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哈尔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14-04-16 20:51杜兴立
决策咨询 2014年5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能耗升级

杜兴立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哈尔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杜兴立

报告分析了在工业结构、产业调整方向、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能源结构等方面制约哈尔滨市工业低碳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明确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低碳示范工程、改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运用碳交易市场化运作方式等促进工业低碳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工业;转型升级

当前,气候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世界各国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中也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变工业增长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哈尔滨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传统工业比重大,资源消耗高、发展方式粗放、环保压力大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全局来认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工业低碳发展作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内容,探索适合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一、哈尔滨市工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工业能耗低速增长,单耗水平持续下降。近年来,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与工业增加值基本保持同步变动的态势。2010-2012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3.2%、40.2%和39.3%,工业节能对全市节能贡献率分别为37.4%、41.8%和33.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工业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度逐渐降低,工业生产节能水平逐渐提高。

二是淘汰落后产能步伐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要求,哈尔滨市共计淘汰33户企业的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步伐,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确定的范围,哈尔滨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淘汰炼钢45万吨、水泥120.4万吨、造纸4.6万吨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已超进度甚至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在供热行业,哈尔滨市着眼于节能减排和提高供热质量,制定了《哈尔滨市2011-2013年加强和改进城市供热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对主城区1018台能耗高、污染重的十吨以下分散小锅炉实施了拆除和并网改造,有效减少了供热系统的碳排放量,降低了环境污染。

三是企业从多层面采取减碳行动。哈尔滨市多数工业企业能够主动实施技术、产品、工艺等多层面的转型升级,积极采取节能技术改造、余热回收、节能监测、热电联产、窑炉保温、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或管理措施,提升低碳发展与创收增效双重效益。

四是发展新能源助力工业低碳转型。由于政府加大环保力度以及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电锅炉、电热膜、燃气、燃油锅炉等清洁能源采暖方式在主城区中得到了尝试,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批生物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相继投产。截至2011年底,哈尔滨市在各区、县(市)共建户用沼气池36802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项目149处,大型沼气工程项目32处,年可产沼气792.2万立方米。

二、制约哈尔滨市工业低碳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一)重工业偏大的结构导致能耗居高不下

现行主流的低碳经济理论认为,如果经济结构中有更多低碳排放的“清洁部门”,那么碳排放量一定会降低。以工业结构为例,轻工业与重工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同样的工业发展规模中,重工业比轻工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要大。目前,哈尔滨市的工业结构仍以重工业为主体,虽然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产值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高耗能行业全部集中于重工业中,且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到重工业的80%-90%,所以,造成近五年重工业综合能耗占规上工业总综合能耗的比重居高难下,始终徘徊在86%左右。加之一批热电联产、水泥熟料生产、化工醇、生铁高炉等高耗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进一步推高了重工业的能耗水平。

(二)主导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调整的方向不明确

装备、食品、医药和石化等四个主导产业在哈尔滨市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低碳化调整的方向和步伐对哈尔滨市工业低碳化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低碳角度分析,哈尔滨市四个主导产业中,石化产业属高耗能产业,综合能耗占比较高,其中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大类行业属六大高耗能行业,两行业合计的企业数量、产值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主导产业的3.1%、12.7%和45.5%。哈尔滨市的食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其产值占比较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相对较低,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中的绝大多数行业,单位能耗均接近于全市最低水平。近年来装备制造业陷入发展困境,石化产业产值规模在不断扩大,不符合哈尔滨市主导产业应采取的“提食品、装备,保医药,限石化”低碳转型发展方向。

(三)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偏低

目前,哈尔滨市工业的多个行业及其产品都位于产业链低端位置,处于原材料加工或产品初级加工的低产业层次、低附加值阶段,能耗高、产值低,企业竞争能力差,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从低碳经济角度分析,这些行业或产品的能耗强度均偏高,尤其是对于高耗能行业来讲,各链条能耗强度的差距更加明显。如水泥行业,吨熟料综合能耗比吨水泥能耗平均高出30-40千克标煤。而哈尔滨市的多数水泥企业都是只生产熟料和水泥,缺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下游产品。哈尔滨市钢铁产品以长材和普通建筑钢材为主,扁平材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优质钢材目前主要依靠外购,钢铁生产企业的本地配套率较低。

