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互动模式下的语用学认知分析——以动词的时态和体态为例

2014-04-04 03:27杨莉莉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时态语义语法

□杨莉莉

(湖南农业大学 国际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既承担着言语信息传递的任务也承担着一定的交际任务。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交际语言,其使用范围较广,对于人们的交际以及沟通交流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教师所应关注的重点,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语言应用技能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并且将语用学等相关理论灵活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指导英语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语用学所强调的是单词等语言构成要素与语境的关系,应该从语境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某一词、句的含义,在没有确定语境的情况下,语言行为会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每个单词可能会有多重意思的解读。例如,脱离语境的“Oh,My God!”,我们便无法判断说话者要表达的感情是惊喜还是生气,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出现语用的失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语言的教学更多的是以应试为指导的,教师更加注重相关语法、时态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语境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学生的联系机会也是很少的。受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所掌握的是单独的语法知识,无法将这些单词、语法有机地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语句,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应用和沟通能力,使其无法获得有效的交际。将语用学与英语教师有机结合,能够从应用的角度来审视英语教学,使得教学活动更为完善,学生也能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相关知识。本文以动词时态和体态作为出发点,以此来分析语义互动模式下的语用学认识问题。

一、语用学概念

英国语言学家克斯托尔曾经说过,语言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使人着迷的研究对象呢?或许是因为它具有概括人类思维和人类奋斗历程的独特功能。弗洛伊德说,言语原本就是巫术,迄今它仍保持着这种古老的魔力,人们既可以用言语使人高兴,又可以用言语使人陷入绝望。语言具有无限的魔力。如果我们环顾四周,纵览世界语言,不自觉地会为呈现缤纷五彩的言语和方言所惊叹。许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着不同意思,相同的词语在不同国家又具有不同的语义,甚至具有完全相反的语义,为了保证不同文化背景下沟通的有效性,便要注重该种语义的掌握和应用。语言是人类生活不断进步的推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我们理解自己,了解人际关系,解决人际关系紧张状况的手段,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文化的交流以及社会的发展等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德国普通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其独特的世界观。为了摆脱这种语言世界观的束缚,唯一办法就是要熟练地学会另一种语言,能自然地用这种语言思维。每种语言思维是不一样,为了深入了解语言的意义与思维,语用学就随之而生了。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提出这一术语——语用学。他认为符号学包括三个部分:语用学、语义学、句法学。在当时,人们认为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用来研究符号的起源与应用效果。随后语用学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语言学家注意到语用学的魅力,并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直到197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语用学杂志》一书,语用学成为了一门新兴学科。之后,语用学学科不断发展,学者们对语用学有了明确、统一的认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是以语言意义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语用学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不同种类的语言,通过对特定情境中词语含义的研究和推敲等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交流,这种语用学的应用还可以使人们通过不同的语境来理解和使用同一语言内容,其中的意义以及语境是语用学中所要关注的两个基本概念。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其研究内容也得到不断丰富,多种跨学科语用学不断涌现,例如口语语用学、文化语用学、认知语用学等,也涌现出一些语用交叉学科。这些都体现了语用学的蓬勃发展趋势,也展现出了语用学所带来的学术以及学科门类的繁荣发展。当前,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语用学交叉学科,比如心理语言语用学、法律语用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没有较为明确的研究范围,但是其以社会文化背景作为研究的基础,已经使得传统语用学的研究有了极大的突破,构成了宏观语用学的范畴。语用学是源于西方的一种语言哲学,它的形成和语言学家对于符号的应用以及研究有着重要的关系,语用学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使得语言研究活动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从研究成果来看也有了更多的进步。从发展的视角来讲,语用学的研究和应用会使更多的学者投入到研究的行列,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语用学的相关内容,从而推动该种理论更为丰富和成熟并且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二、语用学认知分析

英语词汇种类是较为丰富的,主要有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等。在英语词汇中动词是比较难掌握的一类词汇,因为它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会涉及到多种时态的变化应用,例如现在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将来完成时等。动词的不同时态表达着不同的语义,另外,同一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语义,英语动词还会因为时态的不同出现词语拼写的变化。因此,动词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动词时态以及体系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探讨将语用学的相关内容应用于动词时态的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语境的应用等更好地理解动词时态和形态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意思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动词时态

所谓的时态是借用一定的语法方式来表示一定的动作或者状态和说话当时的时间关系,它实际上是一种动词语法的内容。当该种时态表示一种直接关系时,所涉及到的是限定动词该种时态又被成为直接时态,如果表示的是一种间接关系所涉及的则是非限定动词,其被成为间接时态。在直接时态下有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的区别,前者表示动作或者是某种状态与说话时刻存在时间上或者心理上的联系。以说话当时的时间作为基础,通过动词形态以及时态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这就是英语动词时态最大的特点。

