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2014-05-28 07:21陈江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贝沙坦洛尔美托

陈江波

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2/3的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与高血压有关,已成为国家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治疗血压才能达标。本研究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72例。诊断标准依照1999年WHO/ISH 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重度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率<60 次/分。共入选病例72例,年龄26岁~49岁(38.5岁±6.3岁);女27例,男45例。随机单盲分成两组,A 组: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组(37例),B组:厄贝沙坦组(3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血压分级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给药方案 所有病例在实施治疗前,洗脱期2周。A 组:厄贝沙坦150mg,早晨1次服用,美托洛尔12.5mg,早、晚各服1次。B组:厄贝沙坦150mg,早晨1次服用。每周随访2次,4周后血压下降达显效者维持至结束;未达显效者A 组:厄贝沙坦150mg,早晨1次服用,美托洛尔25mg,早、晚各服1次。B组:厄贝沙坦300 mg,早晨1 次服用。每次随访观察血压、心率、不良反应直至疗程(8周)结束。非药物治疗方面提供相同建议。A 组2例失访,B组3例因经济原因退出。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评定标准。

2 结 果

2.1 血压下降情况 A 组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为(160.7±9.2)/(100.3±4.6)mmHg,治疗8周后SBP/DBP为(124.8±7.4)/(84.9±3.7)mmHg。B 组治疗前SBP/DBP为(160.1±9.2)/(100.6±4.6)mmHg,治疗后SBP/DBP 为(129.3±9.6)/(87.2±3.8)mmHg。两组治疗前后血压降低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降压疗效 A 组和B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1.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降压疗效比较 例(%)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A 组2例发生疲乏、无力,1例头痛;B组2例发生轻微咳嗽,1例恶心。但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者。

3 讨 论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目标是降压达标,并降低长期的心血管总体风险。联合治疗能有效干预多种降压机制,增强降压效果,减少或抵消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本研究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联合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35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效率达94.3%。

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密切相关。AngⅡ通过其效应受体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致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通过对醛固酮系统的调节使血容量增加,同时也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致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及细胞增生等一系列生理效应[1],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厄贝沙坦在受体水平上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拮抗AngⅡ强力缩血管及水钠潴留的作用,进而降低血压。美托洛尔作为选择性β1 肾上腺受体阻滞剂,通过对抗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血浆肾素水平及减少AngⅡ和醛固酮生成[2]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对自主神经恢复平衡起有益作用[3];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另有研究证明,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合成和释放减少,内皮素则大量合成释放[4]。AngⅡ受体拮抗剂与β1受体阻滞剂合用,不仅有显著降压疗效,而且还能降低AngⅡ及内皮素的含量,并且对AngⅡ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内皮功能改善作用及抗氧化效应[5]。

本研究表明,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有协同作用,平稳降压,可以对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提供保护,并维持血脂、血糖稳定,长期应用副反应小,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1] 戚文航.原发性高血压//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270.

[2] 张宁仔,杜日映.心血管病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44-450.

[3] 张越,张世新.倍他乐克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改变的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5,4(4):193-196.

[4] 贾洪娟,王希柱,张茹.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舒张功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18-19.

[5] 何永群,赵根宝.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4,3(6):329-330.

猜你喜欢
贝沙坦洛尔美托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