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干预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2014-04-02 01:02王健凯杨锡燕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脑络证型认知障碍

王健凯 杨锡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特指存在轻度记忆障碍或认知损害但没有达到痴呆的老年人,个体的社会职业和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其病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1]。患有MCI的老年人是老年期痴呆患病的高风险人群,其向痴呆的转化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由于中晚期痴呆治疗效果欠佳,因而对MCI进行深入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MCI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防治老年痴呆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兹将中医药干预老年人MCI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MCI与阿尔茨海默病(AD)

在老年人中经常见到不够痴呆诊断标准的认知损害。国外学者先后将这一临床表现概括为良性老年健忘症、与年龄相关的记忆损害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存在明显局限性,现已较少应用。直到1999年,Petersen RC等[2]发表论文描述了MCI的临床特征,提出的MCI诊断标准弥补了前人不足,已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公认。其提出的MCI诊断标准如下:①存在由患者本人、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记忆障碍主诉;②与相同年龄和同等教育程度者比较,存在记忆损害,记忆测验成绩低于正常对照者1.5个标准差;③总体认知功能正常,但可有某一认知方面的变化;④日常生活能力保持正常;⑤除外痴呆或任何可以导致脑功能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疾患。Petersen RC等[3]认为,MCI主要存在3种类型:①单纯记忆损伤型。以记忆损害为主,其他认知功能无明显受损,即上述Petersen RC等提出的诊断标准所描述的情况,此型MCI的主要转归为AD。②多认知领域轻度受损型。多个认知领域的轻度损害(不一定包括记忆),但其严重程度达不到痴呆标准,可转归为AD、血管性或其他类型痴呆,亦可停留在MCI状态。③单个非记忆认知领域的损害。即无记忆损伤,但出现在其他认知领域,如计算力、注意力、言语能力等其中某个领域的轻度功能障碍,如单纯语言障碍。研究表明,在MCI中,相当比例可进展为痴呆,包括AD、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但以AD为主。是否所有的MCI患者都将随时间推移进展为AD尚有争议。

2 中医对MCI的认识

中医学对MCI无专门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特征,其内容散见于“善忘”、“健忘”、“呆病”、“癫狂”等范畴。由于MCI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故目前多以“健忘”论述。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亦称“喜忘”、“多忘”等。有学者认为,MCI人群的记忆力损害可以用“言谈不知首尾,时作时止”,“转盼遗忘”,“语后便忘,不俟终日,尽心力而思量不来”,“多忘善误”,“遇事多忘”,“恍惚多忘”等来描述[4]。

3 MCI的病位及病因病机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指出“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明确指出了记忆与脑的关系,故中医学认为MCI的病位在脑。纵观近年来中医对MCI的研究,认为MCI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与心脾肾虚损、气血阴精不足有关,标实责之于气滞、血瘀、痰浊、毒邪上扰。因脑髓失养,或邪阻脑窍,则脑神失灵,发为健忘、失聪、痴呆等证。杨秀丽[5]认为,老年人MCI病位应在脑,所谓“人之记性皆在脑”。年老脾肾亏虚是发病基础,痰浊瘀血是致病之标。脾虚贯穿于整个认知功能减弱、衰退直至发生障碍的全过程,早期为MCI,以本虚为主,后期即痴呆,虚实夹杂。周文泉认为,MCI的发生与痰浊密切相关,其中以阻窍之无形之痰居多。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痰浊内生,并夹寒、热、燥、湿、风等邪气伤及清明之府,痰气泛滞于脑,痰凝脑府,使清窍混沌,凡遇老年人MCI辨证属痰浊阻窍者,均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每获良效[6]。徐世军等[7]从脑络功能演变的角度对MCI的发病和病机进行了探讨,提出“脑络痹阻,毒损脑络”是MCI的核心病机。自然衰老加之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老年性的基础疾病,首先导致脑络硬化或粥样斑块生成,脑络气滞血瘀,使脑的供养下降或不足,出现记忆力减退;脑络失养,气血逆乱,成瘀生痰,痰瘀胶阻,导致脑络功能痹阻,日久酿生毒邪,损伤脑络,出现认知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是谓MCI或AD。

