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脊髓汤对Alzheimer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的影响

2014-05-28 07:21蒋敏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脊髓量表病人

何 武,辛 敏,江 伟,蒋敏玲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称早老性痴呆,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变性性疾病,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已成为继肿瘤、心脏病、脑卒中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疾病。故研究和探索治疗AD 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全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本文观察五苓脊髓汤对AD 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中医科及神经内科诊断为老年期痴呆的门诊或住院病人30例,病程均在1年以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男6例,女9例,年龄59岁~86岁(70.9岁±6.9岁);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62岁~84岁(71.4岁±6.5岁)。两组间性别、年龄、痴呆类型、痴呆程度、文化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与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按美国精神和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1]。并采用Hachinski缺血性积分量表评定,总分4 分或以下者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1.2.2 程度度量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改良长谷川量表(HDS-R)判断痴呆程度,剔除重度痴呆病人。

1.2.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石杉碱甲片0.15ng,每日2次,奥氮平片5mg,每晚1次,维生素E 100mg,每日2次,配合心理疏导和智力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苓脊髓汤(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猪脊髓50g,病人自行购买),每日1剂,水煎200mL,分两次温服,并食用猪脊髓。基础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给予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90d。

1.3 指标测定

1.3.1 MMSE、HDS-R 评分 于治疗前及治疗90d 后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及疗效[2]。痊愈:MMSE、HDS-R 量表积分值增加至正常;显效:MMSE、HDS-R量表积分值增加5分以上;有效:MMSE、HDS-R 量表积分值增加2 分以上,但低于5分;无效:MMSE、HDS-R量表积分值增加小于2分。

1.3.2 血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含量检测 全部入选病人于治疗次日及治疗90d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6 mL,离心后吸出血清,-70 ℃保留待测。采用EILSA 法测定Aβ1-42含量,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进行,试剂盒由北京华英生物研究所提供。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及自身对照用t检验,百分率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MMSE、HDS-R 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MMSE、HDS-R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MMSE、HDS-R评分比较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5

组别 n MMRS HDS-R试验组 治疗前15 19.1±2.9 14.3±2.6治疗后 15 24.5±3.12)3) 18.2±3.12)3)对照组 治疗前 15 19.8±2.4 13.9±2.9治疗后 15 22.7±2.61) 16.1±2.8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β1-42含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Aβ1-42含量比较 ng/mL

表3 两组血清Aβ1-42含量比较 ng/mL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15 115.6±4.5 98.6±5.62)3)对照组 15 117.3±4.7 105.2±6.01)

3 讨 论

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AD 的患病率约占痴呆疾病中的60%,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AD 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A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现代医学多从微管相关蛋白tau 异常学说、Aβ毒性学说、基因突变学说等[3]方面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原因。其中Aβ学说逐渐占据主流地位,AD病人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老年斑形成及神经纤维缠结为特征,老年斑的主要成分Aβ,其在脑组织中的大量沉积是AD 病理机制的核心所在。聚集的Aβ对体外培养的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将聚集的Aβ注入啮齿类或灵长类动物脑中,可引起AD 样神经系统病变[4]。

传统中医无痴呆这一病名的记载,从症状看属于中医的“心神失常”“呆证”“健忘”“癫证”“类中”及“郁证”等范畴,现代中医认为AD 的病机特点是肾虚髓亏为本,痰瘀阻滞为标的本虚标实论[5],《医学心悟》曰:“肾虚智不足。”《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血则阴也、水也,气则阳也、火也。其基础为肾虚髓亏,阴阳失调,水湿蓄于下,虚火浮于上,水火不济,痰瘀阻滞,脑髓失养,发为本病。

五苓散始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之太阳病篇,《伤寒论》之太阳病篇旨在讨论水循环,治太阳就是治水[6]。道法自然,治水宜效法大禹,重在疏通而不在围堵。五苓散作用通阳化气利水,用于治疗太阳病篇蓄水证。方中以桂枝助命门之火,温通阳气,引火归元而补肾,而后胃中之精气上腾;再用白术健脾,经转输于肺;而后用二苓、泽泻,运水道之升已而降。其先升后降之法,立足阳气升降浮沉之道,意在通阳化气而调和阴阳,利水而祛瘀化痰。所通之阳潜降至土下之水中,水火环抱而和气一团,则阳气新一轮之圆运动蓄势待发。与《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粗四布,五经并行”之旨相符,滴滴归源。故五苓散具有补肾,调和阴阳,水火即济之功。猪脊髓,味甘,性平,能补精髓,益肾阴,在此加强补肾填髓之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五苓脊髓汤对AD 病人MMSE、HDS-R 量表及血清Aβ1-42含量的比较,五苓脊髓汤能改善AD 病人的认知功能缺陷,但由于AD 诊断标准,Aβ1-42在AD 的发病中作用的不确定性及观察病例数有限,其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M].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147.

[2] 钱仁义,赵铎,杜玉铃.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50例临床观察[J].中成药,1999,21(11):577-579.

[3] 肖增平,吉爱国.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95-97.

[4] Selkoe DJ,Schenk D.Alzheimer’s disease molecular understanding predicts amyloid-based therapeutics[J].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2003,43:545-841.

[5] 王璞,王聿成,潘激扬.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及治疗方药[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9-11.

[6] 刘力红.思考中医[M].第3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0-151.

猜你喜欢
脊髓量表病人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谁是病人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