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6-05 14:36付志中许娟冯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普瑞巴林丘脑

付志中许 娟冯 涛

(1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2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3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8)

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付志中1许 娟2冯 涛3

(1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2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3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8)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普瑞巴林胶囊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明显降低,且降低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其临床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普瑞巴林胶囊对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相比卡马西平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脑卒中;丘脑痛;普瑞巴林;临床疗效

丘脑痛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继发症状,在临床上体现为健侧躯体出现持续性且难以忍受的疼痛,其疼痛性质并不统一,可出现麻刺感、烧灼感等,对患者造成极其严重的干扰,通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主要由于神经元癫痫样异常放电所导致,因此临床上主要使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1]。本文作者通过对部分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使用新型抗神经性疼痛药物普瑞巴林胶囊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6例,其中2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在41~78岁,平均为(62.73±7.24)岁,NRS评分8.06±1.14;对照组患者46例,其中2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在43~80岁,平均为(64.52±8.07)岁,NRS评分(7.93±1.0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均已证实确诊,并在脑卒中后出现丘脑区域出血或梗死,同时伴有健侧肢体明显的发散性持续性疼痛,患肢经检查未发现神经、肌肉受损;排除意识、认知障碍或出现失语症患肢,躯体障碍明显或有脑干出血、梗死症状患者,近期相关药物治疗史或过敏史患者,因客观原因中途终止治疗患者等[2]。患者入选后均已详细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组后实施脑卒中常规二级预防,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各自服用相应药物。实验组患者使用普瑞巴林胶囊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75毫克/次、2次/天,而后视患者耐受性及病情状况逐渐增加剂量,最高剂量可达到300 mg/d,2次服用。对照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剂量为200毫克/次、2次/天。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期间禁用其他镇痛药物。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使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估其疼痛程度,并对比治疗前后的评分数值评估其临床疗效,使用统计学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疗效评估标准为[3]:显效,NRS评分降低超过80%;有效,NRS评分降低在20%~80%;无效,NRS评分降低不足20%;恶化,NRS评分上升。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总数所占百分比。

1.4 数据处理:通过18.0版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治疗后NRS评分为(3.52±0.79),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降低效果相比对照组(5.37±0.82)更为显著,其临床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3 讨 论

脑卒中后丘脑痛属于典型的中枢神经性疼痛,是慢性顽固性疼痛的一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是患者在脑卒中过程中由于丘脑膝状与纹状体动脉梗死而导致其所供血的丘脑区域出血或梗死,累计丘脑的中央核以及内髓板核所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健侧肢体弥散性、持续性自发疼痛,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疼痛性质多样,患者多难以承受。

以往临床上认为该病影响到大脑皮层,使其对于丘脑抑制被解除,而导致伤害性神经元被活性化产生异常放电,提高患者对于痛觉的敏感程度而产生自发性剧烈疼痛。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分子生物学改变同样存在于癫痫与神经痛模型中,因此形成了通过抗癫痫治疗对丘脑痛进行控制的生物学基础[4]。临床上多使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但其容易出现耐药性,而增大药物剂量同样可以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而影响患者治疗的耐受性。

普瑞巴林属于新型抗癫痫药,已经进入临床并作为一线用药在中枢神经性疼痛的治疗中普及应用,该药物史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具有与其相近的神经递质作用,但不会直接对GABA及其受体产生生物学作用,亦不能对GABA降解、摄取等形成抑制。同时该药物脂溶性较好,可以穿透血脑屏障通过降低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而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进而对中枢神经兴奋进行抑制,有效缓解神经性疼痛,并可以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相关研究表明,普瑞巴林还具有抗抑郁、抗焦虑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丘脑痛患者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5]。

本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明显降低,且降低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其临床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使用普瑞巴林胶囊对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相比卡马西平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1] 王晋荣,祝海燕,王进华,等.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对照研究[C].//第八届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3:162-166.

[2] 唐惠林,易湛苗,陈子琦,等.普瑞巴林治疗中枢性神经痛的Meta分析[C].//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1:1-12.

[3] 凌地洋,王哲银,卢振和,等.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0):587-591.

[4] 李继川,陈春富,张君,等.观察普瑞巴林对因药物过度使用而致头痛患者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1):9-11.

[5] 买孝莲,杨加青,赵兰民,等.度洛西汀治疗丘脑卒中后抑郁并丘脑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245.

R743.33

B

1671-8194(2014)28-0137-02

猜你喜欢
普瑞巴林丘脑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法拉利包揽一二名 周冠宇首秀获积分——2022F1巴林大奖赛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普瑞巴林在骨科手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御苑印家俏巴林
巴林石收藏趣谈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气相色谱法测定普瑞巴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
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师宗现代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