4 MCI的中医证候研究

在目前对MCI的中医学研究还不是十分深入的情况下,已有学者对MCI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但由于临床研究样本普遍较小,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的报道甚少,MCI的中医证候尚无权威性统一标准。何迎春等[8]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有关条目主证为准,将MCI分为以下证型:脾肾两虚型、湿热壅滞型、痰湿阻络型、气阴两虚型及肝肾阴虚型。其中脾肾两虚型是MCI的主要证型,其他依次为湿热壅滞型、痰湿阻络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杨志敏等[9]在历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拟定MCI的基本证型为肾虚证、脾虚证、心血虚证、痰浊证、血瘀证及肝郁证。通过对44例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发现,MCI为本虚标实证,最常见证候是肾虚证,其次是心血虚证、血瘀证、脾虚证、痰浊证,未见有肝郁证。彭晓红等[10]应用辨证量表将252例MCI患者分为肾精亏虚证、气血不足证、痰浊阻络证、瘀血阻络证及肝阳上亢证5种证型。结果显示,MCI属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证为主,其次为气血不足证,痰浊阻络证,治疗以健脾补肾益气为本,祛痰活血通络治标。顾超等[11]应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MCI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情况,对1998—2010年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诊治MCI文献中的证型和方药,按标准术语进行归类,统计其出现频次,确定常见证型和常用药物等。结果:MCI中医证型19个,常见证型有痰浊阻窍、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气血瘀滞、心脾两虚、心血不足、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亏虚;13个病因病机要素分别为痰浊、肾亏、血瘀、髓亏,提示MCI以实证居多,符合痴呆早期多实的特点。赵明星等[12]从文献的角度对MCI的证候要素及其分布、组合规律进行探讨,结果:MCI的主要病因证素以血瘀、痰浊为主,气虚、精亏次之,病位证素以肾、心为主,其次为脾、经络、肝,主要证候类型表现为肾精亏虚证、痰迷心窍证、痰浊血瘀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等。虽然因调查人群、纳入标准、研究方法不同,各调查结果存在差异,但大多数研究中均显示存在本虚标实之证。

5 中医临床治疗研究

近年来中医对MCI的治疗主要应用中药、针灸及针药结合的方法,或以补虚为主,或以补虚泻实为治,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5.1 中药治疗在中药复方制剂方面,郭仁真等[13]以茴拉西坦胶囊作双盲对照,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药物组成:茯苓、清半夏、陈皮、淡竹茹、黄连、石菖蒲、川芎、远志等)治疗老年人MCI痰浊阻窍证的临床疗效。结果:黄连温胆汤加味在改善老年人MCI痰浊阻窍证的症状、认知能力、提高乙酰胆碱(ACh)含量方面疗效均优于茴拉西坦胶囊(P<0.05),在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方面与茴拉西坦胶囊疗效相近(P>0.05)。况时祥等[14]应用补脑Ⅰ号(药物组成:生晒参、石菖蒲、茯苓、巴戟天等)治疗MCI心肾两虚证45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3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谢旻[15]认为MCI的治疗关键在于补肾填精,健脑开窍,祛瘀化痰,应用补肾健脑汤(药物组成:人参9 g,熟地黄12 g,炙黄芪15 g,山茱萸12 g,益智20 g,肉苁蓉15 g,石菖蒲15 g,远志12 g,郁金12 g丹参15 g,川芎12 g,水蛭6 g)治疗MCI 30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吴正治等[16]应用天泰1号(药物组成:天麻、人参等)治疗MCI 65例。结果:天泰1号可显著改善MCI患者的认识障碍,并能降低MCI向AD的转化。天泰1号补肝养髓,健脑益智,兼活血化痰,适用于老年人MCI髓海亏虚为主者。李乐军等[17]应用通脉益智丸(药物组成:人参、何首乌、丹参、川芎、赤芍药、红花、石菖蒲、远志、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益智、陈皮)治疗遗忘型MCI 30例,并与脑复康胶囊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词语即刻回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的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改善患者大脑前、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提高作用显著(P<0.05,P<0.01),并且能明显改善脑动脉的阻力指数(P<0.01)。在中成药治疗方面,有学者观察银杏叶片对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发现以银杏叶片1年观察期干预MCI患者,能够较好地改善认知功能,并能降低痴呆的转化率[18-19]。

5.2 针灸治疗针灸能够改善MCI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在MCI的治疗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值得临床推广。

