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自贸区刑事法律适用指导意见发布

2014-05-04 05:38施坚轩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刑事法律检察室刑事案件

文/施坚轩

首部自贸区刑事法律适用指导意见发布

文/施坚轩

一年来办理涉自贸区刑案55件68人市检察院派驻自贸区检察室紧扣法治需求取得了初步成果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2013年11月5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派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检察室正式成立(下称自贸区检察室)。

自贸区检察室一周岁之际,市检察院日前通报了一年来工作情况,提出新要求,并发布了首部涉上海自贸区刑事法律适用指导意见(一),《自贸试验区涉检政策法规汇编》也已完成。

一年来,自贸区检察室委托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管理,行使包括办理自贸试验区内的刑事犯罪、民事行政检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参与自贸试验区有关法律制订活动以及有关法律政策适用特殊性研究等七项职能。

自贸区检察室探索创新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保障实践,取得初步成果:共办理涉自贸试验区各类刑事案件55件68人;其中受理批捕20件24人,受理起诉35件44人,涉及逃汇、职务侵占、合同诈骗、票据诈骗、信用卡诈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罪名,还办理了与自贸试验区内贸易、金融领域相关联的案件。自贸区检察室在审查起诉一起合同诈骗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董某以其经营的某公司名义与上游公司签订虚假融资合同,取得虚假的货权凭证后与被害单位签订化工品购销合同,向自贸试验区内某仓储公司出具虚假货权转移单据,并与他人合谋私刻公章、开具虚假货物入库单,骗取被害单位货款。针对该案反映出的保税仓库管理方式和银行业风险控制中的漏洞,检察机关向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海关等部门提出加强监管平台建设和强化风险控制检察建议。

自贸区检察室出台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指导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刑事案件法律适用、办案衔接,检察直接参与综合监管,与金融监管机构“两法衔接”、与管委会、海关的预防监管合作,与政法机关司法保障配合等符合自贸区法治需求的五项主要工作机制。开展《检察机关服务保障自贸区的定位、作用与对策》等6项专项调研课题,对今后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以及区内检察工作应对提出指导性对策建议。

根据市检察院日前对深化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作出的部署,自贸区检察室将继续推动工作创新,促进自贸区建设符合国际惯例、自由开放、鼓励创新的市场经济环境。

自贸区检察工作将聚焦重点领域,发挥检察职能优化法治环境,将依法重点打击走私、洗钱、逃汇等金融、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将严厉查处自贸试验区内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将通过查办案件、执法监督、司法提示、检察建议、发布检察白皮书等综合手段开展检察监督,加大对金融监管等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力度;将注重研究在自贸试验区监管机制下执法人员不作为等职务犯罪新形态,建立符合自贸试验区特点的犯罪预测预警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机制。

市检察院出台首部《上海检察机关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刑事法律适用指导意见(一)》(下称“指导意见”),对全市检察机关涉自贸区刑事案件办理统一法律适用作出规定,32条条文对涉自贸试验区刑事案件办理的基本原则、刑事政策、法律适用的标准、定罪的方法,以及对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走私罪,骗取出口退税罪,渎职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十几个经济犯罪尤其是金融犯罪行为,提出办案指导意见。要求检察机关刑事司法必须密切关注涉自贸试验区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变更与调整,准确把握了前置法规的变化及其对定罪的影响。“指导意见”将系列发布,形成系列规定。

由自贸区检察室编制的《自贸试验区涉检政策法规汇编》,包括相关涉检法规政策及司法适用分析,分为投资管理制度改革、贸易发展便利化、金融开发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多元化国际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六个方面。

猜你喜欢
刑事法律检察室刑事案件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轻微案件诉讼程序中不同程序适用研究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路径分析
论刑法一元化社会治理的应然价值
宝山:派驻大场检察室揭牌仪式
企业及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浅析常见高发刑事案的现场特点及勘查技巧
刑事法律援助完善的分析
依托派驻检察室 筑牢农村女童性保护围墙
大陆首个涉台检察室在厦门海沧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