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宽容意识的培养路径

2014-04-10 17:01王树岩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王树岩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论大学生宽容意识的培养路径

王树岩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近年高校发生的投毒等恶性事件,使多名大学生致残或离世;一些大学生相互间关系不睦,令当事者深为困惑。此类问题源自宽容意识的欠缺。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应采取包括扎实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努力营造适宜的宽松氛围、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余活动等举措,多角度、有成效地实施相应的理论和养成教育,促进更多大学生养成宽容的美德。

大学生;宽容意识;教育管理;培养路径

一项调查表明:在停留时间最长、同学间近距离接触的寝室中,因生活习惯等不同又不能相互忍让,令40%左右的大学生深为困惑;当遇到矛盾,4%的大学生会选择即时争执直至大打出手,16%会选择嘲讽或中伤,32%会选择“打冷战”,而最为极端的则是“同室操戈”。发生在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投毒等多起恶性案件,使多名大学生致残或离世。在上述调查中,84%的大学生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与当事者缺少宽容意识有关[1]。

宽容一词从产生至今,内涵经历了多次演变,研究者迄今给出了多种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个人理解的角度,本文选取如下表述:宽容是一种建立在对世界多样性、真理相对性与人性多面性自觉意识基础上的理性、明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是处理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成熟、通达的美德和境界[2]。相较于这一定义,联系上述的“大学校园问题”,可见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的修养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大学生宽容意识的缺失主要源自以下三种原因:一是家庭因素。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其在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了近乎百分之百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再无“孔融让梨”,有的只是“众星捧月”。除了父母两人外,一般还会有祖辈四人共同呵护“一棵苗”。这种稀缺的金贵性,决定了“捧在手心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要星星不给摘月亮”的万般宠爱;同时,由此金贵性带来的还有由衷喜爱的“情感性评价”,即自家的孩子“从小就聪明,满身是优点”。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渐渐“认清”了:什么都是自己该得的,不需谦让;自己最优秀,而别人都比之不如。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决定其在离开家庭、住进大学宿舍和“外人”同居一室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伴随挑剔、“不让”而来的冲突就难以避免了。

二是大学前的学校教育问题。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小学、中学的应试氛围无以复加,升入上一级好学校几乎成为每个学生的唯一追求。在这一“指挥棒”下,老师们严格、严厉、严酷:比照“标准答案”,学生写错一个字要重写多少遍,一道题做错要重做多少次,屡无起色者则会状告至家长。学生们渐渐被这些“感染”了,思维“单纯”了:“忘了”事物的多样性和解决问题可多视角,遇事仿佛“只能这样做”,遂“不知”讨论、商量和宽容为何物。不仅如此,为了不被惩罚,学生还会生出“阴暗”心理:别人出了错,会衬出自己“优秀”。这近乎将同学“敌对化”了。这样的心态,当然不能包容别人的“不当”了。

三是普遍的社会焦虑心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迅捷的脚步不断创造发展的奇迹。与之相伴的,是追求快节奏,凡事讲量化,直接看成效。比如,盖楼追求施工速度,建桥讲究“献礼工程”,修路要“提前通车”;幼儿园比每天认几个字,中小学比考试多少分,大学比一次就业率,等等。在这种“赶”和“比”的环境中,人极易情绪不稳、缺少耐心。这在“人员密集”的大学寝室中,由于不细听原委、不清来龙去脉产生的误会,往往成了同学间矛盾的“导火索”。

由此可见,由于这一代大学生特定的成长经历,其宽容意识既“先天不足”,又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滋养”,因而问题明显。那么,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该选择怎样的培养路径,使自己的教育对象获得更完善的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扎实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

从通常意义上说,人的不宽容常常是以不能控制情绪的表现为判定依据的。控制情绪能力低,一般被理解为缺少涵养,而涵养则与人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对人的赞许有“知书达理”之说,意为经过良好的教育,使人提高了修养,会处理人际关系。

人文滋养的欠缺在非文科类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其总体上的“习惯逻辑思维”[3]对事物易做出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判断,中间少有柔性的“过渡地带”;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则容易是要么友好、要么“敌对”,不容易做到“虽不赞成,但却理解”。而这也许就是易发矛盾、易生冲突的根源。据查阅,近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学生投毒等大案中,当事者多为理工类专业。

