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训诂学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功用

2014-04-04 11:04王跟国
关键词:训诂学训诂尔雅

王跟国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浅谈训诂学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功用

王跟国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训诂学;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功用

关于“训诂”,孔颖达《毛诗正义·关雎》曰:“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近人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1](P181)陆宗达、王宁说:“按黄季刚先生的说法,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2](P7)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与文字学、音韵学合称为“小学”,它通过对前人训诂实践的总结、分析,归纳训诂实践成果的体式、训诂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词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来指导训诂的实践。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通用的语言,似乎与训诂学相距甚远,其实不然,训诂学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现代汉语词汇与古代汉语词汇的联系

训诂学是训诂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总结,是古代汉语研究的纵深学科,与古代汉语关系密切。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系统与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相比较,虽然变化较大,但是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它们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关联。从词汇方面的联系来看,古代汉语词汇仍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活跃在现代汉语中。

有些古代汉语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消亡了,但是更多的词则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我们称这些词为古今传承词。这些词中,一些词语古今词义基本相同,这些词语数量虽然很少,但是它们属于基本词汇,使用频率极高,生命力很强。正因为这些词的存在,汉语的词汇才有了一定的稳固性,它们和发展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使得古今汉语能够相通。这些词汇一方面作为词继续沿用,另一方面还作为构词语素构成新词,有着极强的能产性。大部分古今传承词的古今义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些词的某个义项或者某些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些意义是由它在古代汉语中的某个意义发展而来。有些古代汉语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死”去了,不再作为词单独使用,但是作为语素还存在于大量的现代汉语词汇中。王宁先生曾经说:“构成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不自由语素,相当一部分保留着先秦古义,而且大多属于现代不再单独使用的意义。”[3](P409)如:“救”的“止”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但还保留在“救火”、“救灾”、“救难”等词中。即使是现在的单音节同义词中,文言词的构词能力往往也大于口语词。如:“丢”和“失”都有“丢失”的意思,是一组同义词,“丢”是口语词,“失”是文言词,但是由“丢”组成的词远远少于“失”组成的词。

二、训诂资料中的训释内容

古人训诂实践成果的体式主要有正文体、注释体、字典辞书体、杂考笔记体几类,其中以注释体和字典辞书体为主。训诂资料中的训释内容广泛,包括:解释词义、串讲句意、释章旨、阐述语法、说明修辞、分析句读、校勘文字、分析篇章结构、标注读音、阐明著作体例、阐发义理、概述题旨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解释词义、串讲句意。

实词意义实在,是语句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古书中一些较难理解的实词就成为词义训释工作的重点。如: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墨子·经上》:“必,不已也。”

《尔雅·释言》:“还、复,返也。”

《尔雅·释言》:“征,召也。”

虚词虽然远不如实词数量多,但是在古书中的使用频率却很高,且一些虚词的用法复杂多样,成为读者阅读古书的障碍。因此,解释虚词也成为训诂资料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如:

《左传·隐公元年》:“其谁曰不然?”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其,语气副词,此表疑问语气。”

《论语·八佾》:“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四书集注》:“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

这些词语释义与其他含在阐述语法、说明修辞等训释中的与词语释义相关的内容都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学习和研究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三、训诂学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功用

(一)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字形与字的本义联系最为密切,与引申义也存在着或近或远的关系。今文字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不再象形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分析构字的部件来说解字义。形训是常见的训诂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训释词义。这种形训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字的本义、引申义。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其中对“私”“公”之义进行了形训,据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引卢文昭说,“私”当作“厶”[4](P411),字形是围绕着自己转,本义是“自己的”。“公”从“八”从“厶”,“八”是违背之义,“公”表示与“私”相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形训专著,被称为“形书”。如《说文·口部》:“命,使也。从口令。”是说“命”是会意字,“口”“令”共同表义,意思是命令。又《说文解字·隹部》:“雄,鸟父也,从隹厷声”、“雌,鸟母也,从隹此声”,可知“雄”“雌”都是形声字,二字的形旁是“隹”,声旁分别是“厷”“此”,“隹”古文字为短尾巴鸟之形,因此“雌”“雄”的本义都与鸟有关,分别指公鸟和母鸟,后词义扩大指一切动物的公母。又《说文》:“兵,械也”,可知“兵”的本义是兵器,后由兵器义转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士兵的集体就是军队,因有军队义,兵器在战争中使用,因又引申为“战争、军事”义。

许多其他非形训资料同样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本义及其引申义,使纷繁的词义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有利于我们提纲挈领,以简驭繁,轻松掌握和深入研究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如:现代汉语中用“东道主”表示“请客的主人”,那么这一意义如何产生的呢?《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东道主,东道之主人也。秦有事于诸侯,必须向东行,多须经过郑国国境,郑可任招待之责,为秦东道之主人。后世专以东道指主人,盖误会其义而用之。”[5](P480)可知,“东道主”原指东方道上的主人,因为郑国在秦国的东面,所以称之为东道主,后用“东道主”代指“请客的主人”。

(二)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

首先,追溯现代汉语词语的历史渊源 一些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古已有之,训诂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追溯这些词的历史渊源,深刻理解这些词的意义。现代汉语中兄弟的妻子之间互相称呼“妯娌”。陆宗达、王宁训释如下:“《方言》说:‘築娌,匹也。娌,耦也。’郭璞注:‘今关西兄弟妇相呼为築里(娌),度六反,《广雅》作妯。’《集韵》:‘妯又音俦。’‘築’,上古音在‘知’纽‘沃’韵,‘妯’在‘定’纽,‘沃’韵。其实,它们都是‘俦’的音转,‘俦’在‘定’纽‘萧’韵,与‘築’、‘妯’恰为对转音。‘俦’,《玉篇》训‘侣也’。《文选·魏都赋》注‘等也’。《思玄赋》注‘匹也。’‘俦娌’意为‘等耦’——同作一对兄弟的配偶。”[2](P468)可见,“妯娌”是古语词“築娌”“築里”“俦娌”的别称,语音相近,意义相同。