英语动词时态现象与汉语差别较大。在汉语中,不管动作发生时间如何,动词形式一般情况下没有变化,更多的是通过时间状语来表示不同的动作时间。而英语时态中的语法现象和西班牙语、法语等西语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总体而言,英语动词一共具有十六种时态,根据动作发生时间不同,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过去将来时。每种时间段都包含了四种形式:一般式,进行式,完成式,完成进行式。英语动词时态的四个时间段包括的四种形式,像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从一个时间段移到另一个时间段上,构成不同的组合,就由此组成了英语动词的十六种时态。我们必须要熟练地掌握所有的时态,才能易于理解语句的意思,背诵优美英语诗文。英语动词时态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措施,来提高动词时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英语动词往往具有多个含义,同一动词也可以和不同的介词进行搭配组合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在很多情况下,同一动词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有不同的意思。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是无法有效的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很多情况下会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而将英语动词时态教学与语用学相结合,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也会利于学生理解动词在句子中所真正表达的意思。以现在时与将来时为例,讲述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现在时

现在时可以分为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常用于: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动作时,表达当下状态、能力时等五种情况。还有少数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可以表示按照计划或者规定要发生的动作。“Make”是一个重要的动词,其有多种含义:制造,出现,成为,决定,猜测等。Make与不同介词组成的词组也有不同的含义,即使同一词组也表达了不同的意思。“Make sth good”。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赔偿,替换,修理;履行,实践(诺言等)。“I can make it good.”,单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可以理解为我会履行我的诺言,或者理解为我会为此赔偿。没有语境的话是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的,而且还会造成误会。

Loki:Please come here to help me.Reid,the copier was broken.

Reid:Don’t worry about it,Loki,I can make it good.

有了如此上下文,“快来帮帮我,瑞德,复印机坏掉了。”,“不用担心,洛基,我能修好它。”我们不难理解出此处的“make sth good”意指修理。

2.将来时

将来时分为一般将来时,将来进行时,将来完成时,将来完成进行时。每一种语态表达了不同的动作时态,呈现了不同的含义。在这里,以一般将来时来讲解语用学。在上文提到过“make”一词有多个含义,“make it”也有多个含义,例如:获得成功,准时到达。简单的一句,“She will never make it.”,脱离了原本的语境,我们无法描述其确切含义,只能靠猜测。可能是她永不能准时到达,也有可能是她永远成功不了。这就是为什么英语教师在要求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时,必须要将题目中的句子放回到原文中,才能真正理解句子的含义,做出正确判断。在四六级英文试卷中,一共有四部分题:听力,作文,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其中阅读理解题型分数占总分数的35%,是非常重要的题型,是学生取得高分的保证。通读文章,才能了解事情梗概,提高得分几率。

Penny’s dream is to be a great actor,but she is untalented,so she will never make it.

有了上文,我们可以很简单地理解“She will never make it.”的意思。“佩妮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演员,但是她没有天赋,所以永远不能成功”。

The flight leaves in twenty minutes,she will never make it.

此句话中“make it”则表达了“make it”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其所蕴含的准时到达的意思。词汇、语句是建立在语境中的。

当我们对于动词时态的语义互动分析时,更多的是从其语句结构中的作用及其语义元等方面展开。以构式语法的视角来进行义元结构分析,从句子的结构形式及其原型和变化的角度多角度分析,更好的根系动词的时态语义互动。而以语法构建的效益理论出发,使用较少的规则分析相对较多的语料所要求的理论体系也更为强大和完善,而将动词和句式结构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该种分析的需求。此外,语义互动模式下的时态语用学认知分析,将动词置于特定的句式结构下,在对构式语句进行相应的语法分析和形式变化时,将动词的用法及其词义语义展现,能够从多方面对动词的用法及其多种语义进行认知,从而实现研究的目的。这种与从动词时态出发的语义分析,根据动词时态及其使用方式的转化展开,能够对动词的用法及其时态特征进行分析,并且以互动的视角来分析其语用学特征,实现一种综合的分析应用。将这种动词时态的语义分析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也更为深入地了解英语动词的变化形式,也更清楚地了解相关句式的构造形式,从而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此外,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英语动词体态

传统语法认为:体态表示人物动作或者状态处于何种情况的动词形式。现代语法则认为英语动词体态指的是,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相结合的英语动词的语法范畴,主要用来反映动作在内部时间结构方面所呈现的方式,一共有两种体:进行体与完成体。从字面可见两者不同的地方。进行体是指动作或动作过程正在某一时间内进行着,展现动作的过程性。完成体则直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呈现的是动作的结果。与英语动词时态相同的地方是,动词体态也包含多个基本用法,例如完成体包括现在完成体,过去完成体等。现在完成体还包括两种基本用法,那便是已完成与未完成。笔者以进行体为例进行语用学讲析。

进行体是比较常用常见的动词体态。比如说,“The old man is drinking tea.”,与“The old man was drinking tea.”。第一句我们理解为老人正在喝茶,表达了一个现在进行的连续动作。而第二句,根据状态,我们可以翻译成老人过去正在喝茶。但是在没有上下文提示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第二种情况下,老人到底有没有饮完茶。导致翻译的结果不是很精确。英语翻译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但是这么直接脱离语境,恐怕英国人也不能完全翻译准确。