(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利于碳减排

哈尔滨市工业企业多以低效率、高排放的煤炭作为主要消耗能源。近年来,由于煤炭市场充分放开,优质原煤价格不断上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多数用能企业在优质煤中掺烧一定比例热值低、排放多、价格低的褐煤,因此需要企业对锅炉和除尘设备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但从实际看,多数企业难以承担较大的升级、改造成本,尤其是热电联产和供暖等能源转换型企业,锅炉的节能、减排工艺和技术升级缓慢,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应。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在用燃煤锅炉的技术现状和升级步伐,对哈尔滨市发展低碳工业形成较大阻力。

(五)低碳化升级改造项目推进难度大

为实现低碳化转型升级,哈尔滨市部分水泥、炼钢、供热等高耗能企业都在积极谋划上新设备,延伸能效利用环节,利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余热、余气等资源进行发电、供热或回收利用,满足企业和社会用电、用热需要,但是受并网审批的限制,一些综合效益可观的项目迟迟不能启动建设,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低碳化升级改造项目推进进度。

三、促进哈尔滨市工业低碳化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

实现哈尔滨市工业低碳发展,必须以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引领,在存量中改造高碳行业,在增量中发展低碳行业,明确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通过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整体结构优化提升。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先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两个低碳高产值主导产业,限制发展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高耗能产业,稳步发展纺织、木材加工、印刷、文体用品制造等轻工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民用航空、新能源装备、新材料和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实施重点领域产业改造升级,完善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低碳示范工程

哈尔滨市必须抓好替代热源审批、投资、建设等各环节,妥善解决拆除热源补偿问题,最大限度拆除热网覆盖范围内的分散小锅炉。对于经营不善而等待“被政府淘汰”或利用部门监管“空隙”偷摸生产的类似企业,政府决不能弃管或视而不见,而必须摸清其底数,发挥低碳节能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辅以经济、法律甚至是行政手段,对其进行有序淘汰。尤其要对冶炼、造纸和水泥等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中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大的企业予以优先淘汰。同时,以淘汰落后产能为契机,加快推进高耗能企业的兼并重组步伐,以典型低碳行业或企业为引领,建设低碳示范地区和低碳示范园区,将优势资源向投入产出效益好的区域和企业集中,通过集约化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改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

推动哈尔滨市能源结构由传统高碳为主向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增加的结构转变。促进用能企业向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主动适应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有助于其实现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一是提高天然气的应用普及率。对工业天然气应用、燃气锅炉研制和改造等予以更大的资金支持,建设天然气取代燃煤供暖示范工程,提高城市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率。二是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支持风电装备研制、生产和风电场建设,协调完善风电并网运行的电力调度体系。利用哈电集团的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建设中、小型水电厂和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哈尔滨市成熟的地热泵技术,推广使用地热能。鼓励利用城市垃圾、秸秆、大型养殖场废弃物建设沼气或发电项目。三是探索推进分布式能源工程。将分布式能源纳入电力和供热规划范畴,按照自用为主、富余上网、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探索在三环以外新建的居住、商服和产业集中区,建立分布式能源中心,推进实现分布式能源与集中供能系统协调发展。

(四)鼓励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一是探索推广碳捕获技术,推进碳利用。哈尔滨市可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在大型煤电、热力供应及炼油企业试点应用碳捕集、分离与净化技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资源应用于食品加工、塑料大棚种植、全降解塑料生产、精细化工等行业。二是鼓励企业加强工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支持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施煤渣、钢渣综合利用,煤气、水蒸气、余热回收利用,资源化再生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尤其要创造条件,支持哈尔滨市大型热电联产企业向热辐射范围内的用热企业或居民进行并网供热。

(五)运用碳交易市场化运作方式

一是规范自愿减排交易。完善哈尔滨市电力企业代发电管理机制,在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减碳自愿协议试点工作,制定减碳自愿协议管理办法和奖励措施,推动企业开展自愿减排交易。二是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在工业领域引入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规范用能企业(用户)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的合作;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三是建立碳排放指标的考核奖罚机制。转变以往通过行政手段向企业“硬压”节能指标的做法,通过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对企业碳排放行动进行“奖勤罚懒”式的调解,按照既定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实现低碳转型的企业减免所得税,减免部分由未切实贯彻执行政府低碳减排指标的企业承担。

杜兴立(1971-),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产业组织与结构调整。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能耗升级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