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平律丸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1)

2014-05-28 07:21陈颖颖何绪屏燕竹青张大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敏阵发性房颤

陈颖颖,何绪屏,燕竹青,张大创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对于房颤的治疗国内外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电复律、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等非药物治疗,对其最理想的治疗目标是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健心平律丸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缓慢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可使用,应用于临床12年(2002年5月以前作为协定处方使用)。本研究观察健心平律丸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作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2例,年龄46岁~79岁(59.3岁±6.17岁)。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心电图学》[1],没有P波;心室搏动律完全不规则;各导联中基线为不规则低振幅的波动,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间隔不均匀的f波,频率350~600 bpm。阵发性房颤(房颤时间≤7d)。中医气虚痰瘀证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气虚血瘀、痰阻心脉证辨证标准拟定。主症:胸闷如窒而痛,心悸,气短。次症:神倦乏力,体胖多痰,身体困重,面色紫黯或口唇紫绀。舌、脉象: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舌苔浊腻或白滑,脉弱而涩或滑、结。以上主症必备,次症兼具2项以上,加上舌象、脉象支持,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学诊断标准,为阵发性房颤;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临床以心悸、心慌为主症,同时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气虚痰瘀阻滞者。

1.4 排除标准 ①心功能不全、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②合并脑血管、肺、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初发性心房颤动者;⑤原先服用胺碘酮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⑥因病情需要,需立即电转复者;⑦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男性≥55mm,女性≥50mm;⑧甲状腺疾病或3个月内有过心肌梗死者;⑨妊娠;⑩近2周内有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痛风发作、慢性结缔组织病等可能影响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疾患。

1.5 分组 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观察对象2周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及影响心率、心电图、血脂的药物。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房颤类型、病程、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值及基础疾病的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

1.6 给药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健心平律丸6g,每天3次。健心平律丸主要由太子参、黄芪、麦冬、竹茹、半夏、橘红、枳壳、丹参、酸枣仁等药组成,由深圳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030618)。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服用胺碘酮,从200 mg,每天3次开始,5d后减为200mg,每天2次,再5d后减为200mg,每天1次维持。以90d为1疗程。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心悸、胸闷、气短、疲倦乏力、头晕、舌脉象)、证候(心阳不振、气阴两虚、痰瘀阻滞)、体征、心电图、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心悸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阵发性房颤完全不发作或偶尔发作(≤1次/月,≤1小时/次);有效: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60%以上(时间和次数);无效:达不到显效或有效标准者。心电图指标,患者用药3周内每周做一次心电图,随访期间每2个月做一次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心室率及QT 间期的变化。hs-CRP的检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3月后,清晨安静平卧经肘静脉采血,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hs-CRP。试剂盒由德国罗氏巴瑞公司提供。

1.8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用药3个月后转复疗效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3个月后复律情况 例

2.2 两组用药3个月后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的变化 治疗组与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月后,治疗组治疗前后高敏C 反应蛋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 mg/L

表2 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 mg/L

与本组用药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2)P<0.05

组别 n 用药前 用药3月后治疗组 30 4.35±1.20 3.00±1.001)2)对照组 30 4.29±1.12 4.05±1.21

3 讨 论

3.1 健心平律丸治疗房颤的中医理论依据 中医认为,心房纤颤属于心悸、怔忡范畴。房颤的病位在心,其临床表现多为心悸、怔忡,常伴有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脉结或代。广东人体质较之北方人略有不同,岭南土卑地薄,气候潮湿,以气虚痰瘀型多见。从病因来看,患者多因恣食膏粱厚味,劳逸不当,使正气虚耗,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阻而气滞成瘀,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瘀为标[3,4]。痰与瘀的病理变化,似乎各有其源,然而追溯其本,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阴精阳气失其常度,则津熬为痰,血滞为瘀,说明痰瘀实为同源。健心平律丸根据“痰瘀相关”理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浊的进一步发展,心悸多是以心阴心阳虚为本,痰瘀闭阻为标,在温胆汤加参[5]基础上加养心安神之品而成。太子参补气扶正,半夏降逆化痰为君,化橘红代陈皮以加强开胸之力;轻用竹茹,不在清热,意在除烦宁心,降逆消痞;用枳壳代枳实,意在宽中又防枳实破气伤正。竹茹化痰除烦宁心为臣,酸枣仁、远志、麦冬养心安神,丹参等活血祛瘀通脉,共为佐,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凑益气化痰祛瘀,养心安神之功效。

3.2 健心平律丸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对hs-CRP 的影响 心房颤动与心脏甚至全身的炎症有关,炎症反应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其作为炎性标志物之一,可能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有抗心肌缺血及明显的抗室性早搏作用;人参中的人参三醇甙能对抗多种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与胺碘酮相似,可使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但与胺碘酮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相比,作用温和,易于组方调控,且临床一直未发现有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副反应[6]。酸枣仁对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3.3 健心平律丸在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 健心平律丸抗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表明[7],健心平律丸可增强心外膜下层心肌和缺血心肌Cx43的表达,结合该药可减少模型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故认为健心平律丸直接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令Cx43表达增强的作用可能是其改善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健心平律丸对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8]。健心平律丸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缺血心肌AQP4表达水平,减轻细胞内水肿有关。

健心平律丸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能有效改善房颤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健心平律丸是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恢复窦性心律的安全有效药物,健心平律丸和小剂量胺碘酮有协同作用。健心平律丸联合小剂量胺碘酮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

[1]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9.

[3] 吴广平,吴晓新.邓铁涛治疗冠心病临证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12-1113.

[4] 赵益业,林晓忠,张敏州,等.邓铁涛教授以心脾相关学说诊治冠心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4):5-6.

[5] 于俏,吴焕林.邓铁涛调脾养心法治疗冠心病[J].四川中医,2011,29(10):12-13.

[6] 王天成,张宏艳.人参皂甙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4):309-310.

[7] 何绪屏,陈东风,郑建宏,等.健心平律丸抗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281-283.

[8] 何绪屏,陈东风,郑建宏,等.健心平律丸对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 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6):1017-1020.

猜你喜欢
高敏阵发性房颤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Doublet luminescence due to coexistence of excitons and electron-hole plasmas in optically excited CH3NH3PbBr3 single crystal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代表中国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预防房颤有九“招”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