所以,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后工序”,确实应对这方面认真思考并付诸改进了。首先是重新审视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思想,即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给未来输送更优秀的毕业生,应冲破一直以来形成的强大惯性的樊篱,确立全新的观念:变偏于培养狭小领域的“专才”为注重造就视野开阔的“完人”。其次是在此观念下,从本校实际出发,顶层设计,整合非专业课程,按不同专业、年级并充分考虑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在广泛听取意见、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多种人文教育课程模块,使之对应成为某一类学生知识结构、人才规格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要素;从而彻底改变现有“素质课”“通识课”一定意义上“摆样子”“做装饰”的“赠品地位”以及开个专题讲座、搞个艺术欣赏式的单摆浮搁、水过地皮未必湿的“应付状态”。在所有的上述课程模块中,除体现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一定针对性外,还应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重点强化和谐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育;因为这在当今和面向长远来说,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是极其重要的。再就是比之于专业教学,人文教育课更加博大宽泛、无边无沿和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因而应精选高素质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应既学术造诣深,又具责任感、使命感和宽厚的人文情怀;应既通过课堂讲授知识,更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从而使学生不再是单薄的“专业型”,而是丰富、“丰满”起来,成为“完整的人”。

二、努力营造适宜的宽松氛围

如果说小学中学阶段是一心一意学知识,别的还无暇顾及;那么到了大学,随着心智的相对成熟,随着离家“进入社会”自己面对人际交往和处理事务的需要,大学生开始注重如何“做人”了。这使周围的人特别是高校的教师、管理者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问题,自然成为模仿的对象。因此,高校应通过适宜的氛围和教职员工的“形象榜样”,教学生善解人意,教学生宽以待人。

一是适当宽容学生的过错。大学生虽已“成人”,但还存在情绪不稳定等明显弱点,遇事常常缺少周密的考量,因而易发生多为冲动引起的违规违纪,如酗酒、打架甚至考试作弊等。遇到此类情况,学校当然应该按照已有的规则办;但在最终作出处理结论前,一定要反复掂量,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性质。除十分恶劣、屡教不改者,对有这样问题的学生,都应秉持教育人、挽救人的宗旨,既使当事人受到触动、吸取教训,又鼓励其悔过自新、重启正常成长。这方面,应常常重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经典故事。陶先生当校长时,有一次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儿砸同学。陶先生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遂掏出一块糖递给王友:“这是奖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我却迟到了。”王友带着怀疑的眼神接过糖。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这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你用泥块儿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送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可以想象,若尔后这个男生也遇到类似问题,相信他头脑里会立即闪现出陶校长给他四块糖的情景,会以陶校长为榜样,冷静、理智而宽容。

二是对学生的管理必要时适当灵活。每个高校都有一套涵盖方方面面的校规,这对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是不可缺少的。但校规是根据一般情况制定的,遇到特殊情况未必“皆准”、皆适宜。这就应从实际出发,掌握一定的灵活性。比如,为了互不影响休息,多数高校宿舍都有晚间统一闭灯的规定。但如遇到新年等节日或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其他日期,仍死板地按规定办,必遭致学生的反对;而将闭灯时间适当延后甚至“通宵达旦”,学生则会领悟到“有时应该‘不叫真儿’,灵活更受人欢迎”。再比如,高校一般男女生分楼住宿,平时不允许进入异性宿舍。但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女生需男生帮助整理、搬运行李物品,那就应该自由通行,等等。如此做,可以使大学生“在理解中学会宽容,而相互的宽容必能化解任何的紧张与敌意。”[4]

三是公平公正公开。由于信息铺天盖地,有人说,当今高校的“围墙”不复存在,已与社会连在了一起。众所周知,社会上的一些“评”或“选”已不很纯正了,有的要经过“操作”,而这种“操作”也进入到了高校。比如,学生当干部、评优、入党等,有的就会“有人说话”。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定会感到不公平;不平则鸣,这就等于“告诉”学生“如法炮制”。因而,面对侵入校园的不良风气,高校绝不可随波逐流、消极适应,而是应积极应对、坚守清净[5]。遇有涉及学生利益的事项,首先是全部公开,让所有学生知情;再是严格程序、细密规则,阻断外界干扰;还要让学生参与有关过程,了解来龙去脉并予监督。那么,这样不仅可维护具体问题上的公正;而且“平则不鸣”[6],等于对学生进行了“不争”的养成训练。

三、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由于教育对象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尤其在当今媒介空前发达、信息四面八方、影响无处不在的生长环境下,学生常常显得“更有知识、更有见解”。从这个角度说,学生受到充分重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一直以来高考生源充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形势下高校与学生的“卖方市场”关系,和毕业生作为“产品”虽已进入竞争但其反馈并未更多地影响到高校的生存,以及高校一直以来“教师为主导”的思维惯性,学生并未真正获得应有的地位。

提高学生的兴趣,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数学这门科学的重要特点。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摒弃单一保守的教学形式,积极钻探探索,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

