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商科院校公共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2014-04-08 10:41谭利娜周新民陈荣元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商科计算机考核

谭利娜,周新民,陈荣元

(湖南商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205)

所谓地方性商科院校,是指归属在一定地理区域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学科的高等院校[1]。该类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扎实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围绕国际视野、本土意识与现代教育思想等核心理念,培养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从事商科类专业工作的一般技能和从事有关岗位的核心技能、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2]。因此,地方性商科院校计算机教育,不能照搬其他综合类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根据商科院校的特色,更加注重学生商科背景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3]。

一、商科类院校公共计算机教育现状

虽然学校着力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基本理论技术、方法,但商科类院校计算机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由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对公共计算机教育方面存在的误区,导致大多数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动手能力较弱,计算机技术知识学习与应用脱离了商科专业背景,未能真正实现培养商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一)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不够重视

根据笔者对商科专业新入学大一新生的调查显示,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且接触计算机年限平均在3年以上。其中,30%的学生基本每天都会使用计算机,65%的学生每个星期使用计算机两次以上,仅有5%的学生较少使用计算机。与之相对应,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人生规划,意识不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学习的专业不是理工科,而是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类学科,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要求仅仅局限于能使用好相应软件工具就行,简单认为自己使用计算机时间长,对计算机十分了解,从而不求甚解,对计算机学习不够重视。

(二)学生对大学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不适应

作为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对象,往往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其还习惯于中学时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然而,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其方式和要求完全不同,前者一方面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由任课老师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均会在课堂讲授,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另一方面,中学学习内容较少,且学习目的以解题为主,针对某一重要知识点,可反复打磨,从不同的题型、不同角度来进行掌握,而后者由于内容多,课时短,学习的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往往较为浅显直白,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需由学生课后花费大量时间自主进行。进入大学后,学生本应很快转变、适应,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而从实际教学过程看,学生往往更适应中学教学方法,过于依赖教师讲授,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较差。

(三)教师授课内容过于滞后

计算机技术是知识更新换代最快的专业之一,各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研发、新理论的出现,都会促使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因此,计算机教育不可能与前沿的计算机技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计算机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是一个必然现象。教师的授课,本应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前沿和学生的不同专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选取授课内容,以使学生能较好地对接社会需求。然而,当前的公共计算机教育沿用多年前老版教材、教授过时理论、重讲解轻实践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掌握最新的前沿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大量教学资源浪费,公共计算机教育质量不容乐观。

(四)教师授课方式缺乏新意

商科类院校计算机教育普遍是以课本、经典理论为教学重点,以“讲授式”为主,辅以少量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以知识掌握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与学生专业领域的交叉综合和实际应用,为计算机教育而计算机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而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往往比较枯燥,理论知识较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承接性,需大量以数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学生很容易对其产生疲倦感和畏难情绪。而且大部分计算机教师来源于计算机或数学专业,鲜有经济、管理背景,且课堂时间短,知识点多,授课只能严格遵循教材,无法将课程内容与相关领域联系起来,解决学生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五)学校考核手段过于单一

计算机教育,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功能,学生通过学习,应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将知识创造性的用于实践。要达到这一目的,灵活的考核标准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对于公共计算机教育课程的主要的考核模式依然多采取课程考试的方式,课程设计实现、上机操作等仅仅作为辅助评分标准,重视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导致老师围绕考核标准“指挥棒”,重视理论教育,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多要求学生在课余自主完成,以死记硬背式的考核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地方性商科院校公共计算机教育分析与反思

(一)提升学生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烈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最大的推动力。如何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一方面可从计算机带来的变化,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其出现的短短几十年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因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师在授课时可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如电子商务课程,教师可从电子商务出现前后的购物方式、购物特点、对地区经济构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各方面进行对比,讲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以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课程在其专业领域内的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同时,难免思考课程开设的意义,一旦认为关系不大,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实际上,面对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活跃,只有使用计算机技术才能对之进行合理分析,而分析所需的建模、设计等问题,离不开公共计算机教育课程内容,学生受限于其知识面和对专业的深刻了解,认识往往较为直接片面,认识不到计算机技术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支撑作用,这就需要授课老师不仅仅拘泥于讲授课本知识内容,还要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清楚。

(二)引导学生逐步改变学习方法

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两个阶段的顺利转换与否,直接决定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学生是否能很快适应从老师主导的被动学习模式到学生主导的主动学习模式,既是学生本身面临的巨大挑战,也对老师的提出具体要求。老师在传授课程时,不能仅仅拘泥于传授课本知识内容,更要通过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其意识到学习不能依赖老师和学校,接受和习惯自主学习。为此,笔者尝试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每次上课时指定下节课的上课内容,划定预习范围,要求学生预习,并将不懂之处提前上交。笔者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对学生问题也不仅仅从知识方面进行解答,还对该内容在整个课程中所处地位、与其他知识点关联、学生为什么在自学阶段无法理解等问题进行讲解,力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精心选取课程教育内容

地方性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而商科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以商科专业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学科形成、教师构成、已有积淀等因素使这类院校已经形成了以商科专业为优势的特点[4]。在这样的背量下,商科类院校的公共计算机教育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商科特色,将本专业的发展与现代商科的各个分支、专业相渗透和交叉,这样将学生专业与计算机教育结合,在经济和管理的知识背景下教授计算机课程,充分印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使用形象的教学和灵活的考核模式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科学,传统的“听讲”式教学往往陷入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过程,而“考卷”式的考核模式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在公共计算机教育中,应紧扣“有商科特色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采用多媒体、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授课方式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原理、定律等内容时,可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仔细分析原理、推导公式;在讲授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可采用上机实际操作的方式,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的考核,也不应仅仅凭一张考卷,而应将检查知识掌握的考试和实际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采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某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开课之初提出考核目标,并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经常结合目标进行讲解,如在电子商务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开一个网店,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较好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公共计算机教育对商科院校学生来说,一方面是一种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磨练,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模式,及时与学生沟通,采用更为合理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经济类或管理类专业学生如何学好理工科性质的计算机学科,如何从被动式学习模式转化为主动式学习模式,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1]欧阳峣.刍议地方性商科院校的办学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29-30.

[2]唐未兵.地方商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56-57.

[3]李广琼.商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环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3):54-55.

[4]申炳听,余绍黔.商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福建电脑.2006(11):194-195.

猜你喜欢
商科计算机考核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内部考核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