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城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2014-04-09 08:41王怀新王丽君
社会治理理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方城县服务企业

王怀新 王丽君

河南方城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王怀新*王丽君**

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检察院今年以来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一改双优”活动,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跟踪百家新建企业,问效百个审批项目,追究百起渎职责任”被称为护航企业发展“三百”行动。为了开展好护航企业发展“三百”行动,对方城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方城县人民检察院近期专门成立了“全县中小微企业专题调研小组”,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全县企业摸底排查活动。旨在通过排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小微企业 发展状况 管理问题 检察建议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工业经济发展以“工业强县”为战略目标,以“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使得全县中小微企业个数不断增加,门类日趋齐全,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加快的态势。2013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将增长16.5%以上,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方城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展思路明晰

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以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提升传统工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认真落实各级制定的政策措施,强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加快提升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努力构建中小微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主导产业逐步形成

不断发展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新能源及超硬材料产业已逐渐成为引领我县工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与此同时,在传统工业中,各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快速发展,使我县工业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工业也成为了我县的主导产业。

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超硬材料工业园成效凸现,已成为我县固定投资大户。

二、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走访、调查老牌企业同时也关注在方城落户发展的新型企业,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各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

1.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真正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主要表现为,企业办事难,审批手续慢,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创办一个中小企业必须办理多种审批手续,并有许多种必备条件。如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生产评价、消防安全评价、土地使用手续、项目审批、审核、备案、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等等。

2.吃拿卡要和企业“三乱”问题依然存在。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县涉企收费部门多达十几个,收费项目几十项,同时,还要接受安监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以及个别部门的摊派。有的部门到企业检查随意性强。

3.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建筑工地周边群众阻工现象,厂房周边强买强卖等滋事现象经常发生。中南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还受到当地恶势力的威胁。种种违法乱纪现象都严重破坏了方城县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

4.职务犯罪和盗窃案件始终是困扰企业的蛀虫。职务犯罪带给企业的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例如,2012年9月份县长助理詹某因挪用下属的方城县供销社棉麻公司、裕农丰公司公款1050万元被判刑16年;同案的王某、陈某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1年、5年。案发后至今还有609.3万元未能归还。县物价局收费管理股股长牛某滥用手中的权力玩忽职守,给本无经营服务性收费资质的县环保局颁发收费许可证,导致无资质的职能部门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乱收费达3年之久,数额达36.6万元。盗窃人员则多为居住在企业附近的无业游民或内部职工,在作案的时间和地点上有很大随意性,无规律可循,给案件的排查和侦破带来了难度,需要司法机关加强打击合力,加大办案力度,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管理问题

1.企业自身规章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人事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出现企业与员工在履行劳动义务和享有劳动权利发生矛盾并引起不必要的诉讼行为,增加企业管理成本。(2)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不够规范,权责不到位,内部监督弱化。(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部分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对财务收支监督不力,财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差,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无证上岗,记账不及时、不连续、不完整,会计档案不完整,造成资金来路不清、去向不明。例如,2013年1月份我院查处的中电投南阳方城风电公司会计黄某利用变通票据等手段贪污公款50余万元案件,该黄就是利用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的漏洞,屡次轻易得手。

2.企业对员工缺少普法教育。少数企业老板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识不足,仍然沿袭过去的传统管理经验,对企业的管理比较粗放,只重视对员工的技能素质培育,忽略了思想教育,尤其是对员工的普法教育缺失。我县的企业员工大多数是从各地招聘的农民工,员工的素质相对不高,法律意识相对薄弱淡薄,有的员工甚至是法盲,企业内部监守自盗等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如我院办理的中南钻石股份有限公司陈某职务侵占一案,陈某利用其担任车间主任,经手、保管金刚砂的职务便利,非法窃取金刚砂半成品,价值达10000余元。

三、对方城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检察建议

《南阳市检察机关关于进一步深化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意见》明确地提出了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化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的重意义,严格办理涉企刑事案件,积极查办和预防涉企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强化对涉企案件的法律监督,全面深化“贴身服务”、扎实做好“阵地服务”、进一步完善“110服务”,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今年,我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以“护航300”行动为契机,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服务企业发展“1+4”联动工作机制,并以此为载体开启了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的新篇章。

(一)强化与行政执法部门联系,加强日常服务工作

检察机关要将服务企业发展工作常态化,通过与行政执法单位联合会签《服务企业工作暂行办法》,带动行政执法机关开展服务企业工作。一方面,要开通多形式、多渠道的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时接受、整理、处理企业反馈的意见或建议;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把服务企业发展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与“阳光检务”相结合,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把加强对企业的普法宣传教育与“阳光检务”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克服就案办案的诟病,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通过选取典型案例深入案发企业开庭审理的现实说法形式,让广大群众接受直观、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以震慑犯罪分子,积极引导舆论,同时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

(三)增进沟通,建立信息化平台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主体,牵头联合其他行政单位,为服务企业发展创造互通条件。根据各个单位自身的优势,积极建立与企业互动的信息化网络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可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让企业足不出户的就可以了解和解决迫切涉企问题,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质量。通过信息化平台做到行政信息公开化、社会化,充分的接受企业和社会的监督。方城县人民检察院探索创新的“1+4”联动机制,就是为了解决各行政机关各自为战、各行其是而创建的,目的就是通过检察院服务企业工作把各个行政机关的力量拧在一起,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最便捷、最有效、高质量的服务。

(四)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刑事犯罪与职务犯罪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合同欺骗、商标假冒、非法经营、欺诈经营、胁迫交易、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窃取企业商业秘密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统一、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对于盗窃、抢夺企业财产、侵占、挪用企业资金,绑架、敲诈勒索、侵犯企业经营者等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及时批捕,提起公诉。通过依法从严从快的严厉制裁、惩罚犯罪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积极办理企业内部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案件,维护企业内部管理秩序,为保护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撑好“保护伞”。要把深入查办阻碍和危害经济发展的职务犯罪案件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一项内容,积极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行政职能之便,对企业及经营者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案件,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针对企业经营者的非法拘禁、搜查、报复陷害、刑讯逼供等侵权犯罪案件、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经营者的人身和财产权利。

(五)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是任何一项事业规范有序发展和取得成就的重要保障。同样,任何企业都必须拥有一整套完善的、适应企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才能够持续健康运行。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检察建议这一平台,联合行政执法单位,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帮助企业建立内部会计、出纳等岗位制度、职责以及正确的企业内部会计处理程序。

*王怀新,王丽君,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民检察院。

猜你喜欢
方城县服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方城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方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查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