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游戏的差异性研究
——基于徐州市10所幼儿园的调查和分析

2014-04-17 08:47
关键词:小班幼儿园儿童

夏 雯

(江苏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江苏徐州 221116)

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游戏的差异性研究
——基于徐州市10所幼儿园的调查和分析

夏 雯

(江苏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江苏徐州 221116)

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游戏;幼儿园儿童

游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学前儿童的影响尤为重要。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学前儿童由于心理特点不同,所喜爱或者适合的游戏也不同。幼儿园应该完善自己的游戏设施,平衡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另外,幼儿教师要掌握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需求以及科学的游戏指导方式。

幼教之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游戏的发生是起于儿童内部发生的纯真的精神产物,儿童在游戏中常常表现出欢悦、自由、满足及和平的心情,更常表现出勤勉、忍耐和牺牲的精神[1]。可以说,游戏已经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幼儿园儿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幼儿园的大中小班三个阶段的儿童各有其心理特点,如果能开展与该年龄段心理特点相适宜的游戏活动,则能够使儿童得到多方面的积极发展。

一、研究方法和内容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到12月,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内。

调查对象:徐州市10所条件较好的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幼儿。其中,公立幼儿园7所,私立幼儿园3所。这些幼儿园均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良好的教学环境,班级数量较多,能接纳多名学前儿童入学,因此调查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本研究采用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观察法的基础上,我们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76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50份,有效率达到75%。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小班问卷53份,中班问卷46份,大班问卷51份,三个年级的有效回收率分布平均,没有显著差异。统计方法采用excel软件,同时结合了对部分教师和幼儿的访谈内容以获得更具体的信息。

研究内容是调查与分析徐州市幼儿园现有的游戏种类及大中小各班级的游戏现状,结合大中小班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分析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园儿童的游戏。

二、问卷调查结果

1.班级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类型

对于各个班级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类型,我们采用的是多选题,即允许教师重复各项选择。被调查的班级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类型的百分比,表明了各班级采用某种游戏的频次。

以小班为例,调查结果显示,在班级内开展角色游戏的选择频次最高,达到90%;其次是音乐游戏和体育游戏,达到81%,而选择结构游戏的频次最低,只有60%。大小班的共同点是角色游戏都是班级最经常开展的游戏,百分比都居第一位,其次是体育游戏,百分比也很高,开展最少的游戏是结构游戏。

2.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类型

我们将游戏活动分为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以及音乐游戏六大类,这是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分法[2]。在调查问卷中以单选题的形式呈现,调查了教师心目中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类型。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角色游戏和体育游戏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两类游戏。角色游戏在大中小班儿童中受喜爱的比例分别是21%、50%、36%,体育游戏在大中小班儿童中受喜爱的比例分别是42%、25%、29%。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游戏远比角色游戏更受大班儿童欢迎。

3.学前儿童自主游戏活动的时间

经调查,教师们对于幼儿每次的自主游戏持续时间分歧较大。虽然认为每次开展自主游戏的持续时间应为20-30分钟的教师所占比例最大,这个持续时间处于比较中间的位置。但是教师所选择的自主游戏的持续时间分布比较散乱,从5 -10分钟到1小时以上,都占一定比例。

4.教师在学前儿童游戏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儿童游戏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角色,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指导儿童游戏时使用较多的方法,影响孩子投入游戏的关键点,游戏评价时的侧重点等。调查结果表明,67%的教师在小班儿童的游戏中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而对于大班和中班的儿童,教师虽然参与活动,但是作为场外指导者的比例相比于小班而言大大增加,给了大班和中班的儿童更多自由探索的机会。

教师在幼儿园大中小班的指导作用在影响孩子投入游戏的关键点中都占了一定比例,尤其是对小班儿童,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游戏内容设计对于大班、中班的儿童影响最大,而对于小班儿童游戏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在游戏评价的侧重点方面,侧重于分享儿童游戏体验的教师分别占40%、42.5%、45%,侧重于评价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的教师分别占40%、32.5%、31%。这些都在教师的游戏评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总结游戏进展情况这方面,大班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中班和小班的比例。

