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阳光城国际广场空调防排烟设计

2014-04-07 14:50高俊峰
山西建筑 2014年15期
关键词:前室写字楼排风

高俊峰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阳光城国际广场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内,由酒店(五星级)、公寓及办公楼组成,其中酒店地上19层,建筑高度87.500 m,建筑面积48 402.3 m2;公寓楼地上38层,建筑高度146.500 m,建筑面积40 436.95 m2;写字楼地上35层建筑高度149.200 m,建筑面积 50 723.79 m2,地下共 2 层,总建筑面积 198 990.00 m2。空调冷热负荷:写字楼、公寓总冷负荷为9 115.9 kW,总热负荷为10 939.08 kW;酒店总冷负荷为4 165 kW,总热负荷为5 084 kW。冷热源选择:综合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用及机房占地面积等因素,最终确定写字楼、公寓设置两台500×104kcal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一台为低区提供7℃~12℃冷冻水和60℃~50℃温水,另一台为高区提供5℃~10℃冷冻水和65℃~55℃温水,经设在写字楼和公寓第二个避难层的板式换热机组换热后向高区系统提供7℃~12℃冷冻水和60℃~50℃温水,两台机组互为备用;由于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酒店部分采用电动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燃气燃油热水锅炉,为酒店提供7℃~12℃冷冻水和95℃~70℃热媒,经设在锅炉房内的板式换热器换热后,为酒店空调系统提供60℃~50℃温水。酒店管理公司要求冷水机组冷量配置为5∶5∶3,即30%的机组要求满足酒店稳定冷负荷,所以选用两台600×104kcal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和一台400×104kcal螺杆式冷水机组。写字楼、公寓制冷机房和酒店制冷机房内均设置过渡季免费供冷板式换热器,供冷量按各自总冷负荷的20%考虑,冷却塔采用变频风机,以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冷源侧供回水温度为8.5℃~12℃,负荷侧供回水温度为10℃~15℃。

空调风系统设计:写字楼、公寓采用风机盘管+系统,新风机组设在每层的空调机房内,写字楼设集中新风井,各层新风机组均从新风井采集新风,新风井在20层处封板,分为5层~19层和21层~35层两个系统,在避难层(4层和20层)及35层屋面各设一台新风送风机,每个系统两台送风机。各系统新风机机组开启台数小于50%时,启动一台送风机,大于50%时启动两台送风机。送风机出口处设余压阀,当送风量大于新风需求量时,送风机出口处压力增大,达到设定压力时,余压阀开启泄压。

酒店地下一层后勤区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裙房大空间(如大堂、全日制餐厅、大宴会厅)采用低速全空气系统,送风机及排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根据室内CO2浓度调节送风量。裙房其余部位及客房部分均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客房新风系统采用垂直送风系统,新风机组设在夹层及19层屋顶,5层~11层以下由夹层内新风机组送风,12层~19层由屋顶新风机组送风,新风机组和卫生间集中排风系统进行热交换,冬季,当室外气温低于排风的露点温度时,采用电辅助加热器预热新风,防止热交换器结霜。

空调水系统设计:写字楼、公寓空调水系统分高、低两个区,办公楼第二个避难层(20层,地面标高81.6 m)以下,公寓第二个避难层(21层,地面标高77.7 m)以下为低区,系统定压高度90 m,系统工作压力1.35 MPa。办公楼21层~34层,公寓22层~37层为高区,高区水系统一次侧定压高度90 m,系统工作压力1.3 MPa。二次侧定压高度75 m,系统工作压力1.05 MPa。写字楼采用共用立管分层水平式系统,共用立管采用异程式系统,各层采用水平同程式系统。公寓空调低区水系统采用两管制下供上回同程式垂直水系统,立管设在各共用管井内,供水干管敷设在4层顶板下,回水干管敷设在21层顶板下,高区水系统采用两管制下供下回异程式垂直水系统,供、回水干管敷设在21层顶板下。

酒店空调水系统不分区地下一层后勤区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地上所有部位空调冷冻水系统均采用四管制。冷冻水系统最大工作压力为1.40 MPa,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为0.7 MPa。酒店裙房部分空调水系统采用各层水平式系统,主立管设在管井或空调机房内,客房部分空调水系统采用垂直系统,主干管敷设在夹层内,夹层位于四、五层之间,各立管分别设在预留管井内。空调系统采用湿膜加湿器进行加湿处理。

防排烟设计:写字楼、公寓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和机械送风系统,着火时,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关闭所有风机,确定着火点后,打开对应防烟分区的排烟风机和补风机进行排烟。加压送风系统以避难层为界,竖向分为三段,加压风道在避难层处封板。地下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和地上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设加压送风系统,裙房地下防烟楼梯间地下段设加压送风系统。着火时,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的送风口,着火层为避难层下层,则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下层,若着火层为避难层上层,则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上层,并启动对应的加压送风机进行送风。避难层设置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

酒店地下一层洗衣房、水泵房和制冷机房均设机械排烟系统和机械补风系统,兼做平时间歇通风,制冷机房排烟系统兼事故排风系统。锅炉房设机械排烟系统和机械补风系统,兼做平时通风和事故排风系统。事故排风系统与燃气浓度报警系统联动,燃气浓度报警系统报警时,启动事故排风系统,并联动燃气管道快速关断阀关闭,切断燃气管道。地下一层配电室设事故排风系统和事故送风系统,兼做平时间歇通风。着火时,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关闭送排风机,并联动风机与竖井连接处电动阀关闭,待气体灭火完毕后,就地或由消防控制室开启送排风机进行排风。塔楼地下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和地上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设加压送风系统,裙房防烟楼梯间地下段设加压送风系统,其前室不送风。前室采用常闭型远控多叶送风口,着火时,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的送风口。设置加压送风的前室及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均设置重锤余压阀,超过设定压力时自动开启泄压。酒店标准层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分左、中、右三段设置了三台排烟风机,每层对应设三个远控多叶排烟口(常闭,280℃熔断),着火时,打开着火楼层的所有排烟口并联动屋顶排烟风机启动进行排烟。

猜你喜欢
前室写字楼排风
建筑排风隔热外窗冬季结露机理与防治
建筑首层扩大前室防排烟设计探讨
新天萌馆:写字楼里的“建筑梦工厂”
中高档写字楼租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对于一类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的影响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防烟系统设计
一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分化
基于STM32的室内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与排风系统
排风热回收对地铁空调机组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
台商萧俊丞在都市写字楼里开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