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4-05-28 07:21邹立华陈小丹邓忠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硫辛酸传导神经

邹立华,李 惠,陈小丹,邓忠慧

周围神经病变是由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腱反射的减退以及血管运动症状,单独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形成的综合征。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以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最为常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高达40%~9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累及的神经中以下肢最为多见,治疗主要有控制血糖、促神经代谢和神经营养等[2]。本研究采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33例DPN 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PN 患者66例,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具有比较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临床病史明确;患者的四肢刀割样疼痛、肌萎缩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小于50m/s;排除因为其他疾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39岁~70岁,中位年龄59岁;糖尿病病程3年~9年(6.9年±2.9年);DPN 病程1.1年~5年(2.8年±1.5年)。对照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38岁~68岁,中位年龄57岁;糖尿病病程2年~10年(7.1年±2.8年);DPN 病程1.8 年~6 年(2.9 年±1.7 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饮食控制、理疗、适度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70063,规格1mL:0.5mg)0.5mg肌内注射,1次/日。治疗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0.5mg肌内注射,1次/日;α-硫辛酸注射液(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523,规格:每支300mg)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1次/日;血府逐瘀胶囊(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2020223,规格:每粒0.4 g)口服,每次6粒,每日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d。

1.3 评价标准

1.3.1 神经传导速度 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使用丹麦DISA1500型肌电图仪测定患者肢体主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

1.3.2 临床疗效标准[3]显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消失,肌电图NCV 恢复正常或增加5m/s以上。有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肌电图NCV 增加3 m/s以上而不足5 m/s。无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无改变,肌电图NCV 无变化或增加不足3 m/s。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NCV和SNCV 均有增加,治疗组的NCV 增加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NCV 比较 m/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NCV 比较 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

组别 n治 疗 前正 中神经治疗后 治疗前腓 总神经治疗后治疗组 33 39.4±3.1 48.1±4.11) 36.4±2.8 43.5±3.71)对照组 33 40.2±3.3 44.2±3.81) 35.7±2.6 39.5±3.21)t值 1.02 4.01 1.05 4.70 P >0.05 <0.01 >0.05 <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NCV 比较 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NCV 比较 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

组别 n治 疗 前正 中神经治疗后 治疗前腓 总神经治疗后治疗组 33 37.5±2.9 45.1±3.91) 30.4±2.2 37.5±2.91)对照组 33 38.2±3.0 41.2±3.51) 30.6±2.2 33.5±2.51)t值 0.96 4.28 0.37 6.00 P >0.05 <0.01 >0.05 <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9,P=0.041)。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DPN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已证实其与多元醇通路代谢亢进、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以及微循环障碍等有关,目前以多因素相互作用学说占优势[4]。DPN 的主要病理学变化为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因此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营养神经和抑制神经氧化应激的药物是目前治疗DPN 的常用方法。甲钴胺是一种辅酶型维生素B12,是临床上治疗末梢性神经障碍的常用药物,其可以促进核酸、蛋白质、脂质及髓鞘的主要成分卵磷脂的合成,促进轴索、轴浆内的转运,刺激轴索、轴浆的再生,加速突触传递恢复从而达到镇痛和促进受损神经恢复的作用[5],改善感觉异常及疼痛等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6]。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 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甲钴胺能使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总体症状(TSS)评分及下肢神经损害(NIS-LL)评分显著下降,且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7]。但也有临床研究表明,甲钴胺对病程长、病情重、神经纤维损害较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并且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亦不十分理想[8]。α-硫辛酸为强力抗氧化剂,具有抑制神经内氧化应激状态、增加神经营养血管内血流量及Na-K-ATP酶活性等作用[9],其不仅可以清除体内多种反应性氧自由基,减轻糖尿病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同时还能保存再生其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现在美国和德国医学界已经将α-硫辛酸作为一线用药用于治疗DPN[10]。

DPN 在祖国医学上属于“消渴”“痹症”“血痹”范畴,元代《丹溪心法》中有消渴病日久出现“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的描述,其病机是消渴病以阴虚燥热为基础,但消渴日久,煎灼津液,导致阴津不足,血液黏滞,血行不畅,脉络痹阻,由此可见血瘀是DPN 的主要原因,且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11]。现代研究也提供了DPN 瘀血阻滞的客观依据,如患者血小板聚集增强、血流缓慢、全血黏度增高[12]。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立的中医活血化瘀名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上桔梗、牛膝而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疗效显著。中医理论气行则血行,气调则血自归经,故王氏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行气和血而舒肝;桔梗、牛膝亦皆理气通利血脉之药,活血与理气药巧妙配伍,共奏活血化瘀之功,使血活气行,瘀祛新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府逐瘀方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DPN 的缺血缺氧状态,对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均有较好的疗效[13]。单味中药的研究也证实,如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川芎的提取物川芎嗪以及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赤芍总苷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生成而发挥治疗DPN 作 用[14,15]。红 花 注 射 液[16]能 通 过 抑 制 氧 化 应 激、钙 超 载和炎症反应等修复损伤的周围神经。纵观全方,血府逐瘀汤既改善微循环、又抗氧化、营养神经,还有镇痛功效,是治疗DPN的良方。

甲钴胺、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从不同的作用靶点不同的机制如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以及改善微循环等多环节来治疗DPN,具有协同作用。改善DPN 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76%,明显高于对照组(51.52%),提示三药联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

[1] 黄麟,孙耀辉,黄健聪.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6):154-155.

[2] Tesfaye S,Selvarajah D.Advances in the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2,28(1):8-14.

[3] 李延鸿,朱怀军.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23-326.

[4] Shakher J,Stevens MJ.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olyneuropathies[J].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2011,4(1):289-305.

[5] 关春红,陈国光.抗氧化剂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7):20-21.

[6] 沈闲茹,李健飞,陈日坚.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患者心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24-25.

[7] 陆菊明,谷伟军,王卫庆,等.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3,9(2):51-53.

[8] Krupa Shankar DS,Akhib S.Leg ulcers due to hyperhomocysteinemia[J].Indian J Demlatol Venereol Leprol,2006,72(5):367-369.

[9] 韩健.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62-63.

[10] 刘江华,邓国宝,刘志文,等.氯沙坦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11,23(6):357-358.

[11] 庞国明,闫镛,朱璞,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260-264.

[12] 郭孟祥,王光辉,王彦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J].河北中医,2008,30(9):940-941.

[13] 陶明飞,杨卫东.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1):89-91.

[14] 孙朦朦,刘苇苇,倪青.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2):143-146.

[15] 王琳琳,丁安伟.赤芍总苷对大鼠血瘀证模型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552-554.

[16] 彭其胜.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23):2139-2141.

猜你喜欢
硫辛酸传导神经
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