“The old man was drinking tea,then,his little boy came home,took the tea cup and drank the last of tea.”根据语用学的要求,我们要根据上下文来解析句子。老人正在喝茶的时候,他的小儿子回家,拿走了茶杯并且喝掉了剩下的茶水。结合整个语境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老人的茶水并没有喝完。

这种语义的互动分析还可以从动词的替代使用上来完成。对于动词“替代”可以用一个单词replace或者substitute来表示,而在具体的应用中则应根据句子所要表达的具体意思及其情景等选择恰当的词语,而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用词组take the place of来表达替代的意思。在对该种词义进行分析时则应根据句子的语境和动词可以使用的体态综合选择。某一特点单词的语义分析则可以从句子变换结构中来完成,如对动词take的语义分析,可以将其置于词组结构或者句子成分的形式来完成必要的分析,在分析中探究其具体用法。

当我们对take一词进行语义分析时,要结合其在句子中所要表达的时间和状态等,使其以正确的形式来体现。在一些句子中它还可以与其他动词进行一定的替代使用,这种语义上的互动能够使其更好的应用。而对于我们的语义互动分析更多的则是从其结构和用法上来对其分析。Take的变形为took、taken所表达的是不同的时态和语态特征下的变化,将其应用到具体的语句中时表示特定的相同的意思或者变化了的意思,能够使句子的结构和意思表达更为清晰完整。这种语义互动的分析可以结合其衍生出来的新的义元形式,从对义元形式的对比分析入手,进行一定的语义互动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体现其语法和语义特征。将该种语用学的语义比较分析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时,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不同语言环境下同一动词的不同含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言的基本用法,使英语教学的水平不断提升。

当我们以动词的时态和体态为对象来研究语义互动模式下的语用学认知,能够以动词的变换形式等更好的体现语义互动现象。在英语语法中,时态和体态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在具体的应用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保证语法使用的正确性及其完整性。动词的时态和体态综合表现某种动作的形态或者状态,使动词的词义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彰显出其多义性或者词义的变化等,使其从多维的角度来丰富英语的语法内容。在语义互动分析时,我们便要将两者有机集合,从动词的时态出发同时结合其体态特征来理解其义元结构及其变化组合出的新义元结构,使其语义更为完整和丰富。通过这种语用学认知分析,教师可以呈现给学生一种更为直观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语用学和英语学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使得其能够将动词的词义与语法、语境等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我们从动词的时态及其体态特征等来分析其在英语语法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对英语语法和句子结构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这种基础上将语义互动的相关概念融入到时态和体态中,通过动词在句子中的语义互动分析来完成语用学上的认知分析。这种认知分析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和教学上的综合理论分析,其分析的构建是以语法结构为基础的,而动词的语法分析则为该种语用学的认知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应该将英语动词的所有时态和体系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其语境含义和构成的同时来分析其句子结构等,完成对于语义互动分析。这种语义的互动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义元结构,以单一的义元分析及其衍生出的新义元综合分析的形式来完成对某一动词不同结构下的语义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其语义互动现象和其语用学的含义。从语义互动的模式出发来研究语用学认知现象,以动词的时态和体态为切入点,能够通过语法的变化使用等将其语义互动现象更为直观的体现。这种研究并非是单一的语法现象的研究,将动词应用到不同的句式结构中可以构建出不同的句式及其语法结构,而对这种构式语法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分析语法的语义单元等,从而使语义互动的研究和分析更为丰富和完整。

实践中语用学在促进人们了解语句的真正含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用学强调的是语句与语境相结合。并不是所有脱离语境的语句都能表达出作者的初衷,脱离语境的语句是不完整的。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盲目、武断的做法,其结果不一定是积极的,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阅读者的偏执与愤怒。对于学习掌握一种新语言的学者们来说,运用语用学可以快速掌握了解句子原意,学会多种表达方式。对于教授外语的教师来说,语用学则是辅助教学的利器。语用学可以加强学生对词汇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量,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语用学改变了传统英语哑巴教学。英语教学活动不再围绕着提高考试成绩而转,而是转而以从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人文交际能力为教学出发点。随着语用学不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注意到,如何将语用学正确恰当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师们需要继续探索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用学与英语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语用学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应用的指导作用,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语义互动模式下的语用学认知分析是以实际应用为指导的,我们将英语教学中动词的时态以及体态作为基本内容来分析其应用的相关问题,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动词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相关内容,使其能够从语法、句式结构以及语境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语言应用的相关问题,使其能够更为灵活的选择交际用语,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有效地保证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1]钟玉国,彭正良.英语动词的时态、体态与式态[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24).

[2]姜望琪.从《语用学手册》看语用学的最新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

[3]谢应光.英语动词进行体语义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4](奥)弗洛伊德著,彭舜译.精神分析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时态语义语法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语言与语义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现在进行时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