三、幼儿园游戏开展的现状调查分析

1.幼儿园游戏的类型分析

幼儿的游戏种类众多,分法不一,在学前心理学界和学前教育界不统一,在不同国家的分类也不是统一的[3]。对游戏的分类只是为了更好地去了解儿童的取向,促进研究工作的进展,而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虽然游戏的名称不完全一样,但很多游戏内容都有重复和相交的地方。许多时候各种类型的游戏行为是混合在同一次活动中的,只不过可能以某一种游戏行为为主而已。如运动性游戏、结构游戏、玩沙玩水中都会有角色扮演行为,角色游戏中也会有搭建构造行为[4]。

到目前为止,儿童的游戏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也正因为如此,会使教师在游戏的教学活动选择上存在一些误区。并且,部分幼儿园现有的游戏种类及内容尚不丰富,经调查,多位教师表示有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器材无法做出预期的游戏安排,建议幼儿园增加游戏的种类及购买相应的游戏器材,如大型积木、打击乐器等。

2.幼儿园各年龄班所喜爱的游戏类型差异性分析

经调查,各年龄班儿童喜爱的游戏类型是不同的,具有差异性,这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息息相关。小班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精力容易分散、兴趣不稳定等显著的年龄特点,很多时候听不懂游戏规则,在游戏时常常是盲目随意的,所以游戏的趣味性非常重要。小班儿童喜爱的游戏中音乐游戏占21%,是大中小班三个阶段中比例最高的,可见音乐游戏对于小班儿童来说更具趣味性。在这个阶段,模仿是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老师和身边亲近的成人[5],通过模仿来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角色游戏成为小班儿童普遍喜爱的游戏。但是他们探索能力不够,不能对材料进行适当加工,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游戏。幼儿在拿到一个新玩具时就喜欢摆弄它,但是对玩法的创新并不多,游戏时的兴趣时间也很短。对材料的操作大多停留在常规性的操作上,不断地重复,扩展性的操作较少出现[6]。所以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等需要个人主动探索的游戏受儿童喜爱的比例比较低。

中班是一个过渡阶段,中班的儿童仍然带有一些小班儿童的心理特点,但是心理发展出现了较大的提升,他们比小班的儿童更加积极活泼,自主性、主动性和动作能力逐渐增强,积极互动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自己安排一些游戏情节和内容。在玩游戏时,游戏内容及规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兴趣[7]。调查结果表明,中班儿童喜爱的游戏中,表演类游戏占15%,是三个阶段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较好地从事表演类游戏,游戏的情节和内容都很丰富,能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并且开始喜欢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

而大班的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更具主动性和探索精神,精力旺盛,能够充分理解游戏的规则,已经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渴望在游戏中获得胜利。他们有了和同伴一起游戏的意愿,并且在游戏前会有明确的目的,会事先进行游戏任务分工、角色分配,但是会有争抢的现象。因为体育游戏中多采用竞赛形式,所以更符合大班儿童的心理需求。而且,大班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学好问,抽象逻辑思维明显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8]。所以从小班到大班,儿童喜爱的游戏中结构游戏和智力游戏的比例都在增长。

3.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时间安排

学前儿童自主游戏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学者曾通过研究比较了4-5岁幼儿在相同情境中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游戏行为,得出在较长的时间段(约30分钟),幼儿才有时间发展出社会和认知层次较高的游戏形式,而在较短的时间段幼儿常从事的是水平较低的游戏形式[9]。幼儿在游戏中不但需要足够的时间探索材料,选择合作伙伴,计划和构思游戏情节,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构思。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幼儿刚刚规划好游戏,构建好场景,还未进入想像的情节和互动合作,或者结构复杂的造型才完成了一半,老师就宣布结束了,那么幼儿在游戏中就不能尽兴,游戏的水平也不易提高[10]。只有在适当的游戏时间内,儿童才能学会建立起游戏规则,学会与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建立同伴关系,从而进行社会性更高的游戏。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老师认为20-30分钟是学前儿童自主游戏的最佳持续时间,但数据分布不集中,这说明在每次开展自主游戏的持续时间这个问题上,老师们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访谈中,有老师提到大班小班儿童自主游戏时间的差异性:小班儿童认知水平低,完成任务的能力不够,随便给一个游戏就可以让他们玩很久,而大班儿童在快速完成老师给的游戏任务后就渴望更换游戏。所以自主游戏的时间安排也要根据学前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而异。