孙远征等[20]应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MCI 30例,并与对照组应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治疗组操作时患者取半卧位,取穴:百会、膻中、关元、神门(心经之原穴)、太溪(肾经之原穴)、飞扬(膀胱经之络穴)、太白(脾经之原穴)、丰隆(胃经之络穴)、风池、本神、曲池、太冲(肝经原穴)。在针刺得气后,留针40 min,其间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每6 d休息1 d,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记忆商、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等记忆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记忆疗效优良率80.0%,对照组记忆疗效优良率76.7%,2组记忆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原络通经针法可以改善MCI患者的记忆功能。赵凌等[21]应用“通督调髓”电针疗法治疗MCI 94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93例对照观察。治疗组电针神庭、百会、四神聪、风池穴,电针连接时,前神聪、后神聪和左风池、右风池为1组;神庭、百会和左神聪、右神聪为1组。每次1组,2组交替使用。电针治疗30 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0.0%,对照组总有效率3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5.3 针药结合治疗于月明等[22]应用针药结合治疗MCI 30例,补肾通络汤药物组成:熟地黄12 g,山茱萸12 g,巴戟天9 g,肉苁蓉9 g,石斛9 g,麦门冬9 g,茯苓9 g,川芎9 g,五味子3 g,大枣3枚,生姜4.5 g,石菖蒲4.5 g,远志4.5 g。日1剂,水煎取汁100 mL,分每日3次餐前服,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并配合头针,取穴四神聪、风池、内关、神庭及百会。每日1次,每次20 min,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针药结合治疗MCI可明显延缓痴呆的发生。罗展等[23]应用“通督调髓法”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MCI 40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治疗组针灸选穴:四神聪、神庭、百会及风池;进针0.5~1.0寸,得气后在针柄上连接电针,神庭、百会和左神聪、右神聪为1组,前神聪、后神聪和左风池、右风池为1组。每日1组,2组交替治疗;要求患者总治疗次数不低于12次。结果:2组治疗后综合认知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6 讨论

认知障碍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疾病进展的后期开始治疗,虽然可以延缓疾病的进程,但已有的损害多不能逆转。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干预MCI的研究日渐增多,但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有关MCI的病因病机研究、证候诊断标准及临床研究还很有限。其一,病因病机研究尚欠完善。对MCI的病因病机认识多沿用以往对“健忘”、“痴呆”的认识,不能全面解释MCI的病理本质。其二,证候诊断缺乏统一标准。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但目前中医对MCI尚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大多数研究没有对受试者进行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这使得各中药没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其三,临床研究尚欠规范。临床研究规模普遍较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深化病因病机研究的同时,完善中医证候诊断,立足辨证论治,按照统一标准开展系统规范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便更好地辨证治疗MCI。

[1]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 171-173.

[2]Petersen RC,Smith GE,Waring SC,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J].Arch Neurol,1999,56(3):303-308.

[3]Petersen RC,Doody R,Kurz A,et al.Current concept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rch Neurol,2001,58 (12):1985-1992.

[4]金香兰,张允岭,韩振蕴,等.痴呆前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中医术语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 (3):158-161.

[5]杨秀丽.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与治疗[J].光明中医,2008,23(3):342-343.

[6]郭仁真,李浩.周文泉从痰论治老年轻度认知障碍[J].中医杂志,2009,50(9):784-785.

[7]徐世军,赵宜军,张文生,等.从中医脑络功能演变谈轻度认知障碍的病机[J].中医杂志,2011,52(19):1627 -1629.

[8]何迎春,张如富.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64.

[9]杨志敏,谢东平,陈淑慧,等.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初步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4):219-221.

[10]彭晓红,张虹,李应昆,等.运用中医辨证量表探索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规律[J].中医学报,2011,26 (8):941-942.

[11]顾超,安红梅.基于文献的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 (10):27-29.

[12]赵明星,李亚明.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4):825-827.

[13]郭仁真,周文泉,罗增刚,等.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痰浊阻窍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33-36.

[14]况时祥,杨辉,刘琛,等.补脑I号治疗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8):31-32.

[15]谢旻.补肾健脑汤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35-36.

[16]吴正治,钟琪,孙苏萍,等.天泰1号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3):255-258.

[17]李乐军,邵凤扬,宋斐,等.通脉益智丸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4):591-594.

[18]肖世源,张春燕,李践一,等.银杏叶片G(斯泰隆)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成药,2011,33(5): 751-754.

[19]董振华,张春燕,蒲斌红,等.银杏叶片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9):1208-1211.

[20]孙远征,祝鹏宇,张淼,等.原络通经针法治疗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1):810-812.

[21]赵凌,张富文,张虹,等.电针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9): 779-784.

[22]于月明,李彤.补肾通络汤结合头针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44(10):106-108.

[23]罗展,郑立卿,李航,等.药物联合针刺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18-119,122.

(本文编辑:习沙)

猜你喜欢
脑络证型认知障碍
从久病入络探讨慢性头痛的病因病机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脑络欣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