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权力因素在校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014-05-14 22:52陈丹波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品德情感能力

陈丹波

【摘 要】非权力因素是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只有充分发挥人格魅力、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意志三方面非权力因素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校长管理;非权力因素;品德;能力;情感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要让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搞好各项工作,创造出好的成绩,除了须懂得运用权力外,还要能巧妙用好各种非权力因素。所谓非权力因素,主要是指能感召和影响教师思想行动的、校长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意志等。校长在管理中如果善用非权力因素,往往更得人心,就能更有效地开展学校的管理工作。

一、用品德影响人

管理一间学校,校长的品德很重要。因为校长处于学校的权力中心,被众目关注。校长的喜怒哀乐、为人处事方式等,教师都会看在眼里。因此,校长人品的好差必定会对教师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良好品格修养的校长能对教师产生正面积极的示范作用,并能由此团结教师,引导教师积极向上,从而使整个学校健康和谐地发展。笔者以为校长的品德应包括如下几点:

(一)讲正气

学校缺乏正气,人事关系就会显得紧张,学校工作就难于顺利开展。而学校正气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校长。校长一身正气,不搞歪门邪道,那么不正之风就难于流行,拨弄是非之人就难于立足。因此,校长办事要公正严明,不偏不倚,并要以身作则,行为楷模!古话说:“公则明,廉则威”,校长讲正气,自然就能建立威信,学校日常工作也自然能顺利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能宽容

教师总有犯错的时候,对非原则性错误,如果校长能在指出的同时,宽容相待,不计较,更不搞“秋后算帐”,那么教师就会心存感激,认真工作。这样,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学校人际氛围就会和谐,教师就能在此氛围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三)善律己

校长本身的思想行为、作风修养时刻影响着教师,教师也密切关注着校长的举动。作为校长,要善于约束自己,起表率作用,要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只有个人作风严谨,严以律己的校长,才能感召和影响教师,博得教师的认同和爱戴。

(四)轻名利

名利最能考验人,如何看待名利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状况。身为校长,如果只喜欢自己捞取名利,而忽视教师的利益,就会在教师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会与教师渐行渐远,失去教师的拥护和爱戴,甚至可能因此与教师产生正面的冲突,以致完全丧失威信,最终,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名利面前,校长首先要想到教师,要把名和利让给真正认真负责,有成绩、有贡献的教师。这样,教师团队才能稳定,教师工作才有动力,教师积极性才能提高。学校才能因为有这样一群勤奋努力、踏实肯干而又卓有成效的教师而日渐发展壮大。

二、用能力说服人

学校管理需要有才能的校长。校长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方可引领团队克服困难,不断取得佳绩,办好学校。校长的能力应表现为:

(一)教学能力出类拔萃

教学能力出众的校长更能让教师们心悦诚服。因为学校工作毕竟以教学为主,一个事务繁多的校长,同时能把教学工作搞好,把课上好,自然就会让教师佩服,说服力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研工作一马当先

教研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对促进学校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学校教研并非只是老师的工作,校长也应该参与其中,并且要一马当先,才能调动教师搞教研的积极性。而且作为校长,如果具有独特的课题研究视角,并且有行动、有成果地做好课题研究,那么就会在教师心目中独具魅力,形成较高的威信。

(三)要有较强的演讲能力

校长有很多讲话的机会,但要注意讲话质量。校长的讲话不一定要很长,但要简洁、明确、得体。如果一个校长讲话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并能溶逻辑性、新颖性于一体,出口成章,层次鲜明,师生听来是一种享受,必能感染、激发师生,引导师生积极向上。因此,校长的口才不可小觑。

(四)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学校的事务与方方面面都有联系,比较繁杂。校长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调动师生同心共德参与工作,完成任务,使学校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并达成目标,取得丰硕成果。

三、用情感打动人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校长虽有权力,但也不能决定一切。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还需要用情感打动人,可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精神上要尊师重教

校长与教师在政治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校长同教师之间除了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外,更是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因此,校长要认真、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校长负责制,摆正校长的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让教职工参政、议政,决定学校发展大计和重大事项。在精神上,校长要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充分发扬教师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尊重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教育创新;还要尊重教师的自我完善要求以及完善知识能力的要求等。

(二)工作上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学校管理“目中有人”,处处关心教师,尽可能多地为教师着想,体现人文关怀。因此,在制定工作制度时要考虑到教师的具体情况。对怀孕期的女教师要特别关怀,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可在排课、上下班时间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尽可能多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要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组织优秀教师对他们进行帮扶和指导,认真解决青年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和烦恼。

(三)生活上要悉心照顾

校长对教师的细致照顾能感动教师、凝聚教师,并激发教师高涨的工作热情。校长对教师的照顾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嘘寒问暖,关心教师生活,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困难。如小孩入托读书的问题,青年教师的婚姻大事等,尽一切努力为教师解除工作上的后顾之忧。

第二,探病访家,关心教师的身体及家庭情况。就是要给教师以组织关怀、人情关爱,让教师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大家庭对他们的重视与爱护。

第三,青年教师婚嫁必到,生儿育女必贺;教师直系亲属生病住院必探望,有丧事必送等。

(四)交流上要以情动人

校长常常需要与教师个体或集体进行对话交流。在与教师们的对话交谈中,校长应该表现出诚恳。尤其碰到心有顾虑或对校长有成见的教师,校长更应大度为怀,用诚恳的态度,用自己的真实感受为教师解释原因,说明情况,阐明道理,使教师真正感受到来自校长的关心爱护,从而打消心中的顾虑与成见。假如校长在与教师的对话交流中,不以情动人,而是以势压人,必定会造成交谈对话中的冷场、尴尬甚至对立等的被动局面,使教师产生更大的成见,最终不利于对话的开展,影响学校的和谐氛围。因此,校长要把握与教师对话交流的主动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方设法、真正有效地说服教师。

校长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如果真正做到了品德正人,才能服人,真情感人,发挥非权力因素的作用,就会更具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最终团结教师,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从而达到办学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品德情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