4.教师在幼儿园游戏中的指导状况

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总会促使他们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把握好游戏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的方式,适时地为幼儿提供语言支持、材料支持或者是参与幼儿的游戏。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有意无意之间,对幼儿的游戏施加影响[11]。

作为教师,不仅要提前为儿童的游戏做好准备,细心指导儿童如何游戏,还要对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得知,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作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对于小班儿童。多数教师在小班儿童的游戏中选择作为参与者的角色,因为小班的儿童独立性差,很多问题都需要教师协助解决。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的游戏时一般都会注重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社会交往水平等等。同时,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游戏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场地及材料的限制、儿童争抢角色等。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困扰,容易把过多时间花费在维持纪律上,而不能更好地发挥游戏指导的作用。

从目前来说,教师在幼儿游戏的指导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还有很多教师对学前儿童各阶段的心理特点没有充分的了解,用自己的既定标准去对待所有儿童而不是针对年龄差异进行衡量比较。另外,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等等[12]。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们在不断学习中逐渐改善,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从游戏中获得乐趣。

5.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的冲突

在幼儿教育领域里,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教育观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幼儿园采用学校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科为基础在运转,所以幼儿园出现重科学轻游戏的小学化倾向[1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的老师们都面临着家长对于儿童学习成绩要求的巨大压力。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幼儿园的游戏时间并不是非常充足,尤其是期末的时候,幼儿园多以复习为主,会大幅减少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游戏的重要性并没有被足够重视。

2010年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然而,在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将政策贯彻到实践的过程中却依然面临着“如何做”的困境[14]。现在,游戏和教学仍然会被混淆对待,还存在以教学游戏代替游戏的做法。人们更多地把游戏作为一种吸引儿童注意,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的工具性手段,而毫不顾及儿童的内心体验,这都是不合理的[15]。

四、建议

1.幼儿园硬件设施和游戏类型的完善

幼儿园应该完善自己的硬件设施,为各种游戏的实施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让教师们可以有充足的器材进行预期的游戏安排。同时幼儿园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游戏种类,完善游戏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尊重幼儿的需要

学前教师要学会科学地掌握学前儿童的游戏指导方法,以及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按照实际具体的情况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不能以个人的取向选择开展的游戏,忽视儿童的喜好,以确保能够发挥游戏对于儿童的积极作用。

3.明确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和介入时机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是儿童在游戏,而不是教师在游戏儿童。游戏是儿童自主的活动,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仅处于辅助地位,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对幼儿游戏进行鼓励、帮助和推进[16]。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介入,例如当出现安全隐患或者幼儿主动求助等情况时可以介入,一般情况下还是给儿童更多机会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探索世界。

4.平衡好教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作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关键性作用。不能盲目地以教学游戏取代真正的游戏,而是要平衡好教学和游戏的关系。把幼儿园游戏和教学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要给学前儿童有充分的时间游戏,释放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1]张红艳:《合作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提高的干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邱学青:《对幼儿园游戏分类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4][10]华爱华:《幼儿园游戏实践的问题与思考》,《幼儿教育(研究与探索版)》,2002年第2期。

[5][8]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9、54-56页。

[6][7]杨竟楠:《不同年龄班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

[9]夏媛媛:《河南省民办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1]韩绮君:《幼儿园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个案研究》,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邱学青:《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幼儿教育(研究与探索版)》,2003年第3期。

[13]林茅:《对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一点认识》,《学前教育研究(游戏与玩具版)》,2002年第1期。

[14]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5]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基于游戏存在的双重维度》,《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6]孔垂斌:《关于当前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几点建议》,《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Difference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Games——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es of ten Kingdergartens

XIA Wen

(Development&Planning Department,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The top class;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bottom class;Games;Preschool children

Games play the irreplaceable role in kids'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especially for the kindergarten children.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the games should be different.The kindergarten should improve the game equipments,bala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games and teaching.And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teachers to know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kids and the scientific game guiding method.

G61

A

2095-5170(2014)06-0149-04

[责任编辑:魏善玲]

2014-06-30

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320074X)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夏小彤、夏一平参与本文的实验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等工作;张新立教授对本课题给予了全程指导。

夏雯,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园儿童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我爱幼儿园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