一般情况下,在任何一个单位或社区内,只有在受到充分重视、有“当家作主”之感的前提下,人们才容易认同“利益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担待、宽容的心态;而且这种心态会被“遗传”,逐渐变成人的“稳定修养”。因此,高校应有一个顿悟:无论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未来人才,还是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发展空间,都应真心实意地“给予”学生充分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7]。

为此,一是还学生会组织的本来面目。其仿佛是工厂里的工会,本质上是代表自己的成员在相关权益上与学校沟通、“谈判”、争取,从而使广大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这和学校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毫不矛盾。但事实上,许多高校的这一组织只以“纽带”的名义起到了一些“联系”的作用。而更多的情况,一个是成为了学校的“帮办”,按照布置完成一些相应的事务;另一个是“自娱自乐”,即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开展一些“形式大于意义”的文体类活动。如果高校真正“赋予”属于学生会的本质职能,就应定期与之沟通情况,在重大问题上向其咨询,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上都能看到“学生领袖”的身影;而不是使其成为召之即来、“遵旨行事”的部或处一类的校设机构。

二是随时听取普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之所以有这一主张,是因为虽有学生会“代表着”,但其必定是“组织形态”,和其成员还有着这样那样或远或近的距离,因而未必能完全反映“民意”;另一个是,如今的大学生社会化程度高,难免受到校外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在一些问题上学生会可能更愿意“和学校合作”。所以,高校要听到“基本群众”的真实声音,还须通过座谈会、微博等形式直接与普通学生“面对面”。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凡是向学生征得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正确的具有建设性的,就应认真采纳,这样就会呈现为“正强化”,使学生由衷感觉到被重视,“是主人翁”;那么其就会更积极地“想事儿”,其智慧就会涌流,就会真正推动学校的工作,同时也就会更多地分享到学校改进工作的成果[8];否则,走走形式、做做样子,学生感到是“逗你玩儿”,那极大的可能是变为沉寂了,主体感也随之下降或消失了。

三是科学制定有关学生制度。迄今高校这方面的制度,对照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存在如下问题:一个是生成程序上,基本是学校管理者的“一家之言”,少有以学生为起点自下而上的痕迹,因而不是“双方商定的协约”。另一个是以维持秩序、整齐划一为总体基调的,缺少人性化色彩,让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要求”,而不是平等角度的鼓励和“怂恿”。再一个是“面貌老旧”,未能很好地与时俱进;以科技为引领的社会快捷脚步,使代沟的“沟隔”越来越密,因而每一级学生的状态都甚至会有易于发现的显性差别,比如流行用语和最表面的消费时尚可能已大不相同等。综上,高校的学生制度应“从学生中来”,应尽显关怀的色彩,应更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对于制度,由于学生兼具“制定者”和“遵守者”两个身份,那贯彻起来就少了挑剔和抵触,因而会是顺畅的。

四、真诚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

人的心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面对事物的态度。比如,心情愉快时,那怕并不宜人的景致,也会让人赏心悦目;而心情郁闷时,即使是悦耳的音乐,也会使人感到烦闹。一些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不睦、发生矛盾,也多与心境不佳相关;而在形成这种心境上,高校相关工作的不到位是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围绕学生的工作做得细、做得好、做得人性化,学生就会感到温暖,就会有家的感觉。那么,这样的心境就会更多地释放善意、释放宽容,从而化解更多的纠葛。为此,高校应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并轨招生”即开始收取学费以来,几经调整,如今普通本科生每学年学费平均已达五千元以上,“三本”和艺术类学生则多超过万元,接近或等于“成本价”。除了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等少数高校外,学费收入已成为高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校日常办公等的“经常费”,也是教职员工津贴、奖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已成了高校的“衣食父母”;同时也就可以说,大学生已从“并轨招生”前的“免费享用者”,演变为今天的“教育消费者”;那么,高校也就随之成为了“教育服务者”。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做好相关学生的各项工作上,就会更主动、更积极、更“情愿”,从而做得更好。

二是辅导员切实关心每一名学生。如前所述,如今的独生子女,在家“被众人包围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大学瞬间变为“单打独斗”,境遇天壤之别。高校中,专业课等教师基本是上课来、下课走,和学生的交往多为“一过性”;而辅导员作为“专职”,最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依托和实际“帮手”。因此,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比如,应了解每名学生的成长背景,特别是生活于单亲等非正常家庭者;应了解每名学生的脾气秉性,特别是那些个性突出、不大合群者;应了解个别心理上存在问题者,积极帮助其得到尽早、恰当的矫正。除此,还应积极帮助那些自立程度低的学生,安排好学习、生活的相关事项。做到这些,学生就会减少减轻这样那样的困扰,就不会较长时间处于焦躁状态。

