定期回访,在危机干预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当事人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引导当事人正确认识曾经的危机事件,使危机成为当事人实现个人成长和跨越的机会,同时做好班级和宿舍同学的思想工作,为当事人创造良好的心理恢复环境。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关注和及时疏导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学生,防止心理危机事件对这些学生的潜在影响。

(四)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积极影响者的角色

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配合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为心理危机干预作用的发挥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

三 发挥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群体,也是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在整个的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辅导员的准确定位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作用,避免工作中的缺位、越位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由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不同,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不全面,如有的辅导员把心理危机的化解仅仅看作是简单的聊天,有的甚至利用自身经验一味说教,这些做法很难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学校应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辅导员处理心理问题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操作水平,使心理危机干预真正成为其必备的职业技能,切实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效性。

(二)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建设

据介绍,在国外,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而目前中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人员人数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目前很多高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因为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人数有限,无法对测出可能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就由其辅导员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谈话。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有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第一时间将危机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但并不代表辅导员能替代专职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从事心理危机诊断和干预工作。假如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来对测试有问题的学生谈话引导,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建设,将会大大提高心理普查和干预的效果。

(三)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

目前高校基本形成了包括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包括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及心理咨询工作,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了心理健康宣传和活动以及其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了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还需要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监控体系,在各班级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各二级学院设立心理辅导站,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班级心理辅导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报告。辅导员视问题情况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向学院心理辅导站汇报。通过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发挥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干预,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1]张子龙,刑亚欣,焦子勇.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J].学术研究,(高校论坛),2012,(12).

[2]沈文青,刘启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

[3]陈瑶.加强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预防机制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8).

G41

A

1673-2219(2014)06-0107-02

2014-03-06

黄琦(1987-),女,江西高安人,硕士,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危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危机”中的自信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