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52例

2014-06-05 14:36罗邵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非诺调脂贝特

罗邵容

(新邵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邵阳 422900)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52例

罗邵容

(新邵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邵阳 42290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54%(45/52),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36/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TC、TG、LDL-C及HDL-C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调脂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混合型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

高脂血症是指由机体脂代谢紊乱所引起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醇(LDL-C)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醇(HDL-C)水平出现异常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中,尤以高TC合并高TG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多见[1],高脂血症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血脂调控有利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并降低病死率[2]。为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52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4例,其中男60例,女44例,年龄38~65岁,平均52岁,所有患者的混合型高脂血症诊断均符合《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TC≥6.22 mmol/L,TG≥2.26 mmol/L,LDL-C≥4.14 mmol/L,HDL-C<1.04 mmol/L。其中合并高血压58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4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神经肌肉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以及近期存在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血脂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停止服用其他调脂药物及影响血脂水平药物2周,并给予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指导。观察组: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同药准字H19990258)10 mg/d,于每晚8:00顿服,非诺贝特(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556)200 mg/d,于每天晨顿服,8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同药准字H19990258)10 mg/d,于每晚8:00顿服,8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TC、TG及LDL-C水平(酶法检测)。显效:TC下降≥20%,TG下降≥40%,LDL-C下降≥20%,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TC下降≥10%~19%,TG下降≥20%~39%,LDL-C下降≥10%~19%,HDL-C上升0.1~0.26 mmol/L;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未达到以上标准者[5]。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54%(45/52),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9.23%(36/52),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TC、TG及LDL-C水平均出现明显的下降,HDL-C水平均出现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TC、TG及LDL-C水平比较

3 讨 论

高血脂症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和脂肪浓度出现异常,从而增加内皮通透性,促进LDL-C在动脉内壁沉积,使动脉管壁逐渐增厚、粥样硬化并失去应有弹性,最终导致动脉狭窄或完全阻塞,并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肾病、肥胖等一系列的临床疾病[6]。有研究显示,由高血脂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的50%左右,其中TC和LDL-C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G和HDL-C异常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因此调脂治疗时除了应使TC和LDL-C达标外,力争TG和HDL-C达标也是防治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

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其化学结构与肝细胞内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非常相似,可通过竞争性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的活性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并且可以增加肝脏LDL-C受体的合成,促进LDL-C进入肝脏,加快LDL的降解,从而达到有效降低TC及LDL-C的作用,但其降低TG及升高HDL-C的作用较弱,因此,对于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难以达到全面调脂的目的[8]。非诺贝特属于贝丁酸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VLDL-C的增加,加快VLDL与LDL的分解,从而阻碍TG的合成,研究显示,常规剂量下,其降低TG的合成可达20%~60%,升高HDL-C5%~15%,对以TG增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非常有效[9]。由于二者调脂的药理作用机制不同,因此联合使用不仅能显著降低TC及LDL-C水平,而且能同时降低TG水平和升高HDL-C水平,从而平衡调整血脂谱,对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进一步降低心血管风险[10]。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86.54%,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P<0.05);观察组TC、TG、LDL-C及HDL-C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TC、TG、LDL-C及HDL-C水平(P<0.05),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调脂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 田涛,田红.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8,10.

[2]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4-79.

[3] 许海燕,顼志敏,陆宗良.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概要与解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3):238-240.

[4] 王伯成.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8):56-57.

[5] 吴灿明.非诺贝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96-97.

[6] 田豫萍.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69-170.

[7] 李勇,陈富荣,黄景文.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7-19.

[8] 周斌,封芬,金铃,等.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8):1598-1899.

[9] 尹红梅.120例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调脂治疗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117-118.

[10] Grundy SM.Pre-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and cardiovascular risk[J].J Am Coll Cardiol,2012,59(7):635-643.

R589.2

B

1671-8194(2014)28-0169-02

猜你喜欢
非诺调脂贝特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最美丽的生命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大鼠血浆中非诺贝特活性代谢物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非诺贝特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
PPAR-α激动剂对PAN诱导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最美妙的40%