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4174张课程表

2014-05-14 16:31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程表学分社团

近期,《解放周末》刊发的《突围,突围!——与崔永元同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一文,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这所让崔永元感慨“真想在这里上学”的学校,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它有多么与众不同?

为此,记者深入这所特别的校园,一窥究竟。

4 174名学生,4 174张课程表

记者随意抽取了北京十一学校高一年级赵天啸和饶硕平两位同学的新学期课程表,发现它们截然不同。

以周二上午为例。第一节课,赵天啸在413教室上自习课,饶硕平在119教室上化学Ⅲ级课程;第二节课,赵天啸在405教室上高中语文基础课,饶硕平则在419教室上数学Ⅲ级课程;第三节课,赵天啸在417教室上数学V级课程,饶硕平在404教室上高中语文基础课;第四节课,赵天啸选择在307教室上物理Ⅲ级课程,饶硕平则在318教室上物理Ⅱ级课程;第五节课,赵天啸上的是网球课,饶硕平则上羽毛球课。

在北京十一学校,全校有4 174名学生,就有4 174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们采取“走班上课”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安排一天的“行程”。

每年秋季开学的时候,十一学校的每位学生都会拿到一本《学生课程手册》,手册上详细介绍了学校提供的全部课程。

第一次选课,面对如此多元的课程,学生们大多不知所措。

高三学生陈天泽回忆起当时的茫然:“高二时我们第一次自己选择上什么课。是选难的,还是选容易的?是选自己喜欢的,还是选父母希望自己学的?我根本不知道。最后,我选了最多、最难的课程,结果一个学期下来把自己弄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经过那次“折磨”,陈天泽理性多了。到第二年,他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十一学校课程研究院院长秦建云说:“给学生安排课程和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有选择,每个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

秦建云告诉记者:“课程”一词的拉丁语原意是“跑道”。不同的课程,正是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开辟不同的“跑道”。

在学校影院里看电影,也能拿学分

除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那些传统课程,学校里还有许多“非典型性课程”。

初二年级的张同学酷爱写作,在网上写了一部20多万字的小说,点击率颇高。为此,学校“枣林村书院”的魏勇老师为她“度身定制”了一个人的写作课。最近,她正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创作一部叫《户口》的小说。每周一下午的写作课,课程内容就是和老师一起讨论小说的细节以及写作手法。

在十一学校,还有一些课程闻所未闻。

比如,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影院里看电影,或者听“名家大师进校园”的讲座,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

再比如,参加学生社团也是一项课程。学校规定,如果学生自己组织一个社团,并且能够持续一个年度,可以获得4个学分;如果学生在一个年度中积极参与一个社团的活动,可以获得2个学分。

在十一学校里,有学生自己管理的校服中心,有学生自己经营的文化用品商店和格子铺,有学生自己办的杂志、报纸、电视台、广播台,每个月还有学生自己策划组织的各种外国文化日活动。各年级还有自主管理学院,学生可以自主申报各个管理服务岗位。这些,都是“课程”的一部分。

算下来,这所学校一共设有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课程、60个学生管理岗位课程,除了17门是必修课,其他全部为选修课。

教室成了学生最喜欢的10个地方之一

高中教学楼311室,是一间生物教室。

没有高高的讲台,靠窗的一排窗台上,摆满了花花草草,都是学生们自己认养的。另一面靠墙的桌子上,全是实验用的仪器、试剂、标本,学生可以随时动手做实验。书柜里配置了有关生物课的音像、图书资料、外文教材。墙上贴着一张人体器官结构图,还有一条醒目的标语:“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最特别的是教室的后面,面对面摆着两张办公桌。原来,这里兼作两位生物教师的办公室。“办公室”里一应俱全,有一排书柜,有打印机等办公用品,还有一面老师用的穿衣镜。

教室里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老师成了每间教室的“主人”,学生则成了教室的“客人”。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固定的学科教室,资源齐备,便于教学。由于老师把办公室搬进了教室,学生们一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可以随时到教室里找老师解答。

实行走班上课后,这样的教室对学生来说又有了新的吸引力。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走班上课后,每一位学生每学期大约在10个教学班里上课。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交往范围,由过去的平均40个同学,增加到现在平均300多个。

高一年级的肖珩癑和初一年级的刘易忻,因同时选修艺术课《雷雨》而成了朋友。肖珩癑在剧中扮演鲁大海,刘易忻演的是一个仆人。课上,他们是相互促进的好搭档;课下,他们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肖珩癑高兴地说:“戏剧课让我找到了最好的朋友。”——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谁说他们中将来不会走出乔布斯和他的伙伴呢?

学校每年年底都进行一次调查,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学校里的10个地方。如今,“教室”也成为其中之一榜上有名。

(来源:《解放日报》 徐 蓓/文)

猜你喜欢
课程表学分社团
学分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课程表
社团少年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做生意
文学社团简介
自制课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