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河北水环境监测 支撑水资源严格管理

2014-04-02 23:29王丽萍
河北水利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水文局监测站红线

何 璇 王丽萍

根据《河北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制度,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监测,优化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站网,提升检测能力,满足重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需要,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驾护航。

1. 编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实施方案,为考核提供依据

水文局作为河北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撑单位,从2011年开始参加省水利厅组织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主要负责重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实施方案及考核方案的编制、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评价等相关工作。

根据水利部颁布实施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通过分析评价21世纪以来全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趋势分析等数据,初步划定全省重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范围。通过多次与各市水利(务)局协调最终确定了水功能区考核范围。根据水利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2015年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分解工作的通知》,对海河区、辽河区重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进行2015、2020、2030年目标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等,为纳污红线考核提供依据。

2. 参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014年3月份,省政府组织进行了河北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由水利厅牵头,财政厅、国土厅等相关部门参加,分成6组对全省11个设区市和定州、辛集两个直管县市进行了评分考核。水文局参与制定了考核细则、评分标准等,3名同志作为考核组成员参加了此次试考核。

2014年6月份,国家组织考核组对我省进行考核。水文局搜集整理、汇总评价并上报了重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相关资料,负责了纳污红线考核相关技术问题的答疑,完成了2013年度水功能区考核目标。

3. 优化河北省水功能区站网,为考核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考核可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一个难点是水功能区达标考核,主要制约因素为水功能区监测尚有部分空白区、监测断面代表性不强、监测频次达不到规范要求、水功能区达标率偏低等问题。为此,水文局开展了全省海河流域、辽河流域重点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现状基础信息调查工作,调整、新增了水质监测站,健全了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站网,并及时开展水质监测工作,为2014年考核提供数据支撑。

对省考的85个水功能区和国考的77个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监测站网的复核,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和考核技术方案的要求,增设水功能区监测站,增加监测频次,开展监测,以满足考核需要。

3.1限制纳污红线考核水功能区现状

《河北省水功能区划》共划分了263个水功能区,列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目录中的水功能区共计122个,其中内陆河1个,辽河流域6个,海河流域115个。“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近期达标评价名录”于2014年3月份下达,全省列入国家考核的重点水功能区共计77个(简称国考),其中71个属海河区,6个属辽河区。

我省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先试先行省份,2013年省政府批复实施纳污红线考核各设区市和直管县市的水功能区共计85个(简称省考),与国考水功能区重合的有63个。

3.2水功能区监测站网优化

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和考核技术方案中对各类水功能区监测断面布设和监测频次的统一要求,结合我省水功能区监测现状,2014年初开始对122个国家重点水功能区的范围、位置、水质现状、水质管理目标等现状基础信息进行了复核调查。经过与水利局等相关单位的多方沟通协调,最终确定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站网。

85个省考水功能区共新增了44个水质监测站,调整了5个站监测频次,健全了省考重点水功能区监测站网,于2014年4月份开展监测。77个国考水功能区共新增7个水质监测站,调整17个监测频次,健全了国考重点水功能区监测站网,于2014年7月份开始监测。这些监测数据将用于2014年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能够基本满足国家和我省重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需要。

4. 提升监测能力,加强质量管理,为考核提供准确可靠监测数据

随着《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项目的逐步实施,一些老化失修仪器得到了更换,部分实验室配备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动注射分析仪等大型仪器,监测能力不断提升。日常监测工作中认真执行《水环境监测规范》、《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确保质量体系正常运转。2014年,水文局实验室参加了国家认监委和水利部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考核项目包括硝酸盐氮、有机项目及纳污红线考核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双参数指标,各实验室均考核合格。今后,将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监测能力,更加重视质量管理,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水文局监测站红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错水下地形开测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