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

2014-05-28 07:21辛善栋王冬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关元电针中风

辛善栋,王冬梅

中风后尿失禁是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引起尿路感染及褥疮发生的诱因之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造成病人的悲观情绪,还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对社会、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本研究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中风后尿失禁病人40例,采取次髎穴的电针及水针疗法,探索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人为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采用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CT 或MRI检查证实,符合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意排尿功能存在或不完全,抑制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伴或不伴尿急。无残余尿、膀胱容量减少(B超确认)。

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者;发病后3~6个月,尿常规无明显异常。日排尿频率测试评估Ⅲ度以上(包括Ⅲ度)。发病前无明显尿失禁,发病后出现。

1.4 排除标准 非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尿失禁,如前列腺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损伤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障碍性疾病。意识不清或智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和检查。惧怕针刺不能接受针刺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①取穴:选取百会,中极、关元、双侧三焦俞,膀胱俞、三阴交治疗。②针刺方法:穴位常规消毒,针灸针进行治疗。患者先取仰卧位,百会平刺进针,刺入1寸左右;中极向关元方向斜刺1寸左右,关元向气海方向斜刺1寸左右;三阴交直刺1寸~1.5寸;患者再取侧卧位,双侧三焦俞、膀胱俞,直刺1寸,行补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每日一次。治疗组,①取穴:次髎穴+对照组穴位;②治疗方法:对照组穴位针刺方法同上。电针次髎: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向内上斜刺入2寸,患者针感放射至前阴部或下腹部,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择疏密波,留针30min,每日一次。穴位注射次髎穴: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日一次。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15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6 疗效评估方法 患者针刺前及针刺2个疗程后各进行一次评估。尿失禁程度评估,根据日排尿频率测试标准分度[2],Ⅰ度:白天可随意控制排尿,一般3h~4h排尿1次,夜尿1次或无夜尿;Ⅱ度:白天可随意控制排尿,一般2h~3h排尿1次,夜尿2次;Ⅲ度:白天有时不能控制排尿,一般1h~2h排尿1次,夜尿3次;Ⅳ度:白天不能控制排尿,一般0.5h~1h排尿1次,夜尿4次以上。尿失禁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无尿失禁,排尿频率测评达Ⅰ度;显效:尿失禁程度明显改善,排尿频率测评提高2度;有效:尿失禁程度有所改善,排尿频率测评提高1 度;无效:尿失禁程度无变化,排尿频率测评无提高。

2 结 果

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显著优于常规针刺。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日排尿频率测试评估 例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中风后尿失禁属于中医遗尿、小便不禁的范畴,林佩琴在《类证治裁·闭癃遗溺》载:“小便不禁,虽膀胱见症,实肝与督脉三焦主病也”,病因病机为久病体虚,肾主前后二阴,膀胱为州都之官,有贮尿与排尿的作用,肾虚,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出现尿失禁的表现,尿失禁以虚证为本。

本研究治疗中采用补法,百会穴为督脉穴位之一,有补气升阳的作用,加之任脉的中极、关元,膀胱经的背俞穴膀胱俞,三焦俞,脾经的三阴交,共同达到补肾益气,调理三焦,固肾缩尿的作用,使膀胱开合有度。次髎属于膀胱经腧穴,可治疗本经疾病,又靠近膀胱部位,可直达病所,又和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可补益肾气。现代研究发现[3],针刺次髎可引起中脑及桥脑与膀胱活动有关的单位放电增加或减少。通过电针八髎穴配合补肾固本法针刺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症状[4]。

参与尿液排泄的肌肉有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支配膀胱逼尿肌的是盆神经及腹下神经,支配外括约肌的是阴部神经。阴部神经由第2~4骶神经前支的分支所组成,向前分支分布于会阴部和外生殖器肌和皮肤。兴奋时能使外括约肌收缩阻止排尿。本研究电针及水针于次髎穴,在骶管的前壁、侧壁有马尾神经终系和交感神经,次髎适对第二骶后孔,深层有第二骶神经。从解剖结构上可间接刺激阴部神经,利于括约肌的收缩,阻止排尿。另外中风后神经营养功能下降,采用次髎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既营养神经,又通过电针的疏密波刺激,克服了单一波形易产生适应的缺点,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加速神经传递及神经纤维的修复,对泌尿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本研究显示,采用电针、水针次髎相结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优于普通针刺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1]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Fall M,Lindstr MS.Electrical stimulation:A Physiologic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J].1991,18(2):393.

[3] 张会,张志雄,吴定宗.针刺对人脑皮层与膀胱机能有关的单位放电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85,4(4):18-21.

[4] 喻巍,赵惠,孔波,等.电针八髎穴配合补肾固本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37-39.

猜你喜欢
关元电针中风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