其次,探求现代汉语词语命名的由来 有一些词我们经常使用却不知其所以然,训诂资料为我们揭示事物命名的缘由。例如,我们用来夹饭的器具为什么叫“筷子”?叔母为什么叫“婶”,舅母为什么叫“妗”?据陆宗达、王宁考证:因为古代的筷子叫“箸”,南方的船家忌讳它和“住”同音,为了吉利改用行船快的“快”来代称,后来这个行业禁忌词进入了全民语言,“箸”就成了“快”,又因为南方的筷子是用竹子削成,所以“快”字又加了“竹”字头,“婶”与“妗”古音都以“m”作尾音,“婶”等于“叔+ m”,是“叔母”的合音,“妗”等于“舅+m”,是“舅母”的合音。[2](P458)

训诂资料常常使用声训(利用词与词之间的语音联系训释词义,被释词与解释词通常读音相同或者相近)解释事物名称的由来。如:

《风俗通义》(四部丛刊版,卷六):“笛,谨案:乐器,武帝时丘仲之所作也。笛者,涤也,所以涤荡邪秽,纳之于雅正也,长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

《说文·韭部》:“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

《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

《礼记·哀公问》:“政者,正也。”

《尔雅·释言》:“幕,暮也。”

《周礼·地官·序官》:“媒氏。”郑玄注:“媒之为言谋也。”

以上例中,用“涤”释“笛”,用“九”释“韭”,用“归”释“鬼”,用“正”释“政”,用“幕”释“暮”,用“谋”释“媒”,揭示所释词命名的由来。训诂资料中还有声训与形训、义训相结合的例子,如:

《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用“迁”释“仙”,是声训,“老而不死曰仙”是义训,后面又有形训。

《释名·释首饰》:“钗,叉也。象叉之形,故名之也。”例中用“叉”释“钗“,是声训,后面是形训。

第三,系联同源词,加深我们对汉语词汇系统的认识。同源词是指具有同源派生关系的词,通常以某一概念为核心,音近义通。有些声训释义资料中解释词和被释词音近义通,具有同源派生关系,是同源词。如:

《释名·释姿容》:“抱,保也,相亲保也。”

《释名·释言语》:“福,富也。”

《释名·释宫室》:“仓,藏也,藏谷物也。”

《释名·释床帐》:“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

《白虎通义·卷一·爵》:“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

《白虎通义·卷一·号》:“霸者,伯也。”

《白虎通义·卷七·三纲六纪》:“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

《白虎通义·卷八·性情》:“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

《白虎通义·卷八·姓名》:“仲者,中也。”“叔者,少也。”

《白虎通义·卷九·嫁娶》:“娶者,取也。”

《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詠言。’”颜师古注:“詠者,永也。永,长也,歌所以长言之。”

(三)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语素义及其与词义的关系 现代汉语中许多合成词的语素在古代汉语中作为词使用,训诂资料中有关于它们的释义。如:“郊区、郊外、郊游、荒郊”等词中有一共同语素“郊”,我们抓住“郊”的意义,这一系列的词义就如纲在握了。《尔雅·释地》:“邑外为之郊”,因此,郊区指城外区域,郊外指城外,郊游指郊野游玩,荒郊指荒凉的郊野。再如:洲是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可知,“洲”是水中最大陆地之称,人类所居之地之所以称为“亚洲”、“非洲”、“欧洲”等也就明了了。又如:“元旦”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指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说文·一部》解释为:“元,始也。”旦,本义指早晨,引申指天。又如:藏獒是产自青藏高原的一种狗。《尔雅·释畜》:“狗四尺为獒。”由此我们知道藏獒体格高大的特点。

(四)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合成词有三种构词方式: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从词根与词根的联系看,主要有五种类型:联合型、偏正型、中补型、动宾型、主谓型。词义训释资料尤其有助于我们了解联合型的合成词。如:现代汉语中有“路途、逼迫、奔走、谨慎、清净、报复、假借、更改”等词,以下训释资料则有助于分析这些联合型合成词。

《尔雅·释宫》:“路、旅,途也。”

《尔雅·释言》:“逼,迫也。”

《尔雅·释言》:“奔,走也。”

《说文·心部》:“慎,谨也。”

《淮南子·本经》:“太清之始也。”高诱注:“清,净也。”

《广雅·释言》:“报,复也。”

《说文解字·人部》:“借,假也。”

《说文解字·攴部》:“更,改也。”

此外,训诂学还在辨析词义、识记字形字音等方面有一定的功用。总之,训诂学使我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对现代汉语中的语词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且对它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开拓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黄 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陆宗达,王 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3]王 宁.当代理论训诂学与汉语双音合成词构词研究[A].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王 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Disscussion on Exegetics and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Study

WANG Gen-guo
(School of Liberal Arts,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Exegetics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nd its theory.It has some functions that can not be replaced in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study.It is helpful in the research of semantic system and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the origin of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the semantic semes and the word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onpounds.

exegetics;modern Chinese;vocabulary study;function

H031

A

1674-0882(2014)03-0054-03

2014-03-15

山西大同大学2012年度博士教师科研启动项目(2012-B-28)

王跟国(1971-),男,山西灵丘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比较。

book=76,ebook=368

〔责任编辑 冯喜梅〕

猜你喜欢
训诂学训诂尔雅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周春《尔雅补注》《尔雅广疏》考辨*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