三是做好为学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这方面近年已有了相当大改善,特别是物质条件今非昔比。但在服务思想和服务细节上还有许多差距,其表现是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感受、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比如,遇重要节日、大型体育比赛和大型晚会等,许多高校还不能做到与学生“同热点”,为其提供适宜的活动或观看场所。又比如,对住宿方面还做得不细。据了解,不少北方高校冬季暖气不热,而夏天又缺少纱窗等防蚊措施。再比如,在伙食上常常引起学生的不满,不是价格贵、品种少,就是到学生下课集中就餐时段饭菜已凉。这方面,宁波大学学生餐厅主任张继惠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引起数万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张主任在餐厅设了意见簿,学生的各种意见和要求都可记在上面,他则逐条回复,包括想吃哪种鱼、菜太咸等,然后认真去做。这样,学生是不是等于回到了家里的餐桌呢?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的。校园中感受到的温暖越多,学生就越会被感化,就越容易形成良好的心态;这好比铁与温度的关系,热度到了,它就容易按照设计发生形变了。

五、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余活动

目前的大学生被称为“90后”,较之以前各时代的大学生都更具特色。这是因为:其基本为独生子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显著改善。于是,都前所未有地重视“投资”孩子教育,从进幼儿园起,就开始了各种学习和培训。这使他们的“社会化”来得更早,更有表现欲,更争强好胜。

然而进入大学后,这种心理并未得到应有的满足。在许多高校中,除了并不忙碌的课业,学生可以参与的活动不多,好多“剩余时间”只好“泡在网上”。这种“不充实”“无舞台”,让不少学生郁闷。

按理说,大学校园人才荟萃、学生血气方刚,除了课堂教学和自习等知识学习活动外,应是一派朝气蓬勃、欢天喜地的景象;大学生在吮吸知识的闲暇,积极投入适合身心特点、充满乐趣的活动,从中感受同学的友爱和获得性情的陶冶及全面的发展。

是什么原因使许多高校尚未形成这样一种状态呢?一个是高校在育人的观念和模式上还“很保守”。传统高等教育,以“口耳相传”“一言堂”的课堂教学为基本环节,毕业文凭表述为“成绩及格、准予毕业”。相比之下,当今高校培养人所承担的任务应“重得多”。由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的高度发达,世界变为“地球村”;人的相互联系无比便捷的同时,相互依赖也前所未有。这正如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专家、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奠基人戴尔·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靠专业知识和技能,85%是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9]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个人的“微小”和集体的“强大”,仿佛运动会看台上的大型背景表演,一个人不过是一个点,对于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作用小到甚至可以被忽略。这要求人人具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相对应的,在做好传统教学工作的同时,高校应更加重视“第二课堂”,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目前看,一些高校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也更没有这样做。

大学生课余活动少的另一个原因,是普遍实行学分制、选课制以来,以班或同专业同年级为单位共同听课直到毕业的情景已成历史;除公共基础课外,学生几乎每人一张课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又加之网络的强大引力,学生课下多走进“一个人的世界”。如此情况使班级“名存实亡”,除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很难再组织起一次像样的集体活动。而宽容意识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态度,其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既要有“集体的环境”[10],也要有“集体的活动”。

可见,高校应辨清时势,适应已大大变化了的新情况,认真转变沿袭已久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特别是要在“第二课堂”上费心思、下气力,使学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出面向明天的良好心态。

具体说,就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可视其为可有可无和“学生自己的事儿”,而是当作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此认识下,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精心设计好、组织好适合更多学生、吸引更多学生的诸如寝室文化、才艺表演、读书竞赛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在团队中互相了解、增进情谊;并由此获得成就感、愉悦感,从而乐观自信、昂扬向上地在大学这温暖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具备宽容意识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然而要真正拥有它,良好的教育不可或缺。大学生正值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在其人格修炼上应施以更多更深刻的影响,积极实施相应的理论教育和养成教育,从而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形成宽容的美德,进而成功、成才。

[1]朱丽亚,谢金男.西南大学一项调查表明:近四成大学生认为寝室关系不融洽——复旦投毒案撕开“校园分裂”伤口[N].中国青年报,2013-05-09(3).

[2]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志明,陈鸿雁,魏进平.新时期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6(5):61-62.

[4]贾春强.大学亟须补上“寝室关系学”一课[N].长江日报,2013-05-10(5).

[5]周凯.复旦校长称大学精神虚脱 才子加流氓将贻害社会[N].中国青年报,2010-06-22(6).

[6]赵小华.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与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7]张朔.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7(36):40-41.

[8]林群,赵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9]卢绍君.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10]尹秀云.高校大学生宽容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119-121.

G444

A

1674-5450(2014)01-0114-04

2013-11-09

王树岩,男,辽宁新民人,辽宁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赵 伟